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爺死了,大爺二爺為分家產(chǎn)打官司鬧到了衙門,大人沒空,師爺出面,吩咐姜頭陪同事主回去詳查,回頭再判。
最后那四個字,簡直要了姜頭的命。
真要是當(dāng)堂宣判那還好說,盡職盡責(zé)那叫本分,懸而不決又叫斟酌,是非須臾之間,公斷自在人心,這里面的講究可大了去了。
卻說姜頭得了份苦差,又不敢忤逆,只得跟著兩家大爺回家,盼望早日銷票結(jié)案。
說起來也不怪姜頭,但凡干過衙役的,都不愿沾惹家產(chǎn)這類的官司,一來二去,總免不了在靈堂上杵個三五天。
嫌冷不說,連吃的都是素齋,再加上和尚老道那么一吆喝,案子還沒斷,自己都想躺下了。
都說紅白喜事?lián)朴退?,那得分是什么生理——瞧那和尚老道,吆喝一嗓子,聽見的全是銀子響。
再看那跑買的幫辦,兩腿一陣風(fēng),別看忙得不可開交,一趟跑下來,少說個把月不愁吃穿。
所以說但凡跟紅白喜事掛邊的買賣,就沒有不賺錢的,可衙門的差官就不一樣了,對他們來說這叫職在不算買賣。
除非是公案,否則一定沒油水,撈不到銀子不說,這雙腿就算舍給苦主一家了,鬧不好回頭還要牽連受過,哪有便宜占?
來衙門打官司的一般都是尋常百姓,又不是什么大家大戶,官老爺自不會屈尊降貴過來,真趕上大宅子鬧官司,又不一樣了,別說事辦差的衙役,就連老爺都免不了一趟一趟來回跑。
苦主有什么吩咐,都得回頭請示,說到底師爺也沒什么好判的,清官難斷家務(wù)事,由著他們胡來,鬧夠了才算。
因此當(dāng)差的不能,也不敢怠慢,稍微有點不擔(dān)待的地方,回頭苦主狀紙呈上,別的不說,先得打辦差的一頓板子,誰叫人家是苦主呢?
典守者不能辭其責(zé),這類風(fēng)化案件一旦處理不好,那就是仕途上的污點,誰都煩,誰也逃不脫,奈何辦差的又不是當(dāng)官的,所以出了事故,只能由他們擔(dān)著。
這就是衙役被人稱為賤業(yè)的原因,得罪人,不討好,空有一身本事,不敢用。
真要是得罪了什么人,回頭退下來且等著被人挑理呢。
就為這,姜頭連地方都看好了,且說這差事有多苦。
想著日后該如何善始善終,姜頭忍不住嘆了口氣,葉子黃了,風(fēng)夾雪刮起來那叫一個鉆心的涼!
陪著苦主回來,人還沒進(jìn)靈堂,心氣已經(jīng)散得差不多了。
進(jìn)了靈堂,大爺二爺鬧得不可開交,仿佛誰在靈堂上喊得越兇,旁人看在眼里就會覺得此人更孝順,案子簡單,人情難——
前陣子當(dāng)家老爺撒手人寰,留了二百兩銀子,兩家大爺誰也沒趕上伺候,可都覺得自己勞苦功高。
加上大爺一家人多勢眾,非要多分二十兩,按人頭分銀子,二爺剛成家,媳婦肚里還懷著呢,誰知道是男是女?又說不準(zhǔn)是幾胞兄弟姊妹,哪肯答應(yīng)?
