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短篇

治水蕩妖記

第五十一章 搭救燭龍子鼓 夔門開山導(dǎo)水

治水蕩妖記 黃公麟 6519 2024-09-03 12:18:55

  歲月有云:

  “不知光陰,已是幾何?!?p>  話說水公之軍,治水疏導(dǎo),來至巴古嶺,見到遍地水患,百姓流離失所,狼籍無度。

  于是,水公又將兵隊(duì),一分為四,命圣仙、漢東、伯成子高三人,各領(lǐng)一部,前去往各處,收攏救濟(jì)流民,那三人得令而去,不題。

  水公自己領(lǐng)一部,在高岸安營扎寨。

  次日,水公領(lǐng)著常生子等數(shù)個(gè)司將,上了左邊犁鏵山,看查災(zāi)情,也是為尋開鑿之處。

  久時(shí),那水公等人便行上了犁鏵山上,來在一處崖邊,水公等人望向前方,大水漫灌,看似如汪洋大海。

  水公又往后方,觀望一番,見到巴城山一側(cè),有三條河流。

  水公對(duì)常生子等人,曰道:“汝等,在此先候,吾往視之一番?!?p>  隨即,水公化金光縱去了。

  且言水公剛?cè)?,而燕燭與精衛(wèi)便駕飛騎而至,其二人不見水公等仙人,便問了常生子。

  常生子曰:“伯成公與二仙長,各領(lǐng)一軍,同去救人解災(zāi)矣。而水公,命我等在此相候,其往視察河流也。”

  燕燭與精衛(wèi)看見前方水災(zāi),甚是驚訝。

  話說水公到了巴城山,念了念咒,將三河之神,全呼之而出。卻說那三河神聞咒而來,見了水公,皆上前問了禮。

  水公見三神皆來,于是,便問三河之名。

  一神曰:“我主臺(tái)陽河是也。”

  一神曰:“我主東平河是也”

  一神曰:“我主棘峒河是也。”

  水公曰:“能通往長神江否?”

  臺(tái)陽河神曰:“通也,此三河,東連長江,西接巴城山?!?p>  東平河神曰:“東平河,南連六十四灣,水達(dá)洞庭?!?p>  棘峒河神曰:“巴蜀盤土受洪災(zāi),水公可鑿開前方百里猍狹山,再鑿平此巴城山,使其洪引入我三河,導(dǎo)往長神江?!?p>  水公曰:“善哉,多謝諸位也?!?p>  東平河神曰:“若無何事,我等告辭矣。”

  隨即,三河神辭別水公,便散了,水公也縱金光離了去。

  話說在崖邊的燕燭等人,坐在大石上,正在等候,一陣金光閃影,水公回來了。

  燕燭見了禮,曰道:“水公,我與精衛(wèi)二人,奉大后之命,到此聯(lián)絡(luò),看公等已到了何處也。”

  水公曰:“今事甚急,汝二人,速回都城,讓虞后調(diào)糧而來?!?p>  燕燭與精衛(wèi)得令,遂駕飛駕徑去,水公命人,開鑿巴城山,以通夔門之水災(zāi),不題。

  有云:

  “一場(chǎng)風(fēng)云自此起,虞軍將是在此聚?!?p>  話說真行大禹之軍,數(shù)月之間,已將洛河之洪水,導(dǎo)往了黃河。

  有云:

  “導(dǎo)洛自熊耳,東北,會(huì)于澗、瀍;又東,會(huì)于伊,又東北,入于河?!?p>  之后,真行大禹之軍,又自神庭河,導(dǎo)水引往臺(tái)陽河。

  有云:

  “行程非一時(shí)所至,治水非一日之功?!?p>  卻說真行大禹之軍,在歷經(jīng)一番的風(fēng)雨后,終于,導(dǎo)水來到了傜傒山,見到山下的臺(tái)陽河了。

  有云:

  “傜傒為小山,兩邊峨立高峰,一曰牛斗嶺,一馬頭山,傜傜夾在中間,似如一線天。”

  真行子與大禹等人,在岸邊,看見巴城山處,立著虞軍的羊皮五行旗,還有山聲傳來,都感到非常不解。

  真行子曰:“其山立虞旗,怪哉?!?p>  中冬曰:“吾去察看一番?!?p>  于是,中冬別了眾人,駕風(fēng)而去。

  不一陣,中冬便到了巴城山,看見有一處虞軍大營,于是,中冬便飛下去,探個(gè)究竟。

  話說水公與伯成子高等人,在大帳中議事,不一時(shí),有一人行入,原來是中冬。

  大帳中眾人見后,又驚又喜。

  水公問曰:“公魚何到于此?”

