閑廬里,爐暖溫和,大儒顏松溪提筆執(zhí)字。
落下正是當日寧恒所寫:故人笑比庭中樹,一日秋風一日疏。
廬外,細雪靡靡,折竹彎枝,雪色茫茫。
顏松溪放筆,將披在肩膀上的絨披遞到寧恒手上,他緩緩吸一口氣,整個人頓時變得精神矍鑠,目光有神,如深水碧潭,不可量度。
寧恒躬身行師禮:“先生早安。”
“嗯,子恒,今日來得很早嘛?!?p> 顏松溪拿起案上的字,自顧的欣賞了一會,頗為滿意的側(cè)身,隨意的看一眼寧恒,又轉(zhuǎn)身看字,然后忽然側(cè)臉,臉上露出意外之色:“咦?子恒,你突破了?”
顏松溪無比意外,他每日午后只教寧恒一個時辰的四書五經(jīng),偶爾考校,深知寧恒在四書五經(jīng)上雖有新穎理解,但解讀文章字句,尚在初學階段,甚至在句式段落之間,亦有不少錯誤,但沒想到,今日一見,寧恒身上竟然內(nèi)蘊才氣,目光通透,身上散發(fā)出尋常文生也無法蘊出的俊秀才氣來。
而且儒道修煉一途,顏松溪只著眼于高處,講究順其自然,徐徐圖之,沒想到才半日光景,寧恒自我突破了。
寧恒回道:“先生,昨夜不能眠,偶有困頓,忽然一夢,今日醒來,便覺如脫胎換骨,故而特來請教,請先生為我解惑?!?p> 顏松溪對窗觀雪,寧恒燒水煮茶。
顏松溪飲一口熱茶,緩緩道:“儒法修煉之道,初在于積累,初蒙學,識文斷字,隨后才氣蘊身,這是先賢最早的修煉之路,據(jù)傳,曾有儒生每日于竹林院中苦讀,與先賢引經(jīng)暢談,復學成而下山,準備科考,方知山外人間,已是歲月輪轉(zhuǎn),匆匆百年皓首已過,換了人間?!?p> “后之賢者,以此為頓悟,子恒啊,這儒法修煉,本質(zhì)是求學,人之體魄神魂,猶如一只空桶,學識呢,則如天空懸滴之水,重在積累,終究一日,可滿于水桶,但若水桶溢出,則是盡頭焉?非也,需知人體如星辰,亦可納萬物?!?p> “如今大梁儒法修煉,以科舉為規(guī)尺,修煉成等級體系,以你現(xiàn)在的狀況,相當于秀才之身,若以境界而論:子恒你尚在啟智境,然又有不同,你屬于啟智與致知境之間的‘格物境’,類似于這個境界的人其實很多,比如匠工等等,但他們是以經(jīng)驗而論,未必知其奧妙。”
“至此境,除了強化目力記憶力之外,還能‘墨守成規(guī)’,簡而言之,你心知所想,符合萬物規(guī)律極其現(xiàn)狀,則可以做到‘變通’?!?p> 說到此處,顏松溪鋪開一張紙,懸一滴墨汁在紙上,開口道:“一夜梅花開!”
寧恒凝神看去,只見宣紙上的墨,自己開始變化,須臾間化作一幅梅花圖來。
“此為格物境?!鳖佀上闷鹦?,“子恒,今后你所修煉的方向,便是觀想,心中有實物,虛境可成。”
寧恒若有所悟,又問道:“先生,何為致知境?”
顏松溪捻須而笑,手在宣紙上拂過,只見宣紙上的梅花,變成了一副動態(tài)圖,從花苞到花蕾最后凋落。
寧恒一看就明白了,這是從JPG向GIF進化。
“此為致知?!鳖佀上研堖f給寧恒,“自大梁設(shè)立科考以來,凡儒生多以四書五經(jīng)為根本,科考立身,得敕封之命,格物一道,逐漸衰落,故而【啟智境】后為【致知】,中間的【格物境】被跳過,少了一個求真的過程,俗話說,沒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此為格物,子恒,今后你每日以墨為觀想,何時能夠以墨為梅花作圖,我便傳你幾個舉人才能施展的小小的術(shù)法,如【畫地為牢】,如【捕風捉影】?!?p> 寧恒聞言,欣喜不已。
這術(shù)法,一聽就知道怎么回事兒。
嗯。
儒法。
那有那么一點兒意思了。
果然,有名師指點,可以走很多彎路。
寧恒正在欣喜之間,顏松溪話語一轉(zhuǎn):“子恒,我方才授學期間,你有數(shù)次走神,心思不在,有心事?”
寧恒心中一凜,松溪公,到底是什么境界?
端的這么恐怖。
可以洞察人心。
深吸一口氣,寧恒道:“先生,非我遇見煩心事,而是家父近日卷入到了一場風波之中。”
顏松溪放下茶盞開口道:“子恒,儒法一途,除了心思通透之外,最重要的是心無旁騖,否則塵染軒墨,會污了才氣,這對你而言,最是致命?!?p> 寧恒汗顏,怪不得昨夜難眠。
忙謙虛受教:“先生,我記住了?!?p> 顏松溪滿意的點點頭:“將你心中煩心事,簡要說與我聽?!?p> 寧恒頓感心中溫暖。
以顏松溪這樣的大儒,哪有什么時間聽他說雞毛蒜皮的事,但現(xiàn)在,他卻愿意聽弟子的心聲。
寧恒稍理思緒,將盧員外身死案,鹽山捕快身死案和朝廷貢鹽丟失案簡明扼要的敘述出來。
顏松溪聽完,久久未語,半響后面有慍怒,起身道:“子恒,你可知,方才你之言若有旁人在側(cè),會有禍事纏身?”
寧恒不解,忙低頭聽訓。
顏松溪隨手一揮,撐起一方絕密之地,開口道:“凡事,講究證據(jù),依你所言,牽涉到朝中三品大員,汴梁京兆府尹高岑,大梁高租皇帝有制,凡朝中四品者,不受儒法‘正心鏡照’,麓山書院,更是以格物實證為本,你之言論,正是國子監(jiān)那群儒生所提倡的以術(shù)法為法規(guī)律令,監(jiān)察百官,為天子耳,此為道統(tǒng)之爭!”
寧恒汗顏。
顏松溪的話他聽懂了。
當今大梁,因為術(shù)法的存在,衍生出一些特殊的‘仙家手段’,這些手段能夠直接改變朝廷原有的運行制度。
舉個栗子:
刑部查案,按照原來的路子,查案講究人證物證,對簿公堂,再以原有的律法進行定罪。
但是呢,現(xiàn)在出現(xiàn)了那么一些擁有特殊手段的人,能夠通過不尋常的手段直接找到兇手,甚至替天行道!
當然,在最初的時候,或者特殊的案子,的確很綠色通道。
但是,當術(shù)法凌駕于律法之上。
嘿嘿。
試想一下。
坐在寶座上主宰蒼生的那個男人會怎么想?
那些手握生殺大權(quán)的人,又豈肯把屠刀借給他人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