吵來吵去,這才鬧到了衙門,算下來這都三天了,老爺?shù)纳碜泳瓦@么一直擱在地上拿涼席裹著。家產(chǎn)什么時候分明白了,什么時候再談入殮。
姜頭大概了解了情況,走過來瞥一眼地上死不瞑目的老鬼,別提有多揪心了。
無奈回身,姜頭杵著刀鞘,眼皮子開始打架了。
兩家大爺一左一右,披麻戴孝地坐在了一旁,吵了多半天,早都沒力氣了,此時兄弟倆各自抱著肩膀,正數(shù)著房梁上的椽子歇氣。
地上的死鬼也直勾勾地望著房梁,怪老駭人的。
姜頭抬頭張望,房梁上的椽子七上八下,正好是個不吉利的數(shù),長嘆一聲,這可有的熬了。
就這么的,三個活人外加一個死鬼,都對著房梁上的椽子唉聲嘆氣,整整捱了一宿,兄弟倆還是沒能分出高下。
兄弟倆年輕氣盛,姜頭可受不了這么苦熬,找了個由頭出來,才一晚人就憔悴了不少,一溜煙跑回衙門,哭喪著臉求師爺開恩,早點把案子判了。
“急什么?這才幾天,回去好生盯著,什么時候臭了,他們也就想通了,去吧——”
師爺吹了口茶氣,眼皮子一翻,也數(shù)起了頭頂?shù)拇?,姜頭氣得臉上都快長毛了,又不敢撲過來,只得唉聲嘆氣回了苦主家。
說來默契,兄弟倆白天吵架,捎帶上各自潑辣堂客,那屋里雞飛狗跳,熱鬧非凡,到了晚上,又都默不作聲,對著椽子癡呆呆發(fā)孽,姜頭認(rèn)栽,全程陪著。
可嘆剛好入冬,老爺?shù)纳碜咏┒桓?,過了頭七還好好的,靈堂又不能架設(shè)火盆,姜頭一把年紀(jì),就看撐不住了。
總想著找個什么由頭換崗,衙門的弟兄聽說這家兄弟厲害,過了頭七還不松口,真叫是沒一個識茬的,姜頭數(shù)椽子都快數(shù)毛了,到死都忘不了那個數(shù)。
一天···
兩天···
三天···
姜頭實在撐不住了,生怕這官司還沒結(jié),自己先陪那老哥上路,于是擇一日大爺還沒來,悄悄把二爺拉到了一旁。
經(jīng)由姜頭一番提點,二爺眼前一亮。
“此計當(dāng)真可行?”
姜頭忙不迭點頭,不行也得行啊,再這么下去他就不行了。
二爺還嫌不穩(wěn)妥,又詳細(xì)請教起姜頭該怎么打官司,畢竟已經(jīng)鬧過一次了,貿(mào)然再去,還不得吃板子?
姜頭氣急敗壞,真就沒見過這么不開竅的棒槌!
“你看,同樣是官司,就拿偷竊來說吧,咱大清律寫的明明白白,一兩以上至十兩,仗七十,抓了偷兒,老爺來判,涉案十兩,該打多少?”
二爺掰著指頭算來算去:“七十?”
姜頭點點頭,又搖搖頭:“我當(dāng)了三十年差役,就沒見老爺打過七十板子?!?p> “那是怎么一回事?”
二爺不明白了,姜頭嘆了口氣,娓娓道來——
“真要是那么判,還要什么官老爺斷案?找個三歲的娃娃也能秉持公道!你細(xì)想想,同樣是犯案,偷盜之人多大年紀(jì)?有沒有前科?被偷之人又是不是朝廷要犯?偷錢是為了逍遙快活?還是劫富濟(jì)貧?是順手牽羊?還是尾隨劫掠?是入戶?還是街頭?是偷宮里的珠子?還是偷廟里的香火?偷盜之人幾何身家?被偷之人又幾何身家?偷兒和被偷的人加上錢物,就這三樣,你想去吧!到死都想不出有多少可能,再加上時辰、由頭、案址、籍貫···這么跟你說吧,別看大清律寫得清白,到了堂上,老爺想怎么判就怎么判,這里面可供把玩的地方多了去了!你以為律例都是寫死的,實際上都是活的!這就叫官斷十條路——每一步都想在你前頭去嘍我的親兄弟!”
