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秦國大殿
秦國,咸陽。
秦國位于中原五國最西邊,土地比較貧瘠,時常被人稱為蠻夷之地,歷史上,秦國的先王是替商皇帝養(yǎng)馬的馬官,后來因為養(yǎng)馬有功才被封了地。
這段也算是秦國的黑歷史了,就算大明第一任大王朱元璋是乞丐乞丐出生,可能從乞丐當上大王各國諸侯心中只有佩服,秦國養(yǎng)馬起家,格調(diào)多少低了點。
對此,大明境內(nèi)還寫了一本《戲游記》的小說,里面有一段就是調(diào)侃秦王先祖養(yǎng)馬的劇情。
但是不管怎么樣,現(xiàn)在的大秦是中原無法忽視的強大軍事集團,秦王嬴政奮六世之余烈,重用商鞅改革,在上一次諸侯混戰(zhàn)中一口氣滅了六個國家,成為五國之一!
秦武卒的威名借此傳遍天下,軍事實力能和最強的大唐分庭抗禮,甚至還略勝一籌。
赳赳老秦,共赴國難,大秦風起,天下都要暫避鋒芒!
秦王嬴政端坐在大殿之上,仔細端詳李斯呈上來的國書。
臺階之下,文武百官靜待左右,不敢出一言驚動,秦國的殺伐之氣很重,秦王更是如此,不威自怒,大臣對于嬴政是又敬又怕。
良久,嬴政的滿意的聲調(diào)響徹整個大殿:“嗯,好啊,好!”
秦國的文武百官猜到應該是兩位派出去的皇子有消息傳回來了。
和明國的臣子一樣,現(xiàn)在很少有人知道或者猜到兩個皇子外出尋求物資交易。
但是兩個皇子同時出國門,他們也隱隱感覺到有大事要發(fā)生,現(xiàn)在嬴政拿著八百里加急的奏章喜笑顏開,一準是皇子的差事辦的好。
商鞅和李斯兩人都是文臣領軍人物,自然知道其中的內(nèi)幕,齊聲恭喜道:“大王洪福齊天,天佑我大秦!”
眾臣子面面相覷,不明所以。
嬴政也不賣關子了,將手里的國書一揚:“李斯,你和他們說說吧。”
“是,大王?!?p> 李斯恭敬的朝嬴政行了一禮,然后轉(zhuǎn)頭向那些不知道發(fā)生什么事情的大臣說:“前些日子,大王派扶蘇公子和胡亥公子分別出使明國和唐國?!?p> “目的是交換我大秦所需的物資,以備和北面的匈奴決戰(zhàn)!”
這下,臺下的大臣才反應過來發(fā)生了什么事情,也都理解為什么嬴政要秘密進行這件事情了。
此時正是和匈奴決戰(zhàn)之際,外敵環(huán)伺,秦國想要和明國還有唐國達成協(xié)議,必然會引起匈奴或者別的國家不滿,到時候肯定會派人前來阻撓,造成不必要的麻煩。
“這么說,是扶蘇公子和唐國那邊的事情有進展了?!?p> “是啊,扶蘇公子才情絕佳,又待人寬厚,他去唐國能取得成果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若是能和唐國交換陌刀,我大秦的軍備好起來,那匈奴定然不是我大秦的對手!”
“扶蘇公子可真是立大功了!”
大臣們議論紛紛,都下意識的認為是扶蘇和唐國的事情有進展,完全沒把胡亥放在心上。
他們很多都是扶蘇派系的人,不管多肉麻的話也能說得出。
胡亥也有自己的派系,但大多是太監(jiān),少數(shù)朝堂派的人根本不敢出言反對,胡亥是什么樣子,扶蘇派的人不知道,他們還能不知道嗎?
他們之所以跟著胡亥,完全是因為嬴政喜歡胡亥,所謂富貴險中求,他們愿意賭一把。
而且扶蘇公子寬厚,就算自己政治斗爭失敗了,也不會處死,所以他們就更放心大膽了。
李斯看著朝堂上大臣的模樣,不動神色地繼續(xù)說:“三天前,胡亥公子就和明國的人談好了合約。我們出馬匹和馬匹三寶,大明出繡春刀和盔甲,下面是大概交換的數(shù)目?!?p> 李斯將兩國交換的數(shù)目簡單說了一遍,大臣們紛紛松了口氣。
剛才聽到是胡亥和明國的外交出了成果,他們還以為自己的耳朵聽錯了,此時一聽合約內(nèi)容,懸著的心都放了下來。
原來是和明國簽訂了這么虧本的合約,難怪先扶蘇公子一步回來了。
隨行的趙高是干什么吃的,收了多少賄賂,居然敢把這么虧本的合約拿回來!