  中冬曰:“吾軍導(dǎo)水,已到臺(tái)陽河,見此山,立五行旗,故至此一察?!?p>  伯成子高曰:“汝等竟到臺(tái)陽河矣?甚為驚也?!?p>  中冬曰:“不知二兄,今在何處?”

  水公曰:“其二人,正將災(zāi)民帶往飛來國、斗蓬國。爾等若導(dǎo)水完罷,可速來此地相助?!?p>  中冬曰:“系,吾現(xiàn)回相告之。”

  隨后,中冬別了水公等人,回了去。不長時(shí),中冬便回到了臺(tái)陽河岸,將水公之軍在當(dāng)?shù)亻_山之事,告于真行大禹眾人,而眾人得知兩軍相近,無不驚呼。

  有云:

  “難得共濟(jì)相近,讓人無不心感。”

  次日,真行大禹之軍,便開山鑿道,不長時(shí),便股黑煙,從牛頭山飛卷下來,將士們皆以為飛鳥之群。

  當(dāng)那黑煙化為一巨怪,縱飛而來,嚇得將士心驚膽戰(zhàn),紛紛逃離,一時(shí)間,亂作一團(tuán)。

  其怪有云:

  “山羊頭,彌猴身,赤目豬尾,鷹爪若手,蝙蝠翼,體是黃,三丈之大,好食人?!?p>  中冬大禹等人見狀,從人群中躍起,飛上去,與空中那巨怪撕殺。

  有云:

  “中冬使棍,大禹仗斧,應(yīng)龍?zhí)彸窒蓜?,青鶴百里祭鐲蕭,一時(shí)間,空中廝斗,好是一戰(zhàn)?!?p>  那怪被眾人圍攻,一戰(zhàn)下來,那怪傷力氣盡衰,對(duì)著眾人,吐了一黃氣,漫延成一團(tuán)惡臭霧氣,甚是難聞,中冬與應(yīng)龍急閃而出。

  在黃霧中,那怪趁著時(shí)機(jī),一把擒住了太蓮,剛徑出黃霧,便被應(yīng)龍飛來之劍,擊穿左翅,痛得那怪,放開了太蓮,大叫一聲,響震雷削,其遂與太蓮一同摔落。

  中冬飛閃而去,接住了太蓮,那怪落于地,炸出一股黑煙,遂卷風(fēng)逃了去。

  有云:

  “空中展功夫,齊心能破妖?!?p>  當(dāng)解除妖患后,大禹等將官,又?jǐn)n了兵士,繼續(xù)開山導(dǎo)水。

  眾將士,齊心協(xié)力,一日復(fù)一日,終于,導(dǎo)通了傜傒山。

  有云:

  “齊心可拔山,日曬雨吹風(fēng),

  漫漫歲月去,導(dǎo)水顯真功?!?p>  卻說真行大禹之軍,將水疏通,導(dǎo)入了合陽河,于是,馬不停蹄,便去水公之軍會(huì)師。

  水公得知真行大禹之軍到來,便率諸將官,親往相迎,兩軍在巴城山下會(huì)師,無不歡呼雀躍。

  兩軍中,有的是父子,有的是兄弟,有的是同鄉(xiāng),見面后,且淚且歡。

  有云:

  “治水不計(jì)年,同親鄉(xiāng)親難一聚。

  今時(shí)能相見,離合悲歡心交織?!?p>  水公與真行大禹等人,來到犁鏵山上,眾人看到如汪洋的大水,無不感嘆。

  水公曰:“諸公,吾等可分頭行事,方可疏通巴蜀盤土之水?!?p>  大禹曰:“我對(duì)此甚熟,巴古嶺之北,有一處,名曰夔門,夔門有一山,名為九斗山,其山后,便是長神江,鑿?fù)ㄆ渖?,?dǎo)水入江。今時(shí),可同時(shí)在巴城山、夔門九斗山開鑿,導(dǎo)水入長江,東流去海?!?p>  水公曰:“甚策也?!?p>  真行子對(duì)水公曰:“九斗山之鑿,我?guī)熗蕉祟I(lǐng)軍前去討平?!?p>  水公對(duì)中冬曰:“汝可留下助吾?!?p>  中冬曰:“系?!?p>  次日,真行大禹之軍,又馬不停蹄,前往九斗山。

