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有時盡,天力無窮時。
今日閑來無趣,回頭重新翻看《春秋》。《春秋》開篇第一章,便是“鄭伯克段于鄢”。正所謂,溫故而知新,今日又來重新讀起這篇文章,有發(fā)現(xiàn)些許新的東西。
文章從表面上來看,是在講述鄭武公親兄弟,孝父母的事情,但實際上是在說鄭武公的不是。鄭武公的弟弟共叔段最初出現(xiàn)問題的時候,鄭武公表示共叔段是他的弟弟,應當放松管理。然后等共叔段犯錯誤之后,鄭武公的謀士想他提醒,卻被鄭武公放縱下來。
最后共叔段的野心越來越大,直至起兵謀反,被鄭武公擊敗而放逐。同時,她的母親因為偏愛鄭武公的弟弟,試圖一同謀反而被鄭武公安置在城穎。一段時間之后,鄭武公因為孝敬母親,聽從了潁考叔的建議,在“黃泉”見面,凸顯了鄭武公的孝順。
文章前半篇說鄭武公的不是,后篇說鄭武公的孝順。但礙于偏見,還是感覺鄭武公有些偽君子。因為他的弟弟共叔段本來不用死去,卻因為鄭武公的放縱而死去。如果鄭武公早早把共叔段在“出事”之前,把苗頭遏制住,不就不會有后來的戰(zhàn)爭了嗎?
這分明是鄭武公想要對付共叔段而使出來的手段罷了。
鄭武公孝順歸孝順,但絕對談不上什么好人。
這是我之前的意見。今日看完之后,木然感覺我之前的見解,實在是誤差甚大,言說背道而馳也不為過。
這片文章開篇便說,鄭武公的母親姜氏因為難產(chǎn)而不喜歡鄭武公。在這里,要先明白一點,古代生育的死亡率極高,鄭武公難產(chǎn),差點帶走了姜氏,姜氏如何能喜歡上鄭武公?因此,說姜氏偏愛共叔段,是有失公允的。
后來共叔段領取封地,擴大封地,直到反叛,都與這件事情有著密不可分的聯(lián)系。
首先,共叔段作為家中被寵愛的一方,自然會生出來超越常人的優(yōu)越感。這是他的家族帶給的東西,他不會想到拒絕,也沒有辦法拒絕。因此,當家族的傳承被傳給鄭武公的時候,共叔段不滿,也是自然而然的事了。
等鄭武公把封地給了共叔段之后,共叔段在姜氏的保護下,暗中發(fā)展自己的勢力,一步一步擴大自己的野心。注意,是暗中發(fā)展。鄭武公哪怕知道共叔段有“不臣之心”,礙于共叔段沒有表現(xiàn)出來,鄭武公便無法解決這一根本問題??偛怀桑f:“我懷疑你暗中蓄意謀反?!比缓蟀压彩宥未驂毫税?。
其次由于姜氏的照應,和多方面的因素,共叔段與其說是想“欲情故縱”,不如說是只能“欲情故縱”。之后等鄭武公兵勝,姜氏被關押于城穎,鄭武公說:“想要在見面,除非到黃泉?!编嵨涔氡厥潜粔旱奶昧?。
文章的后半篇講述鄭武公的孝順,同樣和之前說的,共叔段被偏愛,有一定的聯(lián)系。
試想,在家族中,身為長子,卻屢屢遭受排斥,這樣的生活環(huán)境,鄭武公最先學到的是什么呢?依我看,恐怕是自保的手段。
請考慮一個問題,面對一個成天對你不是打就是罵的親人,你真的能做到?jīng)]有一點意見嗎?肯定不能。鄭武公也是普通人,自然也避免不了這樣的情感。所以,鄭武公不喜歡姜氏,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等鄭武公上位之后,本應該一展宏圖,暢快心聲,但這時候還有一個不討喜的姜氏壓著。姜氏給共叔段要地方,鄭武公就得給共叔段封地。這叫鄭武公如何開心?
這時候就有人要問了,鄭武公為什么非要給呢?不給不行嗎?
自然不行。
古代以孝治天下,鄭武公如果不給,那不就是不聽母親的命令了嗎?母親說句話都都不聽,那鄭武公不是不孝嗎?一個不孝的人治理國家,又豈能治理好國家?
因此,鄭武公是不得不給共叔段封地??!
同理,共叔段擴張勢力的時候,鄭武公不是不想吭聲,而是上面有姜氏壓著,鄭武公不敢吭聲?。?p> 直到姜氏和共叔段里應外合卻還被鄭武公擊敗,鄭武公才終于可以送了一口氣。
弒母?鄭武公是不敢的。所以鄭武公就把姜氏關在城穎。既然惹不起,那我總躲得起吧!直到這里,鄭武公在他生活了半輩子的地方終于可以放松了下來。
自然,鄭武公也沒有輕松多久,就又有問題找了上來。
雖然鄭武公是因為孝道沒有處理姜氏,但這話落到有心人耳朵里,那就不是這么一回事了。好說歹說,姜氏也是鄭武公的生母,不管姜氏反了什么錯,鄭武公在姜氏還活著的時候沒有在身前服侍姜氏,并且還不到“黃泉”不見,這不是妥妥的“不孝”么!
鄭武公把話說出去之后,沒過多久也反應了過來。整天愁眉不展,也是因為這件事。這“不孝”的明生一旦傳出去了,那基本就可以宣告在他這里的地方不會有什么“能人名士”會來這里出仕。沒有人來這里出仕,那也就表明他治理的封地會有會逐漸衰敗。他的封地逐漸衰敗了,那就回出現(xiàn)混亂。簡單點說,基本上就是社會性死亡了。
最直接、最嚴重的影響,就是鄭武公可能會直接下位。雖然短時間看不出來,但時間一長,問題絕對不會小。而且是大概率危機自身。
鄭武公小時候嘗過不被社會小團體容納“哭”,又享受過被人尊敬的“榮”。俗話說的好,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鄭武公又那里想回到曾經(jīng)的模樣?因此,他能愁眉不展的坐在那里發(fā)愁。
所幸“黃泉”還有地下泉水的意思,受到地下賓客的幫助,鄭武公才能夠大費干戈的化險為夷。
這么一看,整片文章帶來的信息,已經(jīng)跟我最初看到的那樣完全不同了。鄭武公不是什么偽君子,也不是什么孝順之人,他只是一個普普通通的,被時代和環(huán)境影響的普通人。
正所謂“人力有時盡,天力無窮時”,嘴上說的“人可逆天”,都頭來,還不是被所謂的“天”所影響,化為天地一孤舟?
不過,雖然人無法影響天地之間的定數(shù),但可以博學強識,取一絲“遁數(shù)”。大道五十,天衍四九,遁去其一,既然不能改動那已經(jīng)定下的“四九”,不妨試一試抓住那“遁去的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