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縣,鴻運裝潢材料廠。
顧鴻愷剛從研發(fā)部開完會回來,如今他兼顧著摩托配件公司和裝潢公司,杭城、錦縣兩地跑,忙得腳不著地,真恨不得一個人掰成兩個用。
先前在深城,他不拿一分錢,自愿跟著陳卓揚跑裝修市場,兩個月調研累積下來,對于鎂鋁曲板這一塊在市場上的情況,經(jīng)摸得一清二楚了。
市場巨大,利潤可觀,這是顧鴻愷對這一行的總結。如今內(nèi)陸地區(qū),能做鎂鋁曲板的企業(yè)屈指可數(shù),他敏銳的意識到,這是商機所在。
即便沒有技術又如何?這絲毫不能阻擋顧鴻愷進軍鎂鋁曲板的決心。
他說服了室友王杰和孫虎,同他一塊返回杭城做研發(fā)。又經(jīng)著三顧茅廬,想法設法將陳卓揚這個人挖過來一塊合伙。
四個人,組成了鴻運裝潢材料廠最初的創(chuàng)業(yè)和研發(fā)團隊。孫虎負責去各地挖掘相關領域的專業(yè)人才,王杰負責督導整個實驗團隊的研發(fā)進度。
陳卓揚是幾個人里面資歷最老的人,因而出國取經(jīng)和國外市場調研這一塊,顧鴻愷全權都交給了陳卓揚去辦。
對此,王杰曾大為不解,疑慮陳卓揚是否能真心實意替鴻運裝潢材料廠辦事。他到底從前是專為臺資企業(yè)跑腿的人,如今轉到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很難說是不是會有心理上的落差而萌生退意。
顧鴻愷聽了,也不過是風輕云淡的笑笑,他對王杰當時只說了一句話:“用人不疑,疑人不用?!?p> 相關的技術人員,沒日沒夜的搞研發(fā),數(shù)月下來,也沒有任何的進展。顧鴻愷面上是看不出任何的波動,還是一如既往的每日在會上鼓勵著諸人不要放棄。
可是這研發(fā),每分每秒都在燒錢,幾個月的時間,幾乎已經(jīng)把兩年的費用給透支殆盡了?,F(xiàn)在如果不是還有一個摩托零部件公司,在后頭苦苦支撐著,顧鴻愷很難想象,這條路還能堅持到什么哪兒。
一面是毫無進展的花錢如流水,一面是摩托零部件訂單的下滑,顧鴻愷心下承受了比以往更多的壓力。
更別說,每月頻繁從國道線往返杭城與錦縣,還需忍受單趟八個小時的車程。
身體上的疲憊與心理上的壓力,顧鴻愷都默默承受著,將其轉化成鞭撻的動力。整個團隊里面,最不能倒下的人就是他自己,因而無論情況多難,他都要想方設法的撐下去。
此刻,顧鴻愷整個人躺靠在辦公室的椅子上,隨手拿起手邊的毛巾,拭去臉上冒起的熱汗。而后,燃了一根香煙,跟著吞云吐霧起來。
忽然,他的眼睛瞥到桌上放著的一疊傳真文件。于是便將煙向煙灰缸,輕輕叩了一下。待得叩去煙灰,這才重新銜在口里,返身展開那封傳真,靜靜地讀起來。
傳真是陳卓揚從底特律發(fā)來的,他在傳真上提到,底特律與汽車制造業(yè)有關的鋼鐵、儀表、塑料、玻璃以及輪胎、發(fā)動機等零部件生產(chǎn)相當發(fā)達,專業(yè)化、集約化程度很高……
看起來,這份報告與鎂鋁曲板行業(yè)毫無直接關聯(lián)性,可是實際上,這也是顧鴻愷交代給陳卓揚的額外任務。
顧鴻愷從來就不是拘泥于一個領域的人,在腳剛跨入鎂鋁曲板行業(yè)的同時,他已經(jīng)把目光放在了更為長遠的地方。
讀完傳真,顧鴻愷將它放入抽屜,臉上的神色卻比往常又要肅然幾分。
手中的煙已垂垂欲燼,顧鴻愷順手一擲,將煙頭擲在煙灰缸里,他自己起身又回到研發(fā)室去了。
辦公室內(nèi)寂靜無人,只有幾縷余煙,化為上升的篆云,裊裊不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