扶蘇派的人頓時精神起來,迫不及待地上奏。
“大王,趙高此人蒙蔽胡亥公子,不知收了明國多少賄賂,居然簽如此喪權(quán)辱國之合約,簡直該殺!臣要參他!”
“臣附議!這個趙高,簡直昏庸到了極點,臣算了一下,這筆交易,我大秦至少要虧損兩百萬兩銀子!”
“兩百萬兩?這個該死地趙高到底吃了多少賄賂!臣建議,等趙高一回來就斬立決!”
天晴了,雨停了,扶蘇派系地大臣覺得自己又行了。
他們不敢參胡亥,這會引起嬴政的不滿,只能把眼光投向胡亥的黨羽。
現(xiàn)在明面上,胡亥最大的黨羽就是趙高這個大太監(jiān),只要能斗倒趙高,胡亥就不值一提。
“肅靜!我還沒說完呢,你們吵吵什么?”
李斯看到嬴政的臉色越來越難看,心知到這里也就差不多了,于是開口責罵,恢復了正常的秩序。
“除此之外,胡亥公子還和明國達成了約定,用開放食鹽的貿(mào)易換取明國一千桿火銃!”
聽聞此言,整個大殿都安靜下來。
扶蘇派的官員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一千桿火銃?
胡亥派的官員也不可思議,胡亥?趙高?就這兩人不把國賣了就不錯了,還能換來一千桿火銃?
那可是火銃??!
已經(jīng)有人開始暢想這是假消息,胡亥和趙高回來之后被嬴政處死的場面了。
但是李斯的話語擊穿了他們的幻想:“這是明國大王朱元璋親筆書寫的國書,也就是說,胡亥公子真的和明國達成了這樣的協(xié)議!”
一石激起千層浪,整個大殿頓時沸騰起來。
火銃是什么?那是明國立國的根本!
現(xiàn)在胡亥居然能從明國手里拿到一千桿火銃,他們感覺就像是在做夢。
胡亥派的官員愣了好半晌才反應過來,立刻跪倒在地上,齊聲高喊:“恭喜大王!恭喜大王!有了繡春刀和火銃,我大秦定能早日平定匈奴的騷亂,還我大秦朗朗乾坤!”
扶蘇派的人見狀,也只能跟著跪倒,齊聲向嬴政恭賀,表揚胡亥和趙高的功績。
嬴政的臉色這才好轉(zhuǎn),自己的兒子做出這樣的功績,還被人看不起,身為父親當然不會高興。
李斯讀完手中的國書,將東西交換給嬴政:“大王,這次明國要求我們給出五千匹戰(zhàn)馬,還有配套的馬鐙等,要求著實不低了。”
嬴政點點頭:“戰(zhàn)馬這種資源是確實很重要,但是對方既然肯給刀和盔甲,甚至愿意給出一千桿火銃,我們也不能太小氣。匈奴人也就是馬匹多,他們的武器裝備和我們差不多,有了明國的支援,打敗匈奴是遲早的事情。到時候我們搶了匈奴的馬匹,也足以補充我們自己的空缺了。”
“大王圣明!”百官無不伏倒。
“正好我們可以借著這個機會和明國聯(lián)盟,我們兩國互不接壤,沒有利益沖突,若是能互通有無,對我們大有脾益?!?p> 嬴政一拍手中的國書:“你們對于互通食鹽這件事情怎么看?”
李斯上前一步:“大王,食鹽乃是關系到國計明生的大事,我大秦深居內(nèi)陸,食鹽一半靠唐國運輸,一半靠礦鹽,這些年受制于人,早就有些左支右絀了。而且礦鹽內(nèi)含不少毒素,用了多種辦法也難以剔除,民不可一日無鹽,這礦鹽猶如附骨之蛆消磨我大秦的子民?!?p> “而明國靠海,海鹽眾多,若是能引進明國的海鹽,不但可以消除唐國對我大秦食鹽的壟斷,還能減少礦鹽對我大秦子民身體的損傷,實乃一舉兩得!”
“你說的不錯,這里是胡亥派人給寡人帶的食鹽,你們都看一看?!?p> 朱雄煐給趙高的拿一包鹽,早就被趙高以胡亥的名義和明國的國書一同送到了嬴政手里。
太監(jiān)們拿著鹽,一點點分給大臣們。
“明國的鹽居然如此晶瑩剔透!”
