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半夜,包廂里的眾人吃過夜宵才出了醉仙樓。各自的隨從護送著各家老爺回去了。
沈秋和徐大少同路了一段時間。
“剛才謝謝了?!?p> 徐大少知道沈秋說的是,剛才他幫沈秋爭取浙江一省銷售權(quán)的事。
微微一笑道:“不用謝我,我只是不想讓他們幾個賺太多錢罷了。”
沈秋只能報之一笑,大少說的可能是真話,也有可能不是,但是剛剛要是沒有他的支持,自己是不可能給沈南爭取到這份收入的。
因為作為大股東,沈秋在生產(chǎn)與總銷售環(huán)節(jié)已經(jīng)賺了錢,如今更是要來了富庶天下的蘇杭中的杭嘉一帶。過程自然沒有那么容易。
沈秋以前看過一個統(tǒng)計,明朝五千萬人口,其中東南沿海占了四千萬。而四千萬人又多集中在以蘇杭為中心的江南一帶。
故而有蘇杭熟,天下足的諺語。而明朝蘇杭一帶的賦稅也是一等一的重。大明十分之三的賦稅就是來自于這一塊富裕的土地。
所有才有了晚上劃分勢力范圍時的艱難一幕。
在西部省份上所有人都非常大度,基本上你拿我拿都行。但是東南沿海卻成了“兵家”必爭之地。最后甚至把整個沿海州縣以府為單位,進行抽簽。
因而沈秋能夠在“虎口”中奪下浙江一省的經(jīng)營權(quán),可見有多招那幾位的恨。
沈秋自己很忙,根本不可能有時間去進行這種銷售。這不過是幫沈南要來的。
沈南回了老家,擁有了玻璃制品經(jīng)銷權(quán)之后,沈秋也算對得起這位“便宜爹”的栽培了。
當然,如今這個產(chǎn)能與這個時代的運輸能力。這些目前都是在畫大餅,于現(xiàn)實沒有什么實際意義。但,這都是再為之后做準備。
最為著急的自然是殷小滿一家,昨天下午來沈家打探消息,聽說沈秋被徐大少請走了。
本以為晚上就能聽到消息,結(jié)果等了半夜都不見沈秋回來。無可奈何下,只好答應(yīng)林安安,被老羅送回了家,
結(jié)果殷小滿是一夜都沒睡好,天邊才剛剛泛起一抹白色,她就起來了。剛剛大亮,她就已經(jīng)來到了沈家門外的大樹下站著了。
她沒有上前敲門,不想那么冒冒失失的打擾人家。所以直到老羅打開門才看到殷小滿在門外等待。
林安安趕忙把殷小滿請了進去,然后直接把沈秋給硬拖了起來。若是平常沈秋可不會這么早起來,然而此刻沈秋沒有抱怨,簡單收拾一下后,就去見了殷小滿。
將昨夜的事,以及最終商量下來的結(jié)果告訴了殷小滿。
初聽沈秋答應(yīng)將京城分成幾塊區(qū)域,各自賣自己的。殷小滿表情明顯一愣,她以為沈秋是把她家忽略在外了。
直到沈秋把總代理解釋給她聽,她才樂了起來。
若真如沈秋所說,那么她們家并不需要自己去售賣產(chǎn)品,只需要把東西分給這幾家,就能穩(wěn)賺。她怎么能不高興呢?
后來更是聽到了銷往整個大明計劃之后,她更是驚訝的用手掩住因驚訝而不由自主張口的小口。
京城的生意,一直掌握在她的手里,所以僅京城這段時間的銷售都讓她笑的合不攏嘴,更不用說整個大明朝的銷售了。
不過殷小滿的擔憂也上來了,她用很懷疑的眼神向沈秋問道:“這……李家窯的產(chǎn)量跟不上吧?”
沈秋一笑:“肯定跟不上啊?!?p> “那,那怎么辦?”
“干什么不需要時間啊,慢慢來,產(chǎn)能擴充也需要慢慢來?!?p> “哦……”
合作是件互相的事情,告知完殷小滿,沈秋還需要去一趟李家窯,將事情和趙啟德夫婦說一下,讓他們有個心理準備。
一到李家窯,情況讓沈秋頗為意外。
原本的兩個老頭,被替換成了兩名青壯力,而且每人手中還拿著一根木棍,像極了大戶人家的看家護院。
后來去問了趙啟德才知道,原來這兩天村子外一直有不少混混在徘徊。弄得村子里人心惶惶。
不用說,沈秋都知道,這絕對是那幾位大佬的杰作。
于是將事情的來龍去脈給解釋了一遍。這回趙啟德算是明白那些人是怎么回事了,難怪今天沒有發(fā)現(xiàn)這些人的蹤跡。
但是聽完沈秋與幾位大佬達成的協(xié)議,趙啟德差點就哭了出來。
“老弟啊,你這讓哥哥怎么活啊。一個京城我都招架不住了,你居然還想銷往整個大明,你讓我怎么造出這么多東西來???
你就沒發(fā)現(xiàn)京城里的馬車夫都少了一大半嗎?”
沈秋一愣:“你不說我還沒注意,京城的馬車夫是少了不少,這次去了老黃都不在,說是接了大單出去了。”
“對啊,他們?nèi)ダ狭税 >瓦@樣也只能勉強供應(yīng)上京城的需求量……”
嗨,還真是。
看來這個生產(chǎn)基地遷移了啊。
“新建?我們這才建起來沒多久怎么又要新建?”
面對趙啟德的激烈反應(yīng),沈秋又開始苦口婆心的勸說運動。
最后趙啟德總算是點了點頭,表示愿意為了利益去新地方發(fā)展,不過這事他還需要和村里商量一下。
沈秋表示這完全沒有問題,想怎么商量就怎么商量,畢竟新場地建設(shè)需要時間。
沈秋其實很早之前就想過新場地的位置,海邊最為合適,可是讓誰去建造呢?這是個很嚴峻的問題。
自己是肯定離不開,但是趙啟德也是核心人物,他要離開對作坊的影響也會很大。
那怎么辦呢?
具體配方這個東西,說到底如今沈秋也只知道個大概,真正掌握核心技術(shù)的是趙啟德。至于他有沒有告訴過祥嫂就無從得知了。
這一切都算是后話,無論是經(jīng)費還是場地都要從長計議。如今最重要的就是讓李家窯這邊全力開動,以供應(yīng)京城的銷售。
離開李家窯的路上,沈秋一直都在思考接下來新工廠需要什么?
錢?好像夠了,不過既然股東這么多,不讓他們出點血不夠意思。
地?選好了,有這幾位大佬,應(yīng)該問題不大。
人?好像這幾位大佬手底下的無業(yè)青年可以弄出來一兩千號人吧。
那問題好像不是太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