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的額超過一百萬的案子,在攜永律師事務所也算是個大案子了。
張遠一回到辦公室,立刻遍被戴守義叫到了辦公室,要求匯報今天面談的情況。
張遠自然沒有隱瞞,將今天的情況進行完整且詳細的匯報。
然后,順便向戴守義問出了自己的疑問。
“會議紀要里有這么一句話:只有當起樓公司收到目前所操作工程的工程款,起樓公司才會在一周內,按照三家欠款的比例,分別支付貨款,并直到2019年11月底,全部付清欠款。
主任,您說根據(jù)這句話,應該把付款定義成附條件的還是付期限的呢?”
所謂附條件,就是合同的雙方或者多方約定了大家都認可的情況,一旦這個情況出現(xiàn),那么,雙方或者多方就得按照約定,做該做的事情。
而附期限,類同附條件,只是合同各方認可的情況變成了時間,一旦時間到,那就該干嘛干嘛。
具體到錢孫李的這個案件中,這兩種定義,分別關系到案件的不同結果。
如果被認定成附條件的,那么按照條件是起樓公司收到工程款。
可目前起樓公司的工程款并沒有收到,自然也就不用向錢孫李的夢幻瓷磚公司付款了。
不過如果是附期限的,會議紀要中已經(jīng)說了,11月底前全部付清,那么,現(xiàn)在已經(jīng)12月份,起樓公司是顯而易見的逾期未付了。
“你覺得應該理解成什么呢?”
戴守義從包里摸索著香煙,隨意地反問張遠。
“當然是付期限的對于當事人錢孫李更為有利了,只是,我擔心在這一點上會存在爭議,不敢保證就能說服法官認可我們的意見。”
“不敢保證說服,那就想辦法說服。這不就是律師該干的事情嗎!”
戴守義終于找到了香煙,睜著滾圓的眼珠瞪著張遠,
“既然都已經(jīng)知道怎么做才是對當事人最有利的,你小子還在這兒廢話什么?!?p> 戴守義一旦語氣變硬,就是要趕人的意思。
這就是戴守義的脾氣,對待自己事務所里的人,該夸該罵,隨口就來,不過所有的態(tài)度都僅僅只是口舌之快而已,并不會真把律師怎么樣。
所以張遠等人了解了他的脾氣之后,對于戴守義的火氣也就隨意處之了。
不過在整個事務所,戴守義看起來確實有些“跋扈”,但對一類人卻也從來不敢有過于嚴苛的言語,那就是銷售部門的女銷售們。
水做的女人,語氣稍微嚴厲一些,那就是二話不說地哭給你看,更何況事務所里還得靠著這幫人打電話擴展業(yè)務呢。
所以戴守義在經(jīng)歷了幾此動不動就哭,動不動就走的洗禮之后,對待銷售們的態(tài)度便有了天壤之別。
從戴守義的辦公室里出來,正好已經(jīng)是午飯的時間。
看看辦公室里除了習慣于吃外賣的潘奎還在等外賣之外,其余人都已經(jīng)三三兩兩地吃飯去了。
潘奎,這可是自己在敗訴道路上精挑細選的導師?。?p> 看到潘奎,張遠便是眼前一亮。
這絕對是一位高人!
如果把錢孫李的案子和潘奎探討一番,先聽聽潘奎的辦案打算,然后在他的基礎上,不論是擴充還是反其道而行,不就是大大增加了勝訴的概率了嗎?
對于錢孫李的案子,張遠已經(jīng)決定了不再奔著敗訴走。
雖說案子也不是沒有敗訴的可能,可畢竟這是近百萬的標的額,那錢孫李的公司從表面情況來看,正在等著這筆錢續(xù)命呢。
這要是還想著輸,估計到時候錢孫李也得帶著刀堵上門砍人來了。
那么一來,還真成了得到潘奎真?zhèn)鞯耐降?,一隊攜永律師事務所的奇葩!
“潘師傅,還沒去吃飯呢?”
張遠坐到了潘奎的桌前,明知故問。
“等外賣呢。怎么,又想請我吃飯啦?”
潘奎還在整理陳瑩的案件材料,見到張遠,雙眼放光。
在張遠手上吃過一頓大餐,那之后,潘奎看張遠的感覺,除了同事、名不副實的徒弟,剩下的就是豬頭了。
待宰的豬頭。
“哪天等我中獎了,天天請你吃飯?!?p> 張遠頂著滿頭黑線,認真地問道,
“潘律師,我有個案子拿不準,想聽聽你的意見?!?p> “哦?有案子?”
潘奎一聽,也來了興致。
“什么案子,說來聽聽?!?p> 于是,張遠又將錢孫李的案子向潘奎敘述了一遍,不過對于可能產(chǎn)生的爭議焦點,張遠想了想還是沒有必要刻意強調的好。
“這么回事啊?!?p> 潘奎故作姿態(tài)地深吸口氣,儼然一幅深思熟慮的樣子,
“我覺得你這個案子的關鍵,還是在那會議紀要確定的付款是附條件的還是附期限的上面?!?p> “嗯?”
張遠有些吃驚。
之前覺得潘奎每每容易把案子辦砸,還以為是專業(yè)能力上的問題,沒想到并非如此。
這倒讓張遠有些刮目相看了。
“那如果是你,你會怎么說服法官支持這是附期限的約定?”
張遠繼續(xù)問。
“這還要怎么說?”
潘奎無所謂地輕言道,
“代理詞里,把附條件和附期限的定義好好解釋清楚,然后根據(jù)定義,盡量把這個新的約定往附期限上靠不就好了?!?p> “就這樣?”
潘奎的這一回答,立刻讓他在張遠心目中剛剛才有的刮目相看的形象崩塌。
看來對一個人的評價,還是不能太草率了啊!
“如果這樣可行,被告代理律師不也會做相同的事情嗎?”
張遠搖了搖頭,覺得潘奎的說法并不可取。
“那也沒辦法,不然你還能怎么樣?”
潘奎對張遠的擔心不屑一顧,
“盡人事聽天命,做了該作的,說了該說的,最后怎么選擇,那就只能聽法官的了?!?p> “你說我申請陪審團進行審理怎么樣?”
這一想法,是張遠與潘奎說話到現(xiàn)在,突然出現(xiàn)的靈光一閃。
附條件也好,附期限也好,法官本身就是資深的法律專業(yè)從業(yè)人員,對于這個問題早就形成了較為深刻的理解和認知。
所以,萬一碰上的法官是在理解上更偏向附條件的,那么自己做再多的解釋也都是徒勞。
不過,陪審團成員的情況就完全不同了。
他們并不是什么法律從業(yè)者,或許了解一些法律知識,那也只能算得上常識階段,至于對于附條件還是附期限這種更甚層次的理解,不太可能有預設的觀點。
兩相比較,說服他們可比說服法官容易多了。
“陪審團?”
潘奎愣了愣,一時不知道該說什么。
正巧,這時候他的電話也響了起來,外賣到了,正好借口取外賣,結束對話。
不過張遠的這一打算,也讓潘奎有了別樣的想法:
“陪審團?
自己之前怎么沒有想過呢?
張遠這小子,不會心里早就有了主意,故意來考自己看看自己夠不夠格做他的老師呢吧。
好家伙,還說拜自己為師,我拜你為師還差不多。
不過話說回來,陳瑩的案子是不是也可以嘗試一下申請陪審團進行審理呢?”
……
解釋說明一下哈,咱們國家是沒有陪審團審理一說的,本書進行這種設置,完全是為了后續(xù)的劇情推動需要,千萬不要對號入座,更不要模仿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