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現實

星辰故事在開始

帝31章 人皇伏羲八卦宗早讀道教圣典《道德經》人間解析26

星辰故事在開始 水火星辰海 4610 2021-02-05 07:19:46

    第17章功成事遂

  【原文】

  太上①,下知有之;其次,親而譽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貴言③。功成事遂③,百姓皆謂:我自然。

  【注釋】

 ?、偬希鹤钌系鹊?。

  ②貴言:珍惜言辭,即很少發(fā)號施令。

 ?、凼滤欤喊咽虑樽龊昧?。

  【譯文】

  圣人治民,人民感受不到他的存在:其次的統(tǒng)治者,人民親近他、贊譽他;再次的統(tǒng)治者,人民畏懼他:更次的統(tǒng)治者,人民輕蔑他。統(tǒng)治者的威信不足,人民才不相信他。圣人施道,悠閑自在,少發(fā)號施令。事情辦成功了,老百姓會認為:“我們本來就是這樣的“。

  【導讀】

  統(tǒng)治者的四種層次,不同的次人民對待他的態(tài)度也名不相同。其中最好的統(tǒng)治者,悠閑自在,很少發(fā)號施令,人民其至感覺不到他的存在。當事情辦好之后,人民會認為自已本來就是這樣的。

  【解析】

  在本章里,老子主要論述統(tǒng)治者治理國家的問題,他主張無為而治,無為的真正內涵是無不為,只有達到了這一境界,才能實現國泰民安。那么統(tǒng)治者怎樣才能達到無為而治的最高境界呢?

  老子說大道無言而長存,大道無為而長能,真正的治國之道是無為而無不為。人們也常說“強扭的瓜不甜”,這是有道理的,因為人之所以“強扭”,是因為還沒等到瓜熟蒂落,而沒長熟白勺瓜又怎會甜呢?這是因為人們沒有順應自然規(guī)律,而是憑著自己的感覺主觀臆斷,這樣必然會自食其果。這里的自然規(guī)律也可稱為“道”。在現實生活中,一旦人們違背“大道”就必然會受到懲罰,為了不受大道的懲罰,毫無疑問,人們就必須合乎大道的規(guī)律,一旦人們的行為與大道吻合,就會自由自在、事半功倍。退一步講,統(tǒng)治者要想不受大道的懲罰,就必須順應大道,做到無為而治。

  老子在本章里將統(tǒng)治者分為四個等級,他們分別是:太上、其次、其次、其次、、為了便于理解,我們不妨將以上四個等級看作:太上、其次、再其次、最次。即最高級的是無為而治的合道之王;其次是立圣言、重信諾以召引天下之士的王道之王;再次是以強力征服天下并以威嚴震懾人民的霸道之王;最次的則是群起而侮之的末路之王。

  “太上”有兩個意思:一是最高明的統(tǒng)治者;二是遙遠的上古時代。這里指的是最高明的統(tǒng)治者。老子對“太上”的肯定,說明老子對像道那樣的“看不見的手”的統(tǒng)治非常推崇,標示著老子對有為政治的反對。在老子看來,最高明的統(tǒng)治者應當實行無為之治,治理國家和人民時采取一種自然而然、不橫加干預的政策,這種政策的特點是盡量減少自己對國家和人民施加強有力的影響,不增加人民的經濟負擔,不對外進行大規(guī)模的戰(zhàn)爭,因而民眾感覺不到他的存在。最高明的統(tǒng)治者采用的是順應自然規(guī)律的方法,不對人民生活進行干涉,所以人民生活得自在安樂,沒有怨尤的對象,也就感覺不到統(tǒng)治者的存在了。

  “其次,親而譽之?!边@是稍遜一等的統(tǒng)治者,這種統(tǒng)治者的特點是給人民施以恩惠,人民親近他贊譽他,他施惠于民,但不高高在上,不讓人民感覺到他的特殊性,他可親可敬,和人民相處融洽。

  “其次,畏之。”這種統(tǒng)治者聲色俱厲,經常擺出盛氣凌人。不可一世的神態(tài),并用強制手段來確保國家機器的運轉,統(tǒng)治者和百姓的關系視同水火。統(tǒng)治者制定出苛刻的規(guī)章制度,這些規(guī)章制度的制定則直接威脅到了人民的生命安全,老百姓對其心懷畏懼,常常處在暗無天日的悲慘境地,在忍氣吞聲中不斷積累仇恨。

  “其次,侮之?!边@是最下等的統(tǒng)治者,這種統(tǒng)治者專橫跋扈,不把老百姓的生死放在眼里,甚至不把他們當作自己的子民,而是把他們當作奴隸來對待,對他們進行奴役、辱罵。老百姓對這種非人的待遇忍氣吞聲,等到忍無可忍的時候,他們也會被逼上梁山,揭竿而起,反抗暴政。