  有云:

  “鄉(xiāng)親相聚暫一時(shí),明日又到再分別。”

  光陰如梭,日落日起,數(shù)日過后,真行大禹之軍,到了九斗山后,先安營扎寨,再開山導(dǎo)水,不題。

  話說水公與中冬等人,率軍開山鑿石之時(shí),天色,時(shí)亮?xí)r暗。

  中冬曰:“不知出何事邪?”

  水公曰:“將有大事發(fā)生。”

  不長時(shí),圣仙與漢東率護(hù)民之軍,回來了,當(dāng)三友相見后,無不開心。

  那圣仙曰:“吾等三人,長忙之中,再是見面,甚是感懷?!?p>  隨即,三友便哈哈大笑起來了,正當(dāng)三友大笑之時(shí)。

  水公曰:“可安置流民也?”

  漢東曰:“已安置妥當(dāng)。”

  突然,狂風(fēng)大作,天色變暗,水公祭出通明珠,命將士們,撤回大營。

  不一時(shí),天空中,閃來一道光,原來是致遠(yuǎn)先生。

  那致遠(yuǎn)先生與水公三友,互禮一番后,先生曰道:“事情緊急,我向水公,借此三友一助,與吾同去焉墟一趟?!?p>  水公對(duì)三友曰:“爾三人,與致遠(yuǎn)先生去一趟罷?!?p>  圣仙問那先生,曰道:“出了何事耶?”

  那先生曰:“前未幾,有焉墟五頭巨人,在鐘山下,擒走了山神之子鼓?!?p>  漢東曰:“如何知系焉墟五巨人所謂?”

  那先生曰:“鼓在鐘山下,被五巨人擒走,鐘山三足鷹,一路尾隨至焉墟,且見五巨人在忙碌集木洗鼎,正要煮了那神子,渠回去稟報(bào)時(shí),我正剛經(jīng)鐘山,鐘山神燭龍失子,痛哭使天時(shí)光時(shí)暗也。吾現(xiàn)往焉墟之途,在此遇上汝等,汝三人,可與吾同往一番。”

  隨即,三友遂與致遠(yuǎn)先生,化為金光,徑天而去,急往焉墟。

  有云:

  “鐘山神子鼓遇劫,焉墟之土有巨妖?!?p>  話說真行與大禹等人,正在開山之時(shí),天色突暗,使行人心惶惶。

  應(yīng)龍從身上,取出元龍珠,照亮了九斗山,使得人心頓時(shí)鎮(zhèn)定。

  虞軍將士們停下手中之工,望向黑暗中的天空,心中皆存驚悚。

  百里童子問青鶴與太蓮,曰:“兩位師兄,出了何事耶?”

  青鶴曰:“無知道?!?p>  太蓮曰:“應(yīng)是有妖孽作亂?!?p>  大禹問真行子,曰道:“難道上天有難不成?”

  真行子曰:“不敢妄定?!?p>  有云:

  “天下明暗在燭龍,天下萬物為陽立。

  眼明云開又霧散,眼暗云遮即蓋日?!?p>  話說致遠(yuǎn)先生等四仙,縱金光到了焉墟,看見五頭巨人,在燒火架著巨銅鼎,煮著一條似長蛇之物。

  那五頭巨人,有云:

  “金目獠牙,牛耳狼蹄,一曰青巨人,一曰白巨人,一曰赤巨人,一曰黃巨人,一曰黑巨人?!?p>  致遠(yuǎn)先生曰:“快去救鼎中之神子?!?p>  隨即,四仙飛前去救鐘山神子,那五頭巨人見狀,揮拳打來,四人急忙閃避。

