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湛盧公
這灰衣修士名曰湛盧公,本是皞虛昏州黎陽道一顆棘樹化形,沒有部族,孤身一人踏上道途。
他的真身本來只是很普通的一棵棘樹,且壽元短暫,不過百載,開花結(jié)果后便會死亡,雖然這樣的特性讓棘樹得以遍布皞虛,但對于個體的超脫來說,卻是地獄一般難度的開局。
即便是在元氣充沛的洪荒初期,以他的跟腳,想要吸收靈機,在壽元耗盡之前想要得以化形,也幾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然而無論是跟腳還是資質(zhì)都比不得造化二字,湛盧公根系所長的地方卻恰巧是一處靈穴,生的地方好也是生的好,有這般天賜的靈穴,豐沛的靈機不斷滋養(yǎng),湛盧公堪堪在壽盡之前化形而出。
然而與那先天神尊造化的生靈不同,湛盧公沒有同族,好似天地間只有他一個棘樹得道的修士,但因久沐靈穴,湛盧公根基之深厚,法力之純正極為難得,是以幾番輾轉(zhuǎn)也入了一處學(xué)宮,得了真?zhèn)鳌?p> 可這處學(xué)宮所傳乃是圣人之道,湛盧公與此道卻好似完全沒有天賦,遲遲練不出元神,從受人矚目的天才變成了無人問津的小透明,好不容易得證元神后,便毅然離開學(xué)宮,想要拜入其它道宮門下。
皞虛雖然盛行圣人之道,但其他源自先天神尊的法門也所在多有,按理說得道元神之輩怎么說都是仙真一流,在任何地方都算是金字塔尖了,愿意拜入任何一處學(xué)宮都是易事,可湛盧公卻不愿意為此將就,他拜入學(xué)宮可不是為了享那榮華富貴,也不是為了宰御眾生的權(quán)利,而是為了求道。
如此輾轉(zhuǎn)不定,在一個偶然的機會下聽說了牧野之北有一座山,號曰玉京,有先天神尊曾傳法玄門道果,也是一處修行圣地。
湛盧公便為此跋山涉水,耗費了不知多少年,終于到了玉京山,拜入了一位大能坐下,修習(xí)玄門道果,不知得了什么大造化,竟在短短萬載內(nèi)寄托了虛空,成為了無災(zāi)無劫的天仙一流修士。
在玉京山又花了上萬載重新梳理了玄門道法,準(zhǔn)備回皞虛將玄門之道遍傳牧野。
自皞虛離去之時是孤單一人,回來時已是帶了幾位真?zhèn)鞯茏樱€有一位自半途中搭救的修士。
這位被湛盧公搭救的修士正是重白。
湛盧公停下腳步,望著眼前的神山,又是迷惘又是懷念,轉(zhuǎn)身招來一位白衣修士,說道:“這便是我化形之地,你可先與我暫居此處,待安定下來再四處拜訪學(xué)宮,仿真求道。”
“你與我這幾個弟子不同,你是有大悟性的修士,又早已得了玄門道法精意,你便在我門下聽道我也教不了你什么了,這皞虛學(xué)宮遍布,法門千萬,你該去四處尋法求道,兼容并蓄,方為正道?!?p> “我能成道乃是得了大造化,可若沒有此前在此處尋法論道的基礎(chǔ),也未必能抓得住那機緣,正是該一意精進之時,不可就此怠慢,枉費了你這一身的天賦?!?p> 這白衣修士正是重白,聽著湛盧公的諄諄教誨,恭敬道:“前輩所言,白必謹(jǐn)記在心?!?p> 湛盧公揮動衣袍,將十幾位修士與重白一起收入袖內(nèi),縱起遁光,向山頂遁去。
這道遁光卻在半山腰處便停了下來,湛盧公等人顯出身形,面向一株高大的杉樹,湛盧公拿手一點,便見這株杉樹樹枝顫動,隨后便有無窮樹葉脫離了枝干,匯聚成一道人影,形貌古樸,發(fā)眉皆白。
這老者剛一現(xiàn)出便稽首恭敬拜道:“前輩有何事吩咐?”
湛盧公問道:“你化形已有多少年了?”
老者恭敬道:“回稟上仙,我化形有一千六百載。”
湛盧公又問:“我觀你法力深厚,氣機淳郁,距離那煉得元神之境已是不遠,你可有師承?”
“不敢隱瞞上仙,我確實沒有師承,但那青蓮學(xué)宮經(jīng)常有那大德真仙講道論法,再加上此山元氣愈加濃郁,靈機平和醇厚,是以小人修行頗速,眼看便可成得正果了?!?p> 湛盧公神色凝重道:“你可知道青蓮學(xué)宮是何時所立?”
老者不經(jīng)思索便道:“大約千二百載前,自那青蓮道宮開辟,此山元氣匯聚,靈機愈加濃厚,若非如此,小人絕沒有如此進境?!?p> “你知道青蓮道宮宮主為何方神圣?”
“小人這就不清楚了,只聽說青蓮宮主乃是有大法力之人,雖然道宮開辟時間不長,但在黎陽道中已是威望頗重,執(zhí)一道之牛耳,不少修士都猜測可能是哪一位先天神尊的親傳弟子呢?!?p> 湛盧公沉默了半晌,又問道:“青蓮學(xué)宮所傳之法可是圣人之道?”
“前輩明鑒,我雖未拜入學(xué)宮之內(nèi),但也知其絕非圣人之道,也能直指虛空,另有玄奧,聽那學(xué)宮中的弟子說不下于尋常圣人道果呢。”
湛盧公沉吟了一番,便揮手叫其退下,與身后十幾位弟子說道,這附近有一處靈穴,靈機博大,我在此開一處洞府,你等先將那玉京山采來的靈種靈果先種上,先調(diào)息法力,過幾日我便開壇講道?!?p> 弟子們均稱諾應(yīng)下。
湛盧公心里卻一直在思索這青蓮道宮,他此番在玉京山證得虛空之道,回返皞虛,要傳法玄門之道,以他天仙大能的身份自也能開辟學(xué)宮,稱尊做祖。
本想在自己的家鄉(xiāng)立一處道宮,不料卻見山頂神光運化,元氣浩蕩,更有好大的神通氣機,心中已然明白怕是已經(jīng)有人捷足先登在此立下了道宮。
這青蓮道宮之主應(yīng)是法力遠超他之輩,似他這般已然寄托虛空的大能才能看到這青蓮學(xué)宮的氣象萬千,只怕真是哪位先天神尊的親傳弟子也未可知呢。
湛盧公卻并不為此懊惱,這等由先天神尊弟子所建的學(xué)宮傳承皆是不凡,他本來就是一心求道之人,自然便生出了求道論法之意,他一路行來并未遮掩自身氣機,那青蓮宮主此刻必然已是知曉有一位天仙大能在此山開辟洞府,很快應(yīng)該便有相見之日了。
孔一老仙
明天請了年假加上十一回老家,由每天兩更兩千字變成單更三千字,更新時間19點,望請各位讀者大大見諒。十一回來后恢復(fù)每天兩更四千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