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人拍手,好美的詩偈!
不過,拍完手后,心兒似呆非呆,仰著頭望向天空沉思起來:“那我們是一種什么存在呢?如果一個人有苦悲哀的經(jīng)歷,那這一悲哀的時空是否永遠存在?”
大和尚笑笑:“即使在,它也是過去的?!?p> 小和尚也笑道:“即使在,它也是變化不固定的?!?p> 與小孩一起的和尚也跟著道:“再回去看到的,也只是幻覺。
過去的我、現(xiàn)在的我、將來的我,這些影像統(tǒng)統(tǒng)是幻覺。”
大和尚點點頭:
“本真只有一個,非影像與非聲音及非眼耳鼻舌身意色身香味觸法,所以不用擔心。
我知你所擔心的是痛苦之苦受,那你可以放心了,痛苦之苦受或快樂的樂受,統(tǒng)統(tǒng)是變幻不可留的幻覺,非真本我。但本我可以玩它,如人玩玩具,但玩具終非我。
所以,放心,苦受、樂受、一切受,非真我?!?p> “那我先前看到的大女人與女孩、以及戀人男女,都是我與師父過去世的影像了?!毙膬簡柕馈?p> “沒錯,你與師父每一世都有緣。”大和尚回復心兒。
“反正你就是我那個師父,那我如果留在這個空間會怎樣?”心兒繼問。
大和尚眉毛微微一揚:“你心里是不會想留下來的。”
“是的?!毙膬狐c點頭,心里知道自己確實不會留下來,因為自己心里掛念的是哪邊世界的師父。
心兒也很肯定知道自己,無論怎樣,自己一定會想方設法回到自己的世界去的。
不過,面對如此虛幻的“我”,心兒有個疑問:“那我們在沒有徹底找回回歸本真之我前,我們該怎么過?”
小和尚與小孩也齊聲道:“她所疑惑的,也是我想了知的?!?p> “嗯”大和尚點點頭表示理解,隨即又挑逗了下小孩身邊的和尚道:“你不想了知嗎?”
與小孩一起的和尚對著大和尚神秘一笑道:“你我心有靈犀,我所思所想你皆知,還用我回答嗎?!”
“沒錯,沒錯,你即我,是心有靈犀?!贝蠛蜕泄恍?。
隨即大和尚對著心兒小孩小和尚三個一一盯了一遍,露出神秘又犀利的眼神道:
“你們想知道:在沒徹底找回本我之前,該怎么過?
請問,一點難融嗎?
在你麻木的時候,我給了你一顆心,你若用心相融,你便融于我。”
心兒小孩小和尚三人點點,好似聽懂似的。
大和尚繼續(xù)道:
“該怎么活?
做我感動的,能感動我自己的事。
說我感動的,能感動我自己的話。
行我感動的,能感動我自己的行。
走我感動的,能感動我自己的路。
做我喜歡的,能讓我自己喜歡的事。
若這樣的我,你若也喜歡,你便成了我。
若這樣的我,你若也感動,你即是我。因你我本無區(qū)別。
你若低看我、高看我、嘲笑我、鄙視我,你即不平等于生命,也錯亂于你的自我。
你若喜歡我、愛我,且用喜歡我、愛我的心去看待因緣,你便幸福于自己、也幸福于我。因我是眾生的代表,這一點即已經(jīng)圓滿。
你能成為我嗎?答案是可以的。
當你融于心,也便融于我。
當你融于我,你便融于心。
因心的平等,平等于你我。
我要觸動你的內心深處,讓你留下觸動的眼淚,那也是我的眼淚我的觸動。
我要碰翻你內心的石頭,讓你的心平坦踏實,那也是我心的平坦踏實。
這一點好美,相融于它是對自我生命演繹的最美釋放。
花開花落融于一點的完美。
你便是那一點,我便是那一點。你敢融嗎?