大臣拿到手,對這雪白晶瑩的海鹽表示震驚,放在嘴巴里面一抿,眼睛都亮了。
“好鹽!這鹽絲滑順暢,沒有多少雜質(zhì),難道海鹽比其他地方的鹽好這么多嗎?”
“確實是好鹽,不過一般的海鹽也不像明國的鹽這么好,應該是多次提純之后的產(chǎn)物。”
秦國的大臣們議論紛紛,都覺得這個鹽比起秦國自己產(chǎn)的,和唐國送來的鹽好,光是嗦一點,就感覺身上充滿了力量。
商鞅也難得旗幟鮮明的表達了自己的看法:“大王,民無鹽則無力,明國的鹽確實很好,我大秦子民若是都能吃到這樣的鹽,必然能提升我大秦子民的體魄。”
見大臣都同意了,嬴政早就想打破唐國對大秦的食鹽壟斷,加上這鹽的質(zhì)量確實非比尋常,也同意了這項。
“胡亥這次的差事辦的不錯,等他回來寡人要好好的賞他!李斯,你就按寡人的意思擬一份國書交給明王?!?p> “是?!?p> “對了,扶蘇那邊有消息沒有?!?p> 大臣們一下就沉默下來,他們剛剛甚至還不知道扶蘇干什么去了。
只有幾個高層的人戰(zhàn)戰(zhàn)兢兢地說:“還沒有消息,聽說……進行的不是很順利,唐國那邊對戰(zhàn)馬的需求也不是很大,所以獅子開大口……”
“哼!”
嬴政不滿地冷哼打斷了扶蘇派官員地回答,嚇得他們不敢再開口。
“這點小事都辦不好,天天和我說什么孔孟之道!孔孟之道能為我大秦換來火銃嗎?”
秦王一怒,大臣全部跪下瑟瑟發(fā)抖,口中高呼:“大王息怒?!?p> 嬴政不喜歡扶蘇是大家都知道的事情,因為扶蘇較為寬厚,且比較信任儒家學說,行為方式和殺伐果斷,冷酷無情的秦王嬴政比起來有太多不相合的地方。
但是不管怎么說,秦王還是傾向于讓扶蘇接位的,胡亥是什么德行他心里也清楚,所以他對胡亥一直很寬容,這就導致再別人眼中嬴政更偏愛自己的小兒子胡亥。
其實嬴政心里有數(shù),能一掃六合的人難道看不出來誰有能力?
他想著,通過不斷敲打扶蘇,讓他認清形勢,放棄幻想,老老實實地走王霸之路,這才是正途!
雖然這一次胡亥再明國大放異彩,但是刻板印象不是一時半會能扭轉(zhuǎn)的。
現(xiàn)在嬴政還是覺得扶蘇才是自己唯一的繼承人,只不過還需要在敲打敲打,只有這樣,大秦的血性才不會丟。
“等扶蘇回來,明國的軍備物資也該到了,到時候就讓扶蘇去長城邊上和蒙恬一塊守著我大秦邊疆吧,然后和匈奴決一死戰(zhàn)。”
嬴政覺得現(xiàn)在扶蘇太軟弱就是因為他沒有見過國家間斗爭的殘酷,所以決定讓他去邊疆歷練歷練。
但是在朝堂這些人看來,扶蘇這是被趕出了權(quán)力中心,這是嚴重的挫敗!
一時間,朝堂上一部分人喜氣洋洋,另一部分人如喪考妣,真是人間百態(tài)。
就在這時,商鞅又上來進言獻策:“大王,臣覺得我大秦和明國既然已經(jīng)決定暫時聯(lián)盟,又有長久的合作關系,為了保住這份關系,臣提議和明國聯(lián)姻。”
聯(lián)姻是更高一級的結(jié)盟手段,這既是為了讓對方放心,也能起到安定民心的作用,讓兩國的民眾不再相互敵視。
嬴政點點頭,覺得這個計策可行:“甚好,我聽胡亥在信里說,明王朱元璋的嫡長子朱標早逝,嫡長孫朱雄煐也到了該婚配的年紀了,而且就是此人力促火銃合約達成,想來這個人和我大秦是親近的,若是能和他聯(lián)姻,對我大秦來說也是一件好事?!?p> 李斯知道趙高和朱雄煐暗地里有些交易,他作為暗地里支持胡亥的人,自然不會反對:“臣附議?!?p> 李斯是丞相,他點頭,大王也點頭,這個建議還是商鞅提出來的,自然沒人反對。
“那我大秦派哪位公主和明國聯(lián)姻呢?”
嬴政不假思索:“自然是寡人的女兒,晨曦公主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