  因此,老子推崇的是實行無為之治的統(tǒng)治者,因為他們不會輕易向人民發(fā)號施令,他們慎言謹行,決不破壞老百姓的生活規(guī)律,老百姓遵循大道,統(tǒng)治者不必勞神苦思,國家就得到了治理,百姓也過上安寧的生活。生活富足安定,百姓就感覺不到統(tǒng)治者的存在,覺得這一切都是自然而然的。百姓有了這種感覺,自然心中沒有感激之情,沒有感激之情也就無所謂仇恨,沒有仇恨,國家自然太平。這樣的場景,正是老子對“百姓皆為我自然”的最好描繪,這也就達到了老子所謂的道的境界。所以,統(tǒng)治者要想成為“太上”,就要取信于天下,順應自然,這就實現了“王道”。

  王弼《道德經注》

  太上,謂大人也。大人在上,故曰“太上”。大人在上,居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為始,故下知有之而已。言從上也。不能以無為居事,不言為教,立善行施,使下得親而譽之也。

  太上,是指偉大的領袖。他的地位在上,所以叫太上。他的地位高高在上,不以自己的意圖妄自作為,不以自己的觀念和言辭妄加教導,讓萬物自然發(fā)展變化而不去改變、創(chuàng)立,所以地位低下的人們只知道有這樣一位領袖,而不知道他都做過什么、說過什么。這是以崇尚最上層次的道的規(guī)律來統(tǒng)治。不能以無所作為的準則來處理事情,不能做到不用自己的觀念和言辭來教導,而是設立善的標準、模范,施與百姓利益,使百姓愛戴、贊揚他。

  不復能以恩仁令物,而賴威權也。不能法以正齊民,而以智治國,下知避之,其令不從,故曰:“侮之”也。夫御體失性,則疾病生;輔物失真,則疵釁作。信不足焉,則有不信,此自然之道也。已處不足,非智之所齊也。

  不再能以恩德仁愛使事物服從,而依賴威嚴的生殺獎懲之權。不能褒賞正確的行為、貶罰錯誤的行為來管理百姓,而以智謀、欺詐來治理國家,百姓識破而巧妙地回避法令,法令因此不被遵從,所以說百姓輕蔑、侮辱它。過分看重物質性的身體會失去本性,疾病就出現了;過分執(zhí)著于外物就失去了自己的本真,錯誤、瑕疵就出現了。人若失信,別人也會對他失信,這是自然規(guī)律。已經處于不足、被動的地位,不是智力能夠扭轉局勢的。

  自然,其端兆不可得而見也,其意趣不可得而睹也。無物可以易其言,言必有應,故曰“悠兮其貴言”也。居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不以形立物,故功成事遂,而百姓不知其所以然也。

  如果領袖按照自然規(guī)律去治理百姓,誰都無法看到他行使權力的預兆,誰也都無法了解他的動機和想法。他說出的話什么也不能令它改變,說了就一定做到,所以說悠然而珍惜自己的話語。不以自己的意圖妄自作為,不以自己的觀念和言辭妄加教導,不只以形態(tài)來定義事物,所以功績達成、事情完工,而老百姓不知道為什么會這樣。

  蘇轍《老子解》

  以道化育天下,而未嘗治之,民不知其所以然,故亦有之而已。以仁義治天下,其德可懷,其功可見,故民得而親譽之。其名雖美,而厚薄自是始矣。以政齊民,民非不畏也,然力之所不及,則侮之矣。

  以道來指引、哺育天下萬物,而不用行政等手段去治理,百姓不知道天下是怎樣得到治理的,所以只是知道有位領袖。以仁義來治理天下,他的品德人們都記在心里,他的功績人們都看在眼里,所以百姓都親近贊美他。名聲很美好、很偉大,但是對善惡美丑愛憎不同的態(tài)度已經萌芽了。以行政和法律手段來管理百姓,百姓不是不害怕,然而政權的力量未能達到的地方,百姓就會輕蔑、侮辱統(tǒng)治者。

  吾誠自信,則以道御天下足矣。唯不自信,以加之仁義,而重之刑政,而民始不信。圣人自信有余,其于言也猶然。貴之不輕出諸口,而民信之矣。及其功成事遂也,則民日遷善遠罪而不自知矣。

  我如果能真正地相信自己的德行、能力,那么以道來統(tǒng)治天下就足夠了。只有不自信才會再施與慈愛正義,并重視行政和法律體系的建設,而百姓則開始不信任統(tǒng)治者了。圣人充分地相信自己,對于自己說的話也充分地自信有能力兌現。珍重自己的言語而不輕易說出口,百姓就會信賴他。等到功績達成、事情完工,百姓逐漸變得善良而遠離罪惡,自己卻沒有察覺。

