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wǎng)友”這個稱呼只是一個統(tǒng)稱,上網(wǎng)的人都可以被稱為“網(wǎng)友”,是一個非常大的群體。
而且個體之間素質差距極大,非常大,堪比指尖宇宙!
你不會知道,跟你在群里一塊沙雕的網(wǎng)友是不是真沙雕。
有些人表面看起來像沙雕,但實際上人家是工程院的研究員。
有些人看起來是沙雕,那真是沙雕。
所以網(wǎng)友們可不是沒見識的人,里邊臥虎藏龍。
哪怕不是隱藏的大佬,這天天在網(wǎng)上游蕩,接受的信息量也相當多。
知識面之廣,知識面之雜,不是一般人能比的。
越沙雕,知識面越龐雜。
還有研究表明,正是因為學的東西太多,那些知識在腦子里都混雜了,所以才變成了沙雕。
誰研究,誰表明的?
自然是沙雕行為研究院。
也正是因為見多識廣的原因,所以最開始的那段“特效畫面”才沒有驚艷到眾網(wǎng)友,畢竟這都什么年代了,誰還沒看過幾部特效大片。
國內的動畫產業(yè)飛速發(fā)展,3D動畫越來越牛批,這玩意看的多了也就不驚喜了。
但是后來,也是因為見多識廣,他們疑惑、猜測、驗證,最后……驚了!
大片特效級別的畫面不新鮮,只要肯砸錢,沒有什么做不到的。
甚至就算少花點錢,只要時間夠長,一臺電腦也能擼出大片特效來。
開始他們懷疑這次直播根本就不是實時的,夢幻也不是在跟他們互動,這一切都是策劃好的,夢幻只是一段特效動畫。
雖然夢幻在回答彈幕,但是只要幕后團隊配合默契,按時按點發(fā)送提前設定好的彈幕,就可以輕易出現(xiàn)“她看到了彈幕,然后回答了彈幕”的互動景象。
除非夢幻回答自己的彈幕。
畢竟自己不是幕后運營團隊的成員,只是一名睿智的想要追求真相的網(wǎng)友。
殊不知,夢幻回答的第一條彈幕就是網(wǎng)友隨手發(fā)的。
而那名被翻牌的網(wǎng)友就成了他們眼中的“幕后團隊”。
直到這種“幕后團隊”成員越來越多,驗證了真相的網(wǎng)友也就越來越多。
“不是吧,這是哪個大公司的大手筆?”
“UP的這個朋友不簡單??!抱大腿!”
“不懂就問,現(xiàn)在有這種技術嗎?”
“個人不好說,但是有實力的公司或研究所應該能做到?!?p> “其實只要錢給夠,現(xiàn)在的技術是可以做到了,這種精細的建模不難,難的是怎么讓它流暢的動起來,這肯定要用到巨量的運算資源,只要錢給夠,超算和云計算應該可以做到?!?p> “???剛才飛過去了一串什么玩意?”
“大佬分開寫吧,飛太快了!”
“從目前的情況分析,這應該是虛擬主播吧,就是對真人運用動作捕捉技術套上虛擬人物的皮,要不然不可能這么流暢的進行互動,人工技術發(fā)展的是比較快,但是能做到這種程度的可不多,而且不可能放出來當主播玩。”
“???又飛過去一串什么玩意?”
“給大佬跪了!”
“我來總結,有土豪瘋狂砸錢!”
“會不會是某種技術突破呢?要不然有人閑的蛋疼玩這個?”
看著滿屏的彈幕,張揚認同的點點頭,網(wǎng)友們的腦補能力果然強大,你都不用說理由,他們就能給你腦補出合理的解釋。
閑得蛋疼的土豪就閑得蛋疼的土豪吧,總比被認出是真正的人工智能強。
雖然他現(xiàn)在還不是土豪,但是也快了。
其實也不怪網(wǎng)友們往其他地方想,畢竟現(xiàn)在的人工智能并不是真正的人工智能,頂多是有多少“人工”就有多少“智能”。
沒有核心智能算法的突破,永遠不會是真正的人工智能。
就像不使用鋼筋水泥,沙灘上的沙堡堆得再大,雕花再精細,它也不是真正的城堡。
一個浪頭打過來就沒了。
張揚見網(wǎng)友們震驚的差不多了,就讓夢幻進入下一階段。
畢竟夢幻這次直播不光是來聊天的,還有任務。
推薦虛擬寵物。
“好了,互動環(huán)節(jié)到此結束,還有疑問的可以繼續(xù)討論,但是我將不再回答問題,尤其是那位叫‘提督舉高高’的網(wǎng)友,不要再刷屏了,再刷屏就禁言?!?p> 提督舉高高:“……”
“666,我舉報,他又刷了一條,快禁言!”
“禁言,禁言,走起!”
“提督同學,成為第一天第一個被禁言的人吧!”
“這真是非常有意義的一天!”
夢幻確實沒有再搭理彈幕,而是開始專心介紹虛擬寵物。
她一揮手,之前一直溜達的球形機器人就投射出一片光屏,光屏上就是虛擬寵物的信息。
“其實借助‘張揚動畫’的平臺是為了宣傳我們的一些新科技產品,很多人應該都接觸過電子寵物或者虛擬寵物,不過那個虛擬寵物并不算什么,今天我要介紹的就是一款劃時代的虛擬寵物。”
“當然,現(xiàn)在還處于開發(fā)狀態(tài),是未完成品……”
虛擬寵物現(xiàn)在依然叫“虛擬寵物”,并沒有正式名稱,而且可選寵物類型只有貓和狗。
雖然張揚有夢幻的幫助,但是這玩意到底是要讓用戶使用的,所以征求用戶意見很有必要。
夢幻是可以模擬計算各種情況,但是很遺憾,她不夠沙雕,永遠不清楚人類的沙雕極限在哪里。
球形機器人展開的光屏上就是一些模擬互動場景,還是張揚參與制作的。
只不過全過程都是特效展現(xiàn),網(wǎng)友們看的云里霧里,不太清楚虛擬寵物到底能做到什么程度。
就跟某些VR頭盔的廣告一樣,帶上某款頭盔之后,廣告效果像極了神經(jīng)潛入式虛擬現(xiàn)實技術。
仿佛自己整個人就在游戲中。
但是等拿到貨之后,發(fā)現(xiàn)該款頭盔就是個手機支架。
把手機卡進去,然后戴到腦袋上,放在里邊的手機屏幕就能直接懟到眼前,閃光簡直能閃瞎眼。
張揚自然知道,所以準備了一個云盤下載地址,測試版的虛擬寵物程序就在里邊。
實際效果怎么樣,自己試一試就知道了。
“好,我這就去試試!”
“虛擬寵物還有什么不同嗎?不會又是什么抄襲的玩意吧?”
“呵呵,國內的游戲還有什么值得期待的嗎?都是抄襲換皮。”
“前邊兩個沒搞清楚吧?瘋狂砸錢的土豪會玩這些低級玩意,直接抄大作不好嗎?”
“地圖炮有意思嗎?”
“自己去試試不就知道了嗎?一直嗶嗶有意思?又不用花錢?!?p> “測試不需要占用時間嗎?我可沒空。”
“別搭理他們了,一群杠精?!?p> “我去試試,試過了才有發(fā)言權?!?p> “同去,同去?!?p> “我也去,讓我康康有什么好玩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