  那些巨人之拳,重如千斤,揮動(dòng)力可破山。

  圣仙避過眾巨人,飛至巨鼎下,變化與巨人大小,遂舉起巨鼎,奮力一撕,巨鼎被裂成兩塊,那神子從鼎中落下,奄奄一息。

  那五巨人見銅鼎被撕裂,神子落在地上,皆大怒,遂上前搶奪神子。

  圣仙抱著那神子,躍上一高山,白巨人使出一拳,圣仙抱著神子閃過,那白巨人遂將其山打崩。而圣仙抱著神子,躍至致遠(yuǎn)先生與另二友一邊,而那五巨人追趕而至。

  漢東飛出其戟,穿透黑巨人的右腳,那黑巨人遂之倒下。

  圣仙放下神子,持拳迎上,中冬使棍殺去。

  那黑巨人緩緩起來,漢東飛至其頭上,那巨人剛奮起其手,來擒漢東,漢東急身飛離,立于半空,那黑巨人剛轉(zhuǎn)過身來,漢東便飛戟而,從其左眼刺入,穿過其后腦,一剎之時(shí),那黑巨人遂即斃了命。

  贊云:

  “蕩妖從來毫不懼,急流智勇真豪壯?!?p>  那致遠(yuǎn)先生站在一處大石上,那青巨人使拳打向致遠(yuǎn)先生,而先生急忙閃避,那青巨人一拳將大石,打得個(gè)粉碎。致遠(yuǎn)先生使二儀飛龍扇,煽出一道紫光,照著那青巨人動(dòng)彈不得,遂祭出斬妖神寶劍,直飛那青巨人而去,一陣光影,便削了那青巨人之頭。

  贊云:

  “誰說玉皇不識(shí)武?盡斬萬妖登云宵?!?p>  在烈火堆前,那赤巨人殺向中冬,左抓又擒,皆被中冬躲過。那巨怪大怒,向中冬吹了一口氣,中冬遂被吹倒于一山石下,那巨怪見狀大喜,遂前去抓中冬,而中冬飛出太極棍,口中念念有詞,那巨怪剛至,伸手想抓中冬,一根巨柱,從天而降,豎著砸落,那赤巨人遂被巨柱砸在地下。此巨柱,為中冬念咒所化,遂后,中冬念了念咒,巨棍化回原來大小,收了回來,中冬上前一看,那巨怪,已被砸得不成樣子,成了一堆肉泥了。

  贊云:

  “遇怪臨陣心不懼,有計(jì)方能排萬難?!?p>  卻說圣仙與黃白二巨人,作近身搏斗,毫不為懼。一時(shí)間,便撕斗在一起,天昏地暗,塵土依然飛揚(yáng)。

  圣仙將黃巨人踢倒,又一把踢摔白巨人,遂后,圣仙抓著白巨人的頭,一把扭了下來。

  贊云:

  “救人救神顯真功,除妖心堅(jiān)無不摧。”

  那黃巨人見狀大驚,起腳便要逃離,致遠(yuǎn)先生使出二儀飛龍扇,使力煽出一道紫光,照著那黃巨人,使其動(dòng)彈不得,隨即,先生又祭出斬妖神寶劍,一時(shí)間,那黃巨人便人頭落了地。

  有云:

  “二儀飛龍扇,一煽可出紫神光,照著不可動(dòng)。威力無窮斬妖神寶劍,萬妖一遇無可逃。”

  那中冬見到一只三足大鳥,閃著赤晴,準(zhǔn)備使棍迎了上去,即被致遠(yuǎn)先生攔下。

  那先生曰:“那是鐘山三足鷹?!?p>  隨即,致遠(yuǎn)先生對(duì)三足鷹曰:“鐘山神子已救下,放心回報(bào)罷?!?p>  三足鷹曰:“好,我現(xiàn)往回去相報(bào)。”

  那神子已暈迷不醒,致遠(yuǎn)先生與三友遂為鐘山神子施法治療,不長時(shí),鐘山神子醒了來,見著四人身邊,便開口搭謝了四人。

  那神子雖回了神,即傷了元?dú)?,隨后,圣仙背著神子,與二友及致遠(yuǎn)先生,一起同往鐘山。

  有云:

  “四道金光從天縱,鐘山外來客飛仙?!?p>  卻說四仙帶著神子,到了鐘山,看見一大物,人首蛇身,乃是鐘山之神,其伏地閉著目。

  有云:

  “鐘山之神,名曰燭陰,視為晝,瞑為夜,吹為冬,呼為夏,不飲,不食,不息,息為風(fēng)。身長千里。在無?之東。其為物,人面,蛇身,赤色,居鐘山下。”

  那神子喊道:“父親?!?p>  卻說那燭陰因失子,目流不止,傷了目光,閉目養(yǎng)神,今聽兒子聲音傳來,其便緩緩睜開了眼,見著兒子后,心中歡喜一震,蒼天一下子,又大亮了起來。

  那燭龍因眼濕紅,蒼云如赤色,眾人見后,無不吃驚。

  那神子曰:“父親,汝之眼睛,為何成赤耶?”