你騰出一個空間給我,便融于一點的一個空間。
你騰出全部的空間給我,便融于一點的全部空間,這時,才完美相融,完美展現(xiàn),絢麗燦爛!”
大和尚說完,四人又一陣鼓掌。三個心兒好敬佩大和尚說的妙理禪意。
“大和尚,您暗喻完整完全心的一點相融,即是心與心的完美圓滿相印,如此妙語禪花,實在敬佩,不過敬佩歸敬佩,我們該如何回到各自的世界呢?”
大和尚看了一眼心兒:“你要用心參悟,而不是總是問我,我只是一個迷失的人,但我喜歡這樣的迷失,只要我喜歡就好。
我說這話,其實對應我心境的解讀是這樣的:我自己,對自己心中所意愿選擇的,總是會毫無理由的無怨無悔走下去。
只要是內心意愿的,我絕不會違背自己的內心,而內心意愿的,無關世人理解的是非對錯好壞。
遵循內心的我,會毫不在意漠不關心世人的任何想法,只遵循自己內心的腳步,毫無疑問地堅持不懈地無怨無悔地走下去,這才是我對自己生命的最美展示與釋放。
當然這樣的解讀,是我內心心境的解讀。
如果他人的內心心境,還不是我這樣的心境,那么就不會有我這樣的解讀,就會是另外的解讀。
當然我并不是說,一定要和我一樣的心境才好。自然也不會說,要和我一樣解讀才好。但你若要理解我這樣的心境,你必須有這樣的心境才能理解我融于我。”
心兒姑娘聽大和尚說完,感覺似有領悟,要回到自己的那個世界,并非真的喜歡那個世界,而是因為那個世界有自己珍愛的師父,要想回到那個世界,就必須要與自己的師父相印,就自然會有股引力能把自己帶回去,帶到師父身邊。
小孩身邊的和尚,聽完大和尚的話,騷騷頭說道:
“我很笨,我一點都不聰明,但我喜歡這樣的我。
對應我心境的解讀是:笨,指的是:直心、簡單自然樸實。
而,不聰明,指的是:不喜歡拐彎抹角歪曲狡詐。
我很笨,我一點都不聰明,但我喜歡這樣的我?!B起來對應我自己的心境解讀就是:我喜歡直心,我不喜歡拐彎抹角歪曲狡詐,我就喜歡這樣簡單自然樸實的我。
另:
一個人所說所寫其實也就是展示他個人的部分心境。為什么說部分?
一是:心境的多樣化,所以說部分。你的心境,他的心境,我只觸碰我自己的心境。
至于你他,你他自己來觸碰,別人無法代替。
我觸碰的或許是我部分的,也或許在部分中已宣釋了我的全部,你很難或幾乎可以說無法全部解讀與解讀全部,如果你能全部解讀我與解讀我全部,除非你成為我。
二是:心境的層面是不斷提升的過程,所以說部分。
心境不斷提升的過程,過程風景個個不一,便組成一路的風景。
雖一路風景,也只是一張圖畫而已,但你用紙去畫,也只能畫它風景的一個面;如果你用相機拍,也只能拍下冰山一角的一個角。世界那么大、宇宙那么大、心也是那么的大。你的眼、你的耳、你的鼻、你的舌、你的身、你的意,也只是展示你心最淺薄的層面。
當然,你若說:也可以從一點觀全貌,部分即全部。
但前提是:你必與點相融。若能與點相融,點即全貌,確實是這樣的。
但,說容易,融就那么容易嗎?如抄寫文字說教都很容易,但用到自心來受用容易嗎?做遵循內心真實的自己容易嗎?
心,就像一個大寶藏。只要你去挖掘,會發(fā)現(xiàn)挖不完。
寶藏挖不完,就是體現(xiàn)心境的多樣化。
寶藏這么多,就是體現(xiàn)心境層次的深廣。
寶藏挖到底,你必與心相融。相融后再如何?就更懂得走好心的旅程、也更善用于心!”
悠哉悠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