二爺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似乎懂了。
···
轉(zhuǎn)天一早,宅子里不鬧了,姜頭帶著兩個苦主來到衙門,二爺一紙訴狀,把大爺告得堂來,說老爺生前早有囑托,二百兩銀子全都是給他的,根本沒有大爺?shù)氖隆?p> 這就有意思了,既然早有囑托,為何還鬧得不可開交?
眼看街坊們?nèi)季圻^來了,師爺當(dāng)即升至內(nèi)衙審理風(fēng)化,跟姜頭打了個照面,轉(zhuǎn)頭就把大爺給鎖了。
“說吧,怎么就成了侵占的案子?”
師爺端坐,二爺哭訴,大爺驚悚,姜頭中間出去了一趟,再回來的時候,帶回一幅畫,說是當(dāng)家老爺當(dāng)年的遺作。
大爺當(dāng)時就急了,先別說他見沒見過這幅畫,老爺一輩子窮吃窮喝,家里省吃儉用,搖個煤球都不忘了揀渣子賣錢,哪有閑情雅致糟踐銀子畫畫?
師爺吹了口茶氣,數(shù)了數(shù)房梁上的椽子,這便道:
“咆哮公堂,先打三十板子吧?!?p> 得嘞——
姜頭可算等到這天了,別管打的是誰,能出氣就行,這邊廂抄起板子,掄圓了招呼!
大爺哭天喊地,打完板子,印象中的老爺好像也會畫畫了。
再看二爺竊喜,師爺這就懂了,讓二爺近前聽話,二爺趕緊湊過來,將那張嶄新的畫作徐徐攤開——
二八姝麗,婀娜多姿,眉梢眼角,萬種風(fēng)情!
這畫倒是挺好看的,就是這筆法···
師爺撇了姜頭一眼,姜頭臊眉搭眼,方才路上胡亂買來的,哪顧得上細(xì)看。
“你家老爺畫的?”
二爺怔了一下,再看姜頭,只得打碎了牙往肚子里咽,硬著頭皮點頭稱是。
師爺合計了一下,不慌不忙道:
“八十有三善作春宮,你家老爺可謂奇人吶!說說吧,這畫跟家產(chǎn)有什么干系?”
二爺趕緊扯下畫軸,正看里面掉出一封書信,上面白紙黑字寫明了——
醇厚二子,忤逆長子,老有慚愧,不助倀紂,念垂垂暮矣,感時日無多,畫軸暗中托付,師爺青天白日,哀哀上告,盼望清明。
果然是個深明大義的老爺,早算到是師爺主理此案,恭維之余,條理清晰。
師爺?shù)哪樕辖K于有了笑模樣,又喝了一口茶,這才道——
“這案子明了,你家老爺分明早已看出了兄弟誰為忠奸,家產(chǎn)確為次子所有,大爺咆哮公堂,大膽妄為,私吞家產(chǎn),忤逆不孝,合打八十板子再趕出去?!?p> 姜頭扯下大爺又是一通好打,那大爺哭天喊地,到死都沒鬧明白這案子是怎么判的。
案子傳開了,死人打官司,奇聞遍傳大街小巷,對簿公堂之后,兄弟倆這輩子都沒再見過。
老爺?shù)拿曇哺缸託Я?,姜頭銷了簽票,白搭進(jìn)去一身力氣,再路過大爺家門口的時候,別提有多小心。
可嘆二爺心存僥幸,領(lǐng)了銀子當(dāng)天晚上又來了一趟府衙,進(jìn)去的時候五大三粗,出來的時候瘦骨嶙峋,折騰了無數(shù)天,到頭喪了親情不說,還是只拿到了八十兩銀子。
那一百二十兩哪去了?
姜頭不敢問,當(dāng)天把二爺送走就回了自家,躺在床上長吁短嘆,一瞧房梁上的椽子——七上八下!
真他娘的晦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