  燭龍?jiān)唬骸耙蚴甓鴾I紅了眼睛,不妨事,休養(yǎng)數(shù)日,便可復(fù)原。”

  眾人聽后,便放了心。

  那神子曰:“我被巨人所擒烹,賴此四仙所救。”

  燭陰對(duì)圣仙等四人,連連感謝。

  卻說燭龍因子被救回,心情明朗,大地順序,亦復(fù)如當(dāng)初了,天色雖赤,但亦亮了。

  燭陰對(duì)致遠(yuǎn)先生曰:“有一事,能否請(qǐng)先生一助?”

  那先生曰:“請(qǐng)講?!?p>  燭陰曰:“小子元?dú)馍鮽?,可否代我送往章尾山治其傷耶??p>  那先生回曰:“善哉,我現(xiàn)帶其同往?!?p>  隨即,那致遠(yuǎn)先生與眾仙辭別,帶著神子徑天而去,不題。

  隨后,三友也向燭陰辭別,亦離了去。

  致遠(yuǎn)先生登宵有云:

  “致遠(yuǎn),玉皇天尊者,乃道之神炁氣也,曾蕩于太無,天地開劈,濁重之氣下沉,形成于地,輕清之氣上飄,形成于天,那神炁氣從太宇蕩于九天,天化靈氣,乃昊天上帝之前魂,曰類。靈氣顯化為半人之云形,未能成人身,那神炁氣見后,顯圣相助,融入那半人之云形,助類得道,兩者相合,從而顯化為人身,乃為類之體也。

  那神炁之氣,又從類之身化出,亦化為人身,道成功就。二圣相融得道,故二者乃為一體,昊天上帝曰類,玉皇天尊曰致遠(yuǎn)。

  玉皇天尊可稱昊天上帝,可稱天帝,可稱上帝,但不可稱天也。類乃天之化身,因道行未滿,顯化為半人之體,那神炁之氣相助,其方得成人形,稱曰昊天上帝,因本體乃天,故曰稱天,但不稱天公,天公者,三界十方之主宰,天乃類,主天道,不參與天庭之軍政,天道行使自然之事,天庭行使神仙之職。自然只可順其流化,流化過程之中,若世間有難者,可由神仙相助,天道只能隨造化前行,不會(huì)后退。流化前行之過程中,可祈求神仙相助,或自行自救,因自然流化,不會(huì)后退。

  天政事變,五方五帝離其職,致遠(yuǎn)先生得品大道,以證圣果,號(hào)為高上玉皇上帝,統(tǒng)御三界十方,上中下三天,陰冥界五地,三山五岳,五湖四海等,凡人間之一切,皆歸于一統(tǒng),此后事也。

  昊天與玉皇,二帝雖為一體,但非兩人,二者助互共就,形于人身,相化得道。昊天上帝稱天,玉皇天尊稱天公,一主天道自然,一主三界十方?!?p>  卻說三友駕云來至東霍山,突見紫光滿彩,聽得展旗馬聲傳來。其來者,乃是一支兵隊(duì)。

  原來,是紫精先生奉昊天上帝之命,率七十二路飛來神,及兵車百乘,下凡察看人間黑暗之事。

  在那東霍山,紫精先生下了云車,來到三友面前。

  中冬見后,遂向二兄介紹紫精先生,曰道:“此乃水公師叔之徒,號(hào)紫精先生也?!?p>  隨即,中冬又向紫精先生,介紹了二友。

  那先生禮曰:“見過三位師兄。”

  四人互禮一番后,

  圣仙曰:“早聞水公師叔,有一徒,今日相見,恨晚矣。”

  漢東曰:“不知師弟,到此何干?”

