東天剛有一抹藍,風林兒便起床了。
花去近一個時辰的時間,試衣?lián)Q服、梳洗打扮。自己覺得滿意后,便又拾起枕邊的兵法,以此安定著情緒。
可惜這些兵法都是自己可以背下來的,看了一陣便又放下了。太陽遲遲不升,他便在三生園里到處走著,腦中一個個畫面變幻,好似排兵布陣般演練起來。
只因,今日是去瑜府的日子。
忐忑的清晨終于過去,路上的風林兒好似揣著一只兔子,坐在馬車里分外不安,“主司,你帶我親見瑜將軍,那他一定會覺得我有什么過人之處,到時問起我問題該如何是好?”
古揚笑道:“在我面前還?;^,你巴不得他問你問題呢吧?!?p> 風林兒嘿嘿一笑,“可我不懂的著實太多?!?p> “放心好了,以你的身份,他不會問一些難懂的東西,不然豈不成了刁難?”
“是是,主司在,林兒便心安。”
駐馬下轎,二人入府。
早在三日前,古揚便呈書太史瑜講過風林兒之事,此時古揚不比三年之前,他推薦的人,太史瑜自然也重視得很。
禮數(shù)過后,太史瑜目定風林兒,以他的閱歷,看人早已不是面目之評。不過這風林兒還是讓他不由多看幾眼,精干利落、眉目栩栩,坦定從容,倒是像個懷璧之人。
“兵書十卷不及一戰(zhàn),林兒,你可知秋蘭谷?”
“林兒”這稱呼,讓風林兒內心狂喜,忙道:“回將軍話,秋蘭谷在赤珠城正南九十里,為赤珠城五大要塞之一?!?p> 太史瑜點點頭,“甚好,恰巧軍中來報,瀟軍夜渡沅水,假設他們逼近秋蘭谷,我軍當如何設伏?”
風林兒沒想到考驗來的如此之快,也深覺有古揚的牽線,太史瑜對自己非平常視之。微思一瞬,風林兒道:“秋蘭谷南寬北狹,瀟軍入谷只能以長蛇陣行軍,此陣勝在機動但戰(zhàn)斗力極弱,我軍兩千兵馬可伏萬人。所以林兒想,五大要塞瀟軍應不會闖難度最大的秋蘭谷?!?p> 風林兒的回答讓太史瑜多少有些意外,他命了題,風林兒回答得卻更加宏觀,似是先機之言。
“越是易守難攻之地,越是全局之喉,若我軍重點防御其它四谷,瀟軍迷惑行軍,盡遣主力破秋蘭谷,又當如何應之?”
風林兒道:“瀟軍可迷惑行軍,我軍亦可迷惑布防?!?p> 太史瑜微微一笑,“戰(zhàn)爭的主動永遠在攻方,如亂拳對沙袋,只知己方之穩(wěn),不懂對方招數(shù)之亂,何以勝券在握?”
風林兒凝住雙眉,心中忽然疑竇,五谷本就是固守之地,難道還能演變成攻敵之法?
太史瑜卻不糾于此,反是走到后壁掛著的一張巨幅地圖前,“你且上前來。”隨后,太史瑜將細竹遞給風林兒,“瀟軍想攻到赤珠城前,可是只能走五谷?”
風林兒執(zhí)竿的手不禁有些微微顫抖,見他微出一口氣,緩緩搖頭,竿指地圖說道:“秋蘭谷與銀溪谷間,有處十丈高的矮丘,稱小圓山,此山周圍濃陰密布且位置極具隱蔽性,恰能躲過秋蘭銀溪的崗哨。瀟軍當有一計,齊攻雙谷,偷越小圓山,或者反向行之,強攻小圓山,吸引雙谷兵力,然后強攻雙谷之一?!?p> 話到這里,竹竿東移,風林兒又道:“五谷最東,乃平原之地,雖不利行兵,但不排除瀟軍迂回的可能,這平原之地有處密林,南北縱深七十六里,與沅水相接,也是瀟軍最有可能迂回的路線?!?p> 沅國還在的時候,當年便是通過這處密林打到了赤珠城下,只是那時正值南北吞沅的特殊時刻,并不只是純粹的戰(zhàn)爭。
太史瑜微微點頭,軍中知曉那處密林的不在少數(shù),但那小圓山則鮮有人看出它的重要,那確是一個可行奇兵之地,對地形不熟悉的人極有可能重跌于此。
太史瑜簡單一問,不過是以點得面,他只是想了解風林兒對地形的掌握程度罷了。但他哪里知道,只是此領域而論,天下能比風林兒更詳實的人寥寥無幾,他看過無數(shù)有關大雍山川的地圖,比對、總結,如刻在心里一般。而且,他還是顧九州帶過的人,而顧九州,堪稱行走的大雍地圖。
回到庭中,桌上放著兩本指節(jié)余厚的書,赫然是流傳廣泛的《石亭公策》《石亭公略》,“此二書,你可看過?”
風林兒連連點頭,“許久之前便已讀過。”
“此間策略,你是如何理解?”
