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著她又出了這個家門。一眼望去家旁邊都是碧綠碧綠的農(nóng)田。而田里的小麥和水稻風一吹,激起的波浪別提多漂亮了。
從來沒有見到過這幅景象的她驚呆了。因為末世從來都沒有這樣的景色。目光所及之處全是廢墟和沙塵,再不然就是一些廢棄的高樓大廈。
這里有著很多在書上看到的植物。還有動物。這些都是在教科書上見過的動植物現(xiàn)在真實的在自己眼前,她沉寂了很久的心也躁動不安了起來。
這個看著可愛那個看著可愛,這些毛茸茸的小家伙們讓她的少女心燃燒了起來。忍不住去接近它們?nèi)肀鼈儭?p> 當她真正去觸摸這些毛茸茸的小家伙們心都快融化了。
劉小霞很奇怪她為什么會有這么大的轉(zhuǎn)變。因為她們兩人原先就是不怎么會讀書的。每天就想著吃什么,這個好吃那個好吃。所以人家都稱她們兩為“飯桶組合”。
知道一些信息之后她就開始了搜集自己身份信息的道路。
先是從村里的老人們口中得知自己的父母是誰,再來就是確定好自己以后的道路。
她的父母親是在夏城認識的。母親是這小鎮(zhèn)上一位數(shù)學老師的女兒。
他們家里三個孩子。老大是哥哥老二是妹妹下面還有一個弟弟。知道了自己有兩個舅舅。還有外公外婆家的一些信息之后就開始問自己爸爸的了。
從自己外婆口中得知自己爸爸是從很遙遠的川省來的。自己的爸爸先是到夏城打工認識的媽媽。
還知道了自己的爸爸家里面有七個孩子。他排行老四。排第五的是個女生。也就是自己的姑姑。
爸爸和一些朋友下班了去碼頭游玩的時候認識的媽媽。
她把一些得知的信息整合起來之后才得知自己原來是多么的好動。
姓名:林墨
技能:吃飯,睡覺.也就是混吃等死
父母信息:父親為簡簡單單的農(nóng)民。母親則是只是家庭里的掌上明珠。
年齡:十一歲
性別:女
好友:劉小霞,簡詩,韓語霏
這些信息知道之后就開始了她的計劃。每星期父母給他的零花錢都夠買種子自己做試驗。末世里沒有種子,那些都是高級科研人員才能碰到的高級物種。
每一顆種子的成活率和發(fā)芽率都不太穩(wěn)定,都要有專業(yè)的技術(shù)人員進行檢測和培養(yǎng)再把這字兒出產(chǎn)率高的種子交到這些農(nóng)民的手中進行種植。
而現(xiàn)在自己有錢去買種子自己做試驗。想想就興奮。剛好明天就是集會的日子了。一些菜農(nóng)和種子批發(fā)部的零賣商會在街路上擺攤。自己就等著明天的集會買些種子自己試驗。
和劉小霞說過自己沒事之后又送她回了家。把她送回去自己就回家躺著。從來沒有睡過這么柔軟的床鋪。不一會就睡著了。既來之,則安之。
等到第二天睜眼的時候還是在這個時代的她就接受了自己已經(jīng)穿越的事實。按照自己的計劃趕緊洗漱。穿戴整齊就上街去了。
這時的她還不知道今天是集會日。因為媽媽的提醒她也要求去趕集。
集會的人挺多的。一條街都是攤子。各類琳瑯滿目的商品被碼好放在攤子上。從衣服鞋襪到食品藥材看得她眼花繚亂。但是一看到種子攤她就開始走不動路了。
“叔叔,這些種子貴不貴啊。我想買些回家種。”“不會貴啊,這一包好的種子也就五毛錢。你要還可以便宜一點。你人小一包有點浪費。我給你不同的種子。你給我五毛錢吧?!?p> “謝謝叔叔。叔叔真好。”“趕緊回家去吧。不然大人找不著該著急了?!?p> “好的叔叔。我還得買點菜回家呢。這么大了也得自己學著做飯。叔叔再見。”
這時候正值八十年代末?,F(xiàn)在對農(nóng)業(yè)發(fā)展很重視。而這時候還有一位農(nóng)業(yè)高材生叫做方平生。他是一九三零年出生的。而這時的糧食產(chǎn)量還沒有那么多。
他到這個時候還在研究怎樣才能使自己國家的糧食產(chǎn)量上去。通過研究發(fā)現(xiàn)自己所研究的結(jié)合稻谷產(chǎn)量會大一點。這就是我們后面所說的“混種水稻”。
這項技術(shù)這時候被國家收編成為國家保密技術(shù)了。而他還不滿足。因為這也是第一步,以后的事誰也說不定。
而他說干就干。為了國家的糧倉做貢獻。因為產(chǎn)量提升了自己也可以為自己驕傲。
家家戶戶能吃飽就是自己的目標。而林墨則是看到他的報道就立志要成為他這樣的人。
因為有目標就可以照著這個方向前進。人都是有欲望的。這些欲望組成的目標是好是壞就要講究人心。
“菜也買好了,去找小霞吧。畢竟上次是她救了自己?!?p> 繞過街上的小巷快到河邊的一棟古房子就是劉小霞家了。這條河叫做陽溪。這時候林墨還在讀初一.
想著這些事情到了劉小霞家。
“叩!叩叩叩!”“小霞,出來去我家吃飯吧。我菜都買好了。你不去我家我有自己一個人在家了?!?p> “好啊,我先去和我媽媽說一下。不然她肯定會擔心的?!?p> 說好了之后她們兩就踏上了去鄉(xiāng)下的旅程。兩人在路上唱起了歌兒。
“讓我們蕩起雙槳
小船兒推開波浪~
海面倒映著
美麗的白塔
四周環(huán)繞著綠樹紅墻........”
這首歌在那個年代很是流行。所以大街小巷都會唱。而且還會在公社廣播里面流動播出。
她們還唱了一首賣報歌。
“啦啦啦~啦啦啦~我是賣報地小行家
不等天明去賣報......”
“丟,丟,丟手絹
輕輕地放在小朋友的后面......”
“池塘邊的榕樹上
知了在聲聲地叫著夏天
操場邊的秋千上
蝴蝶還停在上面.....”
她們就這樣一首接著一首的唱到家。唱的都是我們現(xiàn)在耳熟能詳?shù)母枨?p> 而這些經(jīng)典歌曲也因為膾炙人口而流傳至今。
那個年代是很單純的年代,所有人都很相信另一個人。
友情在他們這里也是難能可貴的。有資源就幫助人。誰都有困難的時候。人心換人心。
鎏鶯櫻
希望尊重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