  【經典解析】

  老子認為最好的統(tǒng)治者根本不用費盡心力去治理百姓,他只需要有足夠的威信,悠閑自在地垂拱而治就可以了。而這種威信的來源正是“貴言”,即少發(fā)號施令。太多的政令,朝令夕改只能讓人民更加困苦,讓百姓不知所從。在老子眼中,政府不是管理人民的權力機構,而只是調節(jié)人民、使人民做事順從自然之道的工具。平時政府和人民各安其是即可,人民不需要知道統(tǒng)治者的存在。

  在《帝王世紀》中,記載了帝堯之世,“天下太和,百姓無事,有五老人擊壤于道,觀者嘆日:大哉堯之德也!老人日:‘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鑿井而飲,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這可以說是對老子的“百姓皆謂‘我自“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然”的最好描述。儒家講以德治國,孟子說:“明君治國使百姓愛戴,萬民稱頌,然而在老子眼中這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眱H僅是使百姓“親之譽之”的次一等的統(tǒng)治者了;至于,實行嚴刑峻法,令人民生畏的法家,則又次了一等;那些朝令夕改,毫無威信的使人民輕視的統(tǒng)治者則為最次的。

  老子的想法固然是好的,然而我們也應看到,這只是老子的一種烏托邦式的理想。人性是多樣的,尤其是在經歷過大亂、大變動的時代,有時一味地讓人們自由發(fā)展并非最好的辦法。人們常說:“亂世用重典?!奔词侨绱?。我們應用發(fā)展的眼光看待老子的學說,在認識到其政治理念的時候,也應看到它的時代性、局限性。否則否則只能是膠柱鼓瑟,采用錯誤的方式。

  【哲理引申】

  老子的無為而治的思想,并不是真正的毫無所為,他所說的“貴言”,也不是“無言”。無為而治的思想,要求統(tǒng)治者減少對人民的干擾,避免讓政令擾亂人民的正常生活,但并不是對人民過于放縱。相反,對于作奸犯科之人應及時糾正,對于不合理的政策應及時調整。

  《左傳。昭公二十年》就記載了為政過寬的錯失。鄭國的子產病重。他對子太叔說:“我死以后,您必定主政。只有道德高尚的人才能夠用寬厚的政策使民眾服從,其次的政策沒有比嚴厲更有效的了。比如火勢猛烈,人們望見它就害怕,所以很少有人死于火。水性柔弱,民眾親近并和它嬉戲玩弄,所以死于水的人就很多,因此寬厚的政策,實施的難度要大?!弊赢a病數月后就去世了。

  太權繼任主政鄭國,不忍心采用嚴厲的政策而實行寬厚政策。鄭國因此很多盜寇,他們招集人手聚集于萑苻澤中。子太叔很后悔,說,“我早點聽從子產的話,就不至于弄到這個地步?!庇谑浅鰟邮勘溯确麧芍械谋I寇,將他們全部殺滅,從此盜賊活動才稍稍平息。

  孔子聽到這件事后說:“好啊!政令寬大民眾就息慢,民眾息慢就用剛猛的政策來糾正。政策剛猛民眾就受傷害,民眾受傷害了就施與他們寬厚的政策。寬厚用來協助剛猛;剛猛用來協助寬厚,政治這才得以和諧?!?p>  明朝萬歷皇帝朱翊鈞可謂是“無所為”的典范。朱翊鈞登基時有老師張居正輔佐,還沒什么太大的過失,等張居正過世后,他就開始沉湎于酒色之中。竟然三十年不出宮門、不理朝政、不郊、不廟、不朝、不見、不批、不講。萬歷十七年(1589年),朱翊鈞不再接見朝臣,內閣出現了“人滯于官”和“曹署多空”的現象。以至于朱翊鈞在位中期以后,方入內閣的廷臣不知皇帝長相如何,國家重臣雖對政事憂心如焚,卻無計可施,僅能以數太陽影子長短來打發(fā)值班的時間。官員上奏的奏折,他都隨意拋在一邊,從不批復,國家各個機構的官員都出現大量缺失,他也不聞不問。他這樣的“無為而治”使好好的一個大明江山逐漸滑向了衰落、崩潰的深淵。

  可見為政之道并非是一成不變的,有的人過于勤政,但拯救不了王朝的危亡;有的過于“無為”,也治理不好國家;有因為過于相信儒學而德治失敗的;有過分依賴嚴刑酷法而導致敗亡的。學習老子的治國為政之道也是如此,它最大的前提就是得“道”,即參悟透事物發(fā)展的規(guī)律,用發(fā)展的眼光去看如今社會需要什么政策。老子一切的治國、處世思想都是在對“道”的理解之后,得出來的。人們應看到事物發(fā)展的一面,立足于現實,才能采用正確的行事、治世方式。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