風林兒不由睨了一眼古揚,卻見古揚不動聲色,風林兒心中忐忑,有關地形之問,他心里還算踏實,但之前秋蘭谷攻守之語總覺得大大落了下風。不過他倒也能釋然,站在他面前的,可是大雍履歷最豐富、戰(zhàn)功最卓絕的封府將軍。
“石亭公論,盡道真假虛實之事,通篇看來捉摸不定,可說字字入心,也可說字字飄渺?!?p> “還有呢?”
“從前林兒以為石亭公為世外高人,于一隅間通曉天下,但眼下他出山,便不由在想,他之論斷會不會是一種手段?!?p> “如果是手段,何以天下拜讀?”
風林兒道:“虛實本就最難界定,石亭公領會頗深,深淺結合便展現(xiàn)奇謀。但天下能臨陣揮兵的畢竟少數(shù),多數(shù)人都停留于紙上勘此間論斷,方有這兩本書的名聲?!?p> “聽上去,你并非這兩本書的贊賞之人?!?p> “至少林兒以為,這書上所載,非石亭公最精粹的東西?!?p> 太史瑜微微一笑,“躡風營雖然兇險,但也是戰(zhàn)功最大之地,先從那里做起,有些底子再歸中軍大營,你可愿意?”
風林兒哪里會有絲毫猶豫,立時單膝跪地,“林兒謝將軍賞識!”
旋即,太史瑜目落古揚。
“林兒,你到前廳等我?!?p> “是?!?p> 氣氛立時有些不同,太史瑜悠悠踱了幾步,“前幾日有人夜襲驤府,實力令人震撼,古主司可知何人所為?”
古揚道:“遙公子與白馬齋合力而為,此為白馬齋入驤府的第一步?!?p> 太史瑜凝目道:“驤府絕不敢納白馬齋,白馬齋這塊肉,誰也不敢碰,雷布驤可不會犯這種低級的錯?!?p> 古揚點了點頭,“洛國朝堂海晏河清,翎王舊部這樣的勢力自然是燙手,下官也以為無人敢碰。不過今日尚且看不到明日,明日之后誰又能說得清,下官只是以為,除卻白馬齋欲入驤府,沒有更好的解釋了?!?p> “輕重緩急,古主司比任何人都通透,本府明日便要離開王都,戰(zhàn)事要緊,但愿古主司只關心前線?!?p> 古揚道:“除了對瀟之戰(zhàn)事,下官還有什么值得關心的?”
太史瑜瞇了瞇眼,眼前之人還真是“固若金湯”,不啟任何口風,即便他開了頭,對面也沒有相繼的意思。
最終,太史瑜還是妥協(xié)了,因為古揚可以一字不發(fā),他卻有些話不得不說,“此間之爭,關乎眾多人的前途甚至性命,我離開王都雖然是一大機會,但王上絕不會允許這樣的事,尤其是在戰(zhàn)爭期間?!?p> 古揚隨即變得“坦誠”起來,“王上的心思固然難測,但將軍遠征在外,又是兵伐瀟國這樣的頭等大事,王之心思必少不了一個穩(wěn)字。此間如若有人大動干戈,必是王上不能忍受之事。”
“有人”二字微妙得很,太史瑜心知在他說出“瑜派”“驤派”之前,古揚是絕然不會提這些的。
“其一,驤府并非無謀,斷不會在我離都之后攻擊……所謂的,瑜派;其二,即便瑜派連遭打擊,王上難道不會以為這是瑜派以退為進之計?這點更為可怕,驤派既重創(chuàng)瑜派,又讓王上以為這是瑜派故意挨打?!?p> 太史瑜也是思慮深沉之人,難怪王仕子弟被冠以“瑜”字。
古揚道:“如果處處都先念王之思慮,便如木馬渡江一步不前,事在人為,驤派動,瑜派亦動,至于如何權衡,我們似乎想得太多了?!?p> 太史瑜不由笑了出來,“不顧王之權衡,你這是賭徒之舉?!?p> 古揚搖了搖頭,“將軍手中握著洛國一大王牌,是洛國最為不可或缺之人?!?p> “你指何物?”太史瑜冷道。
“洛國水師?!惫艙P凝定太史瑜,“據(jù)下官所知,水師之事,將軍并非全無保留,此為朝堂之爭利器。王上志在四海六合,水師是必成之舉,此等格局非瑜驤可比。”
太史瑜目綻寒光,他聽到的根本就不是什么王牌,而是只要提到水師,就不可避免要與這古揚聯(lián)系起來,因為從最開始,水師建構便不是他自己所能完成。
這朝堂之上,有時怕的并不是敵對,而是深入的牽連。派系與派系,只需權衡利弊。派系之內,才是最復雜,要花更多的時間彼此洞察,思量誰會掣肘,衡量權柄之重。
水師二字,遠不是一個工程這么簡單。天熙所留下的東西,太史瑜消化不少,但他不可能全盤托于王前,正如古揚所言,這是他不倒的利器。有關水師,他知曉的比別人多,但相比古揚,他或許也只能算“入門級”。
太史瑜心中明了,古揚乃是“硬上船”的意思,要用水師將自己與他綁在一起。雖未言于表面,但這就是一場交易,太史瑜需要水師,古揚需要太史瑜。
這位瑜將軍擔心的是,一旦這里綁穩(wěn)了,瑜驤之事,眼前這個深謀如淵的人——
恐怕要放開手腳了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