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備注原本因為作者手殘操作發(fā)VIP里了,編輯說已經屏蔽了,雖然我感覺好像沒什么變化但編輯說屏蔽了應該就真的屏蔽了吧……
以下僅僅是作者編制的背景設定,不要太較真。
————
白君逸穿越是在科技位面人類歷的121世紀。
站在121世紀回望人類科技發(fā)展的整個歷程,經歷了三次重大的變革,形成了四種不同的科技體系。
首先是形成與20世紀左右的粒子科技體系。
這是科技體系的出生期,人類首次找到了一個理解描述世界的基點——物質。
從宏觀物體到構成物體的分子,原子,電子,夸克……
以微觀粒子為核心,能量是由物質所承載的動態(tài),在此基礎上發(fā)展起來的理論被稱為粒子科技體系。
粒子科技系的出現(xiàn)讓人類世界的科技水平飛速發(fā)展,世界的法則的得了很大程度的應用開發(fā),但粒子科技本是的局限性很大,科技的發(fā)展很快到達了瓶頸,陷入了停滯。
然后到30世紀左右,線性科技體系取代了粒子科技體系,成為主流。
在這一時期,人們打破了對物質的固有認識,能量不再是物質承載的動態(tài)。而是有方向性、作用力的“線”、“場”。
物質、粒子是對外有作用力的“線”、“場”團。
人們用能量來描述物質,完成了物質和能量的統(tǒng)一。
因此線性科技又被稱為能量科技。
借助線性科技,人類對世界的原有法則開發(fā)應用到了極限,實現(xiàn)了空間跳躍,真正走出了地球,迎來了大宇宙時代。
線性科技系出現(xiàn)后,“科技系”的理念才正式出現(xiàn)。
人們發(fā)現(xiàn),從“粒子科技系”,到“線性科技系”是一種三維到二維的遞變。
描述世界的基點越是原始簡單,科技所能做到的越多。
于是科學家們就提出了一種科學體系的假想。
粒子科技系是三維科技系,線性科技是二維科技系。
那么在這之上,也許還存在“一維科技”甚至“零維科技”!
這兩種假想中的科技系被科學家們稱之為亞太科技和以太科技。
亞太、以太的假想在三十世紀就出現(xiàn)了,但想達到那種地步極為困難,因此它們又被稱為神之領域。
直到五千后的80世紀,人類才找到了以質點描述世界的方式,并最終形成了完整的科技體系。
亞太科技又被稱為,一維科技,質點科技,易數(shù)科技。
在亞太科技之前,法則就是科技的極限,任何科技都是遵循宇宙法則的。
而亞太科技讓人類獲得了修改現(xiàn)實法則的力量。
人們通過亞太科技修改現(xiàn)實法則,得到不同于現(xiàn)實法則的次法則,通過次法則可以做到很多荒誕不可思議的事情。
人類從法則的奴隸,真正成為了法則的支配者。這讓在諸多宇宙種族中一直處于弱勢地位的人類真正有了爭奪宇宙霸權的資格。
亞太科技時期100世紀左右,人們在零維科技上,也開始有了一定程度的進展。
以太,既世界的根源,能夠讓人類真正超越法則、創(chuàng)造法則。
白君逸穿越時的121世紀,以太科系并未完善起來,但已經出現(xiàn)了成熟的以太科技造物。
以太科技的實現(xiàn),真正奠定了人類宇宙霸主的。
————
白君逸穿越后所在的玄幻位面,荒天大陸。
這個位面和科技位面的法則有一定的差異,這就導致了人們認識改造世界的方式走上了截然不同的道路。
這個世界人們通過人體本身來運用世界的法則,甚至改變、創(chuàng)造法則。
人們通過吸收天地靈氣來增強自身的力量。所謂靈氣,法力,其實就是一種能量,一種力場。
通過“悟道”來感悟世界的法則,創(chuàng)造出能夠運用法則,改變法則的“法術”。
“法術”其實就是這個世界的“科技產品”。
修煉者境界劃分如下:
凡境:先天,練氣,筑基,玄丹
魂境:凝魂,化神,辟海,洞虛
道境:入道,合道,太乙,大羅
圣境:暫缺
其中,道境修煉者又被稱為仙人,入道、合道為地仙,太乙、大羅為天仙。
這些境界詳細的情況我會在文中隨著主角的成長慢慢介紹,大家還是到文中去看吧。
————
科技武器與修煉者的力量對比:
粒子科技武器中想那些傳統(tǒng)普通熱武器,威力是凡境層次的。
像電磁武器,離子武器、高能熱武器、威力能達到魂境,通常在凝魂、化神的層次,最高也能達到洞虛巔峰。
線性科技武器一般在辟海、洞虛的層次,后面會逐漸出現(xiàn)。
亞太武器就是道境層次,能對付仙人的武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