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淵治下宜居星辰萬余,北疆四衛(wèi)兵主鎮(zhèn)守范圍內的宜居星辰,算是整個大淵疆域中墊底的存在。
主要是稷重地理位置特殊,天關范圍內宜居星辰還不足二十,這就一下子將北疆的宜居星辰數量拉下來好一大截。
其次是解陽兵主鎮(zhèn)守之地,解陽范圍內的宜居星辰也不算多,約是二百有余。
若不是有驪河兵主鎮(zhèn)守之地與昆陽兵主鎮(zhèn)守之地支撐,北疆或許會接過大淵西南的名頭,成為最貧瘠的一方疆域。
由于各星辰送來的兵員,都有興武院教習帶領,且是分批次前來營城。再者伯思永等人都是稷重大軍中磨煉出來的精銳,因此安置工作井井有條。
兵員安置妥當,輔政司送來的各類物資、兵甲器具、戰(zhàn)船坐騎等等也交接完成。
又過了兩三日,一眾禮殿使者趕來蘊靈星鎮(zhèn)幽司北疆都統(tǒng)府,新設司衙,必要遵循古禮祭祀人族先賢!
整個流程走完,似乎好像還缺點什么,司衙初立本應敕封官職,然而事急從簡,鎮(zhèn)幽司外放的職位早就被閣部安排好了。
鎮(zhèn)幽司算是半獨立司衙,各大宜居星辰的分部,受九大都府與各星辰星主府共同制約。
目前的鎮(zhèn)幽司處于初創(chuàng)階段,相應的制度與權利范圍還在完善摸索之中,被星主府一系占據主導權不足為怪。
武慎現在要做的,就是將各個星辰推舉安排的鎮(zhèn)幽司諸將錄冊,而后再確定都府本部人手,待做完此事,再將名冊傳到帝星鎮(zhèn)幽司本部。
鎮(zhèn)幽司的編制完全是照搬于鑒查司,最高直屬司衙自然是帝星本部,其次是疆域八方以及中域這九大都府。
九大都府之下,則出現極大的落差,直接化整為零,在各個宜居星辰分設司衙。
職位從上到下來排列,帝星本部以司主為首,下設十名副司主,協(xié)助司主處理政務,再下則是一萬主司巡游使,掌督察之權。
主司巡游使職位比九大都府的都統(tǒng)低得多,但互不統(tǒng)屬。九大都府受主司制約,以都統(tǒng)為首,下設副都統(tǒng)十名,再下是三萬都府巡游使。
而各大宜居星辰的鎮(zhèn)幽司分部,受九大都府制約,執(zhí)掌者為統(tǒng)領,統(tǒng)領之下十名副統(tǒng)領,巡游使三千。
不管是主司巡游使還是都府巡游使,亦或者各大宜居星辰分部的巡游使,都與鑒查司捕風使一般,分為素衣、玄衣、錦衣三等。
當然,這只是簡要的概述,比如都府的十名副都統(tǒng)各自負責什么,還有巡游使之間的具體階級等等此類,不再多做贅述。
大淵北疆的宜居星辰約有六百余顆,整理錄冊之事極為繁瑣,好在武慎有四位稷重謀士營出身的文士幫忙處理,后又加入了各個星辰禮殿學宮調派的人手,耗時三日終于完成了人員錄冊。
目前都府營城人數接近五十萬,除了各星辰聚集來的四十萬巡游使,閣部又調派了各類后勤人手。
其中有天工部制作兵器甲胄的工匠、維修星空戰(zhàn)船的工匠,百草殿隨軍醫(yī)師、丹師、藥師,犬丘山學宮出山歷練的文士,以及諸多學徒、力士。
前后不過月余時日,北疆都統(tǒng)府營城模樣大變,到處都是人聲鼎沸,那還有當時的冷清!
待一切事務走上正規(guī),帝星又派來了一眾教習,這些帝星來的教習,跟各星辰興武院的教習有所不同。
他們所要教授給鎮(zhèn)幽司巡游使的,是與亡魂搏殺的特殊手段。自秘境降臨至今,大淵能在如此短暫的時間內整理出一套針對亡魂的搏殺手段,著實效率驚人。
這個傳承數十萬年的人族帝朝,有些時候在某些方面給人感覺行事極為沉穩(wěn),但在針對秘境的這件事情上,武慎見識到了它的效率。
時如流水,四個多月過去,都府所有的制度趨于完善,三萬都府巡游使的編制,已從四十萬青年武修中遴選了七千多人。
在都府營城習得與亡魂搏殺手段的近四十萬青年武修大軍,各自返回自身所在的宜居星辰。
武慎望著不斷消失在穿梭法陣中的人流,沒有半點悵然若失的心情。
因為他知道,不久之后,又會有另一批青年武修前來都府營城,在這里修習與亡魂搏殺的手段,直至各星辰鎮(zhèn)幽司分布補足巡游使編制。
九大都府營城,是都統(tǒng)一方的鎮(zhèn)幽司衙府,亦是訓練巡游使的學宮校場。
從稷重帶過來的一眾人手,四名文士、兩名斥候、三名霸刀士,再加上武誠,剛好補足十名副都統(tǒng)的名額。
朝堂將敕封十名副都統(tǒng)的權利交給九大都府,讓都統(tǒng)自行擇人,此舉看似誠意十足,其實不過是平衡之道而已。
都府之下,各星辰分部統(tǒng)領全都由星主府推舉而來,若再不放權給都府,還不如直接將鎮(zhèn)幽司并入星主府序列。
武慎暫時沒有跟星主府爭權的打算,打鐵還需自身硬,都府營城這屬于自己的一畝三分地都還未拾掇利索,想那些又有何用!
這偌大的鎮(zhèn)幽司北疆都統(tǒng)府,仔細來算的話,屬于武慎的嫡系力量也就是三萬都府巡游使。
且不管各星辰分部,先將這三萬都府巡游使牢牢抓在手中,才是當下最要緊的事。
武慎將三萬都府巡游使編制,在職權范圍內做了一番拆分,分為鎮(zhèn)幽部、尋幽部、樞機臺、獵幽騎四部。
鎮(zhèn)幽部掌一萬八千巡游使,羅源、韓仇、魯冬葆各領六千青年武修,組成三支攻伐力量。
尋幽部掌八千巡游使,伏毅、閻布各領四千青年武修,組成兩支探查力量。
樞機臺掌一千巡游使做應急之用,易松、左安邦、景堅、伯思永四人分為兩組,輪流負責營城內務以及樞機軍務。
獵幽騎掌三千巡游使,為都府親衛(wèi),此部以武誠為首,其下分為十隊,由十名武府親隨擔任隊正。
雖然編制早已拆分完畢,但人手還未補足,武慎讓麾下副都統(tǒng)秉持寧缺毋濫的原則挑選,爭取讓三萬都府巡游使的實力與心性都在較高的水平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