  那先生曰:“天下突暗,上帝命我率眾,往鐘山查個(gè)究竟?!?p>  中冬曰:“前時(shí),有巨妖為害,擒燭龍之子,燭龍因失子之痛,傷了眼睛,閉目后,遂使之天下大暗,而我兄弟三人與致遠(yuǎn)先生,已將其子救回,其張眼后,眼睛如赤,故天色亦赤也?!?p>  那先生曰:“如此說來,那我現(xiàn)往鐘山一趟,諸位師兄,后會(huì)有期,請(qǐng)了?!?p>  三友回曰:“后會(huì)有期?!?p>  隨即,那天兵神將便卷云而去,不題。

  有云:

  “同門四仙聚一時(shí),即見匆匆又是去。”

  卻說在九斗山,真行大禹等人,見到天色變赤,感到不可思議,應(yīng)龍收回了龍?jiān)椤?p>  將士們皆以為蒼天動(dòng)怒了,紛紛下跪參拜,請(qǐng)求蒼天息怒。

  再說巴城山一邊,水公與伯成子高在寨門前。

  子高問曰:“為何蒼天如此?難道是怒也,或是傷了么?”

  水公曰:“皆非也,天無恙,無怒無傷,數(shù)日后,天清明朗如初?!?p>  子高曰:“善哉?!?p>  不長時(shí),三友便回來了。

  水公曰:“天地雖有缺,人神共愛之?!?p>  有云:

  “天色有變,世人以天有難?以天發(fā)怒?非也。神主之天地,愛之如室,人尊之天地,愛之如家。燭龍目好,天清又明朗也?!?p>  話說虞軍,在九斗山中,動(dòng)工挖山多日。

  有云:

  “大禹劈山,將士燒巖,仙人搬石泥,應(yīng)龍以尾畫大河。”

  話說伯益與后稷、閼伯率一兵隊(duì),來到一半山處,見到一泥潭,將士不當(dāng)一回事,正當(dāng)兵隊(duì)前行時(shí),那泥潭奔出一頭九丈大的山蛭,眾將士見狀,一邊大聲呼叫有妖怪,一邊嚇得四散奔逃。

  大禹與應(yīng)龍聞聲趕來,見到有幾個(gè)兵士,正被那山蛭活吞,遂取出兵器,殺了過去。

  那怪張出大口,口中奔出六條如麻藤大小的長舌,直飛大禹與應(yīng)龍二人而去,而應(yīng)龍急忙閃避,躲了過去,而大禹躲閃不及,被那怪長舌所擒,應(yīng)龍祭出寶劍,遂將那怪長舌斬?cái)?,大禹才得以逃脫?p>  那怪長舌,不一時(shí),又生了回來,應(yīng)龍化回本相,飛去與那怪廝殺,豈料那怪,緊緊吸著應(yīng)龍本體,任應(yīng)龍如何奮力掙扎,那怪即死死吸著。

  那一龍一蛭,在地上翻滾,一時(shí)間,應(yīng)龍停了下來。

  大禹見狀,上前一觀,見著那怪用長舌纏著應(yīng)龍,大禹飛至那怪背后,一斧劈下,那怪背后噴出黑泥,遂之,那怪收回長舌,怒吼了一聲,振動(dòng)了整座大山。

  應(yīng)龍使雙爪,抓著那怪背后的裂痕,奮力一撕,將其撕成兩半。那怪被撕成兩半,竟然尚活著,還在地上打滾。

  應(yīng)龍對(duì)著那怪兩半尸體,吐了一口烈煞之火,不長時(shí),那怪便化成了兩堆灰土,遂斃了命。

  有云:

  “治水蕩妖,英雄本色。

  妖邪雖猛,神義必勝。”

  在九斗山上,虞軍繼續(xù)燒山鑿石挖土。

  有云:

  “一晃不知又幾月,大山終將喪士手。”

  經(jīng)數(shù)月奮斗,夔門九斗山終將被鑿?fù)?,巴蜀盤土之水,從夔門,流入長江而東去。

  有云:

  “日月共鑒,志者能成,水流通達(dá),滾滾東逝,三軍齊呼萬歲,完數(shù)月之功,解眾生之患?!?p>  話說水公之軍,亦鑿開了猍狹山及巴城山,水流入三河,通六十四灣,又達(dá)長神江,東入于大海。

  有云:

  “巴蜀盤土之水,東流入江,江流入海。三年之間,水勢(shì)無,千里盡為盤干土,種稻種物樣樣全?!?p>  欲知后事如何,請(qǐng)聽下回分解。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jìn)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dòng)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