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不同尋常的殿試排名雖讓百官浮想聯(lián)翩,然儀式還需繼續(xù)。
傳臚官唱完名后,韶樂再起,新科狀元張敬修領(lǐng)著眾進士再行一拜三叩大禮,起立平身,執(zhí)事官高舉金榜出皇極門,傘蓋鼓樂迎導(dǎo),諸進士跟在后面,黃榜將掛在長安左門。
掛榜之后,這金殿傳臚也就正式結(jié)束了。
但是對于新科進士們來說,還有著激動人心的榮耀時刻,那便是御街夸官。
順天府早就在長安門外備好鼓樂、傘蓋、儀從,等著新科進士們出來。
順天府尹陳紹儒親率屬官送新科狀元歸第,這是狀元才有的榮譽。
陳紹儒親自牽著一匹純白的高頭駿馬等在那里,張敬修連忙上前行禮。
陳紹儒含笑還禮道:“狀元公不必多禮。去歲秋闈,狀元公‘十步成文’的風采,尤似在老夫眼前,未曾想不過半年,狀元公便大魁天下,老夫今日有幸為狀元公牽馬,實在是榮幸?!?p> 張敬修連稱不敢。
陳紹儒親自為張敬修批紅掛綢后,見張敬修似未騎過馬的樣子,便說道:“狀元郎請放心,此馬十分溫順,從未騎過馬的也無妨?!?p> 張敬修這才在眾進士羨慕的眼光中,踏蹬騎上大白馬,然后陳紹儒牽著韁繩,高喊一聲:“新科狀元御街夸官了?!?p> 登時鼓樂齊鳴,官兵們肩扛著銅鑼在前開道,一名禮部官員手捧著金榜在前,后邊則跟著狀元及第的旗幟,紅傘綠扇,其余進士則在旁隨行,浩浩蕩蕩在長安街游行。
此時,整條長安街都擠滿了看熱鬧的人,夾道爭看狀元郎。
因夸街奉有皇帝圣旨,沿途士民都是跪迎。
張敬修騎在駿馬上,看著跪迎的百姓們,心頭雖有高高在上的風光感,但仍忍不住想道,在這樣的時代,想要短時間實現(xiàn)人人平等,可能嗎?
微微搖頭,張敬修看向街道兩邊,跪迎的百姓已是起身,正興奮地向他招手歡呼。
張敬修正值青春年少,堪稱大明朝科舉史上年紀最小的狀元,而且還繼承了老爹的優(yōu)良基因,高大俊逸,風流倜儻,走馬于長安街上,引得整個京城都沸騰起來。
張居正今日也在皇極殿上列班,傳臚大典結(jié)束后,向隆慶皇帝謝完恩,就匆匆退出大殿,回府張羅著迎接依仗。
鞭炮聲聲,鼓樂陣陣,長長的隊伍一路行至照明坊張家四合院門口,張府家人早已得到喜訊,歡天喜地在門前相迎,爆竹鑼鼓,喧鬧喜慶。
到了家門前,張敬修見雙親和三個弟弟皆在門前等候,忙翻身下馬,向雙親行跪拜大禮,感謝父母養(yǎng)育之恩。
王氏扶起兒子,歡喜的眼淚都落了出來。
張居正的喜悅不在王氏之下,但仍保持著當朝宰輔的氣度,只欣慰點頭,還勉勵了兒子一番。
眾人見了這一幕,都是稱贊張家父慈子孝。
順天府尹陳紹儒走上前來,恭維道:“張相真是教子有方,狀元郎家學(xué)淵源,年少多才,將來前途不可限量啊?!?p> 張居正此刻也不拿捏架子,輕笑道:“多謝陳府尹吉言,請進門飲茶一敘。”
陳紹儒道:“張相客氣了,下官還需將這依仗帶回府衙,不便叨嘮?!?p> 大明朝兩京十三省,三年出一個狀元,皇帝欽點,金榜頭名,傳臚夸街,備極尊榮。
兩世為人的張敬修,也還是第一次這般風光。從長安左門到照明坊,一路過來,到處都是簇擁哄抬,入耳皆是歡呼諛詞,讓他不禁有些飄飄然,如在夢中一般
直到陳紹儒帶著傘蓋鼓樂儀從離去后,張敬修才在老爹的提醒下,將飄在空中的心放回心窩,狀元只是剛剛起步,還有更重要任務(wù)等著自己。
到了家中,三個弟弟眼睛都是亮晶晶的,端詳著自己的大哥。
懋修一貫活潑,見父母不在,湊上來道:“大哥今日真風光啊,坐在馬上神氣極了。”語氣中滿是羨慕。
二弟嗣修也是一臉艷羨之色,他與張敬修一同考中生員,如今大哥已是狀元,而他仍還是個生員,中舉都不知要到何時。
至于四弟簡修,年歲尚幼,也只是覺得大哥神氣非常。
張敬修摸著懋修的腦袋笑道:“好好向?qū)W,你們將來會比我更加風光?!?p> 懋修認真點頭道:“嗯,將來我也要中狀元,像大哥一般?!?p> 正說話之際,便聽得府外鳴鑼聲響起,下人進來報說是圣旨到了
張敬修立即帶著弟弟出門迎候,老爹也已在府門前迎立。
將傳旨太監(jiān)迎入府中,聽太監(jiān)宣旨。
那傳旨太監(jiān)笑著道:“張老先生,狀元郎,皇爺特命咱家來貴府,賜狀元及第御匾,并下口諭讓狀元郎即刻入宮覲見?!?p> 張居正、張敬修領(lǐng)旨謝恩后,兩個衛(wèi)士將天子御賜的‘狀元及第’匾抬了進來,眾人又是謝恩一番。
而后,傳旨太監(jiān)道:“狀元郎,事不宜遲,隨咱家入宮覲見吧?!?p> 張居正笑著問道:“這位公公,不知陛下傳犬子入宮有何事?”
張敬修心中也是好奇,這御街夸官才剛結(jié)束,隆慶皇帝怎么就急匆匆的要見自己。
傳旨太監(jiān)道:“老先生,這圣意哪是咱家能測的,不過陛下命咱家傳旨時,太子爺也在呢?!?p> 張居正點了點頭,對張敬修道:“既是陛下召見,你便速同這位公公進宮吧?!?p> 當下,張敬修連中飯也未吃,便隨著傳旨太監(jiān)往皇城中去。
進了承天門后,張敬修與傳旨太監(jiān)都是下轎步行。
下轎后,張敬修見這傳旨太監(jiān),頗有些氣度,若非他是一身宮中內(nèi)侍打扮,聲音又尖細,倒讓人覺得像個儒生,不由出聲道:“敢問公公貴姓,公公為在下送匾額,在下還未言謝,實在不該?!?p> 傳旨太監(jiān)見張敬修堂堂宰相公子,又貴為狀元,卻無絲毫傲氣,不由暗贊一聲,當下笑瞇瞇道:“咱家田義,為狀元郎傳旨,乃是奉皇命,哪敢擔狀元郎的謝字?!?p> 這田義又道:“狀元郎,皇爺讓咱家傳旨時,似在看狀元郎的殿試策呢,此番傳召,或與此有關(guān)?!?p> 張敬修看了一眼田義,謝道:“多謝公公相告?!?p> 田義笑了笑,不再多言,領(lǐng)著張敬修直往乾清宮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