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態(tài)度
“你什么時候走出來的,怎么一點聲音都沒有?”
作為一名男人,這個風度是該有的。
如果一開口就責怪什么的直男表現(xiàn),那就太差勁了。
“倩兒見公子專注筆墨,怕打擾公子雅興,所以不敢弄出聲響。還望公子饒恕則個。”
看看這就是懂事的女人,把責任攬在自己身上。
“沒事沒事。你沒嚇著吧?”聽到這話,朱林擺了擺手。
“多謝公子,倩兒沒事?!?p> 倩兒嘴上說著,但一雙眼睛卻緊盯著桌上的字跡。
然而,越看讓她越是心驚。
朱林見對方目不轉(zhuǎn)睛的看著書寫的沁園春雪。
也沒說什么。
毛筆書法,他從六歲起被強迫練習,一直到讀大學,十多年時間,書法比賽每次都獲獎。
顏、柳、米、蔡臨摹就不說了,那都是基礎。
讓他自傲的就是一手館閣體。
“公子,你寫得真好。”
倩兒將沁園春雪默記下。
看向朱林,眼神中滿是一種深情的崇拜。
這一刻。
毫不夸張的說,朱林獲得了極大的滿足感,這是以前從來沒有過的。
因為在那個時代,古代所追崇的琴棋書畫,除了圍棋角逐有點名氣。其它三樣國粹受眾范圍不大。
大家更喜歡的是明星,娛樂。
至于圈子。
他清楚的記得,每次領獎,書協(xié)那些家伙的臉上,看到的不是真誠的熱愛。
而他們那些個贊譽很高的作品,更是讓人不忍直視。
有此全國大賽,原本一副朱林以為必定奪冠的作品居然只獲得了第四名。
冠軍的作品連第五名都不如。
朱林頓時有種惡心想吐的感覺。
至此以后,他就再也沒有碰過毛筆。
來到這個世界,他的目的很明確,所以練字是必須的。
昨晚雖然是用二十六個字母寫商業(yè)資料。
功底還在,一番磨合?,F(xiàn)在上手毫無停滯感。
士為知己者死,女為悅己者容!
不管什么樣的人,都喜歡有懂得欣賞自己的知音。
當然是真知音還是假恭維,試試就知道了。
“是嗎?那你說說哪里好。”
“若是倩兒說出來了,公子有沒有獎賞呢?”
倩兒的語氣神態(tài)不像是貪圖什么,更像是一種挑逗。
“你想要什么?”
“不知這副墨寶,公子是否可以賜與倩兒?!?p> 朱林看得出來對方的真的喜歡。
“那就看你的本事了?!?p> 倩兒仔細的看了一遍:“公子筆墨很有功底,但應是有些日子沒有寫了?!?p> 行家一伸手,就知有沒有。
朱林沒有說話,示意對方繼續(xù)。
“公子你字在折勾的時候,有些地方稍微用力了些,而有些又顯得力道不足,顯然是有些時日沒寫了。對嗎?”
“不錯!還有嗎?”
“公子筆法顏骨柳筋,采眾家所長,隱隱有融于自成一派之勢,若是再有個二十載醉心,定然是一代名家?!?p> 朱林見對方眼光獨到。
把后世軟硬筆融會貫通的教學手法看了個透徹。
淡然一笑:“成大家我到是不想了,能這幾個字,此生夠用就行。”
倩兒沒有多說什么又問道:“公子你去過北方?那里真的冰封千里?”
朱林點點頭:“是??!到了寒冬大雪紛飛,目之所及處,全是雪白一片?!?p> “聽著真美呢,不過公子你可輸了啊。”倩兒調(diào)皮道。
“嗯。那就拿去吧?!敝炝忠膊辉谝?。
倩兒露出一個狡黠的笑容:“公子能不能替倩兒保管此物?”
朱林一想,可能是對方身份的緣故不方便,爽快的答應:“沒問題?!?p> “公子人真好?!辟粌簻\笑嫣然。
看著眼前美人的樣子,朱林忍不住心道:“這種禍水級別的女子,不知道以后要便宜誰了。丫鬟都那么靚,小姐應該也不會差吧!”
朱林不是沒見過美女,只是這種清水出芙蓉的天然美女,真的是第一次見。
忽然。
一股焦糊味從后院傳來。
“糟了,藥熬干了?!辟粌杭泵ν鶑N房跑去。
…………
皇宮內(nèi)。
朱元璋用過膳。
準備到御花園走走消消食,然后睡個覺。
忽然。
王虎走上前,雙手呈上:“啟稟皇爺,女衛(wèi)有條子傳來?!?p> 朱元璋抽出信封里的紙條。
越看臉色越凝重。
“去把翰林學士劉三吾,黃子澄,國子監(jiān)祭酒胡季安給咱叫來。”
“遵命!”
就在這個空檔。
多日未曾請安的皇太孫朱允炆尋了過來。
隨后跪下:“臣孫允炆,向皇祖父請安。”
“起來吧!”
原本,對這位庶出皇孫還有些滿意的朱元璋,看到那首詞后,頓時就覺得有些索然。
一樣的年紀,對方卻能夠做出這種氣吞蒼穹,橫壓天地,磅礴無二的詩句。
反觀其朱允炆的作品,綿柔無力,像個娘們一樣。
“謝皇祖父?!?p> 朱允炆起身看到祖父手里的條子,忍不住問道:“皇祖父你手里拿的是什么?可是遇到了什么煩心事?”
“一首詞,你想不想看看?”朱元璋面無表情的說道。
“嗯!若是可以為皇祖父分憂,允炆一百個愿意?!?p> 朱允炆正暗自心喜,這種影衛(wèi)遞的條子,他是知道的。
上面記錄的,可不只是簡單的幾個字。
而是一把把鋒利無匹的利刃,隨時可以帶走成敗上千的生命。
他近來讀書的時候,不僅學儒家之道,也開始接觸了帝王權術。
頗有些心得,原本只是試探性的問一句。
沒想到皇祖父想都沒想就遞了過來。
雖然是第一次,代表著什么已經(jīng)是不言而喻了。
滿懷欣喜的打開。
看完后,他深深的震驚了。
忍不住脫口而出:“這……是何人所寫?”
“一個與你同齡的少年所寫?!?p> 朱元璋冷冷的說了句。
“此等文采,冠絕當世?;首娓?,我大明文壇即將迎來百花爭鳴?!?p> 朱允炆說完,心中一冷,又補了一句:“不過此文中,暗含……”
剩下的話還沒說出。
朱元璋就問道:“允炆,你可能做出此等詩句?”
“回皇祖父的話,臣孫……做不出來?!?p> 聽到這話,朱元璋心中暗嘆一聲,君王胸中無爭霸之心,以后如何降服眾人。
就算選了你,以后你這些叔叔,如何相與?
朱元璋收回條子,走回奉天殿。
面對這樣的結(jié)局。
朱允炆有些懵,他不動聲色的請安后回到東宮。
便一臉怒氣沖沖,迫不及待的來到母親呂氏的住所。
呂氏幾年三十三歲,原本在這個時代,已經(jīng)算是老婦人。
由于嫁入皇家,吃喝不愁,此時正是一個風韻美婦。
看到未來的大明儲君一臉不高興的走了進來,問道:
“允炆,又是哪個不開眼的奴才惹你不高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