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順著震開的地表裂縫潛入地下,越往下道路越狹窄,最后靠著朝日輝用錘子砸出一個洞口。
進入洞口,下面別有洞天,我抬頭看著被砸出的位置原是座墓室的屋頂。
張三甲招呼我看向正前方陳列的一座青銅棺材,邊走邊說道:“怎么著,青銅物件在這里就這么不值錢?”
我手握工兵鏟,輕手輕腳走了過去,示意眾人跟隨我的腳步,以免觸碰機關(guān)陷阱。
青銅棺材嚴絲合縫,縫隙之處全被鐵汁澆灌封死,我自言道:“能用青銅器制作棺槨的不是一般人,但在我的印象中馬來這個地方是個海島國,并不生產(chǎn)這些青銅,它們到底是怎么傳進來的?”
張三甲說道:“他們沒有,不代表咱們沒有啊,派人去咱國家花錢買些回來也不是沒有可能?!?p> “你凈他娘扯淡,這玩意不說現(xiàn)在,就是放在古代那也是禁止買賣的國寶。況且這玩意死沉死沉的,以前人只能依靠人拉馬運,如此大張旗鼓之下豈能不被人發(fā)現(xiàn)?再說了,他們費了牛鼻子勁搞回來就是為了造口棺材放在地底下?”我圍著青銅棺槨轉(zhuǎn)悠查看,邊看邊說:“來時路上,我把馬來這個國家的古今歷史查略了一番,有些大概的了解。這個國家臨海而建,森林物產(chǎn)漁業(yè)豐富,土地耕種資源很少,早前受印度文化影響較深,國內(nèi)原生民眾普遍信仰佛教。后來隨著工業(yè)革命的爆發(fā),航海時代開啟,大批的阿拉伯人隨著貨船把生意做到了全世界,他們帶來的不僅是前所未有的新事物,更有新型的教派伊斯教?!?p> 我打量著青銅棺槨的壁畫,畫的是一群人跪倒在一個巨型托盤面前,但具體在做什么卻因年代久遠畫面已經(jīng)變得有些模糊不清,我沒有多想,繼續(xù)研究著下面的壁畫,說道:“不論是佛教還是伊斯教,他們文化所代表的都是身死而精神不滅,不在乎死后之事,更別提只有中國人才會有的獨特喪葬文化。也就是建造龐大的地下空間來彰顯自己生前的風(fēng)光偉大,所謂身體發(fā)膚受之父母,不到萬不得已情況下絕不能輕易損毀,正是這種觀念催生了中國特有的上千年祖宗文化。不信神鬼,只信祖宗,逢年過節(jié),燒紙祭祖。古有拜祖告以子孫之成事如何,今有求祖保佑后代之平安財富。”
“馬來這個國家土地稀缺,風(fēng)水寶地更是少之又少,四周不是海水就是沉寂的死火山,只怕往地底沒挖多少深度就引得海水倒灌。如此嚴苛惡劣的地下環(huán)境,想要大面積土葬顯然是不合理的,古時百姓遇有喪事基本都是往海里一扔就完事,俗稱與天地同眠。你們看看咱們現(xiàn)在所處的這其中一間墓室,如此空間,尚能在這樣的外部環(huán)境下建造寬大的墓葬群,難得啊。”我說道。
張三甲一頭霧水,不解道:“老九,你能別這么長篇大論的說這些廢話嘛?能不能言簡單事簡單說?我們習(xí)武之人,不喜歡那么多彎彎繞?!?p> 我正要說話,秋田美子解釋道:“九哥的意思是,這座墓主人可能是你們中國人?!?p> 我瞧著秋田美子毫不客氣的叫我九哥,也太提高她的身份了,本想說些什么,也就作罷。
張三甲來了興趣,湊到我的跟前,問道:“老九,這日本小娘們啥時候跟你這么親呼了?一口一個九哥也不拿自己當(dāng)外人。”
我拿著手電筒晃著張三甲,張三甲笑說道:“說正事說正事,這個墓主人是咱中國人,能查出來是哪個朝代哪位英雄老爺啊?”
我示意張三甲看向青銅棺材上的圖畫,見其他人正自己四處查看沒有人注意到我們,便小聲說道:“能看出圖畫上的這群人在干嘛嗎?”
張三甲瞧了眼,想也沒想回道:“哦,這不就是一群人跪在地上向青天大老爺喊冤叫屈了,等著過堂了不是。”
“啥玩意?”我被張三甲的話驚呆住了,這他娘的到底是什么腦回路啊。
我無語的看著張三甲,張三甲還學(xué)著畫中人高舉雙手哭哭啼啼說道:“青天大老爺啊,草民冤枉啊。老九你看看,我學(xué)得像不像?”
我像看智障似的看著張三甲,秋田美子等人也是忍不住笑了起來,我不滿道:“我尼瑪,老三你再這樣我他娘的要干你了???”
“嘛呢,好好地就要干我,老九你是有病還是咋滴?”張三甲也道。
我按下心中不滿,本著教書育人任重道遠的態(tài)度,與其解釋道:“這是古代一群人正在舉行某項巨大的祭祀活動,站著最上方背對著那人應(yīng)該就是祭師??炊藳]?”
張三甲目光被圖畫中祭師位置的巨大圓形托盤吸引住了,喃喃說道:“老九,你看那個圓不拉幾的東西像不像剛才咱們在外面見到的那個青銅托盤?”
張三甲的話倒是提醒了我,一看還真就大差不離,我說道:“老三,你之前問我這里埋葬的是中國哪個朝代歷史人物,我心中有個猜測,但不敢確定。如果真是此人墓穴,我不知道這個墓到底還能不能盜?此人在國人心中地位極高,倘若是真的,咱倆以后除了投靠日本人真的是吃不了兜著走。”
張三甲看著我,我壓低聲音說道:“三寶太監(jiān),鄭和之墓。”
張三甲愣住,其他人不知道,這個鄭和是他腦海里所認識的為數(shù)不多的名人之一,他道:“我尼瑪,咱這是挖到自己祖宗頭上來了???”
我說道:“這只是我的猜測,此地名為馬六甲市,當(dāng)年鄭和七下西洋五次在此駐節(jié)。因其友好交流并幫助當(dāng)時的滿剌加國王鎮(zhèn)壓了叛亂者,國王為此修建了三寶山、三寶廟等紀念場所。來時路上我就在嘀咕,應(yīng)該不會那么巧,一個有功于朝廷的大功臣不可能死后不遠千里漂洋過海來到此地埋葬。但當(dāng)我了解了此地的風(fēng)土人情與所見所聞之后,心中不免懷疑。你還記得青銅托盤上面的火鐮教主四個中國漢字嗎?”
張三甲點頭,卻又搖頭道:“那日本娘們不是說那青銅托盤是隋唐時期的東西嗎?現(xiàn)在怎么又冒出來明朝的三寶太監(jiān)鄭和的事情出來了?我腦子都快成漿糊了!”
我招呼張三甲看向青銅棺材右下角圖畫上一圈小字說道:“這是明朝早期所使用的行楷字體,這一圈小字保留得還算完整,上面寫得是:大明宣德七年正月初一,船隊遭遇海難,被困滿剌加,然時日日久,官兵思念家鄉(xiāng),水土不服多有患病,已漸生焦躁之氣。臣感染瘟疫,時日無多,恐傳染陛下,故不能歸國,愿葬于此。望陛下壽與天齊,大明天下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