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短篇

囈語文集

品文

囈語文集 崔護碼字不快 1686 2021-12-25 21:04:15

  文,一種特殊的養(yǎng)料。對象或主體是“文人”。這里的文人不可局限于寫文的人,恰恰還包含著那些喜歡看文的人或與文有所關聯(lián)的人。那么,如何品好一篇文是文人自我修養(yǎng)的一種體現(xiàn),或者是踐行的一重要難題,其實說難也不難,簡單吧,還真沒這個必要??傊肺囊穼?、品精、品好。

  我向來更薦身邊的“文人”讀魯迅的作品。至于原因在此便不必詳說了。具體嘛,我在《淺談魯迅》中寫道過些。樹人的作品向來是文界一大靚麗的風景線,就從各位所熟知的《藤野先生》下手來說,這是他所寫的回憶性散文集《朝花夕拾》中的一篇文章,是以先生回憶自己曾經在日本仙臺醫(yī)學院學醫(yī)為背景創(chuàng)作的“回憶”其恩師——藤野先生的文章。其中,這篇散文是以“情”“景”“理”這三大要素為依托,對其加以內部豐富,精細化處理形成的好“文”。第一,先生在寫自己作為中國在日留學生本不受日本本土的學生和老師待見,但藤野先生卻并無任何歧視,對其作業(yè)更是一貫“正?!迸模⒓毿臉俗⑿薷牡膬热?,使先生受益匪淺。這是“景”。第二,藤野先生對先生評價,究其史源,暫且不談,但先生對藤野先生的感激卻體現(xiàn)得淋漓盡致,滿篇比比皆是,其實體現(xiàn)的更多的是先生對于藤野先生不歧視自己,且認真批改自己作業(yè),平等對待自己的感激。這是“情”。第三,本文中蘊含著中日當時的關系矛盾,處于對立中,且中方留學生在日本沒有得到同情、平視,這不僅激使先上有了人生中一大重要決定——棄醫(yī)從文。這是“理”。其實再仔細的品讀一番,還是有很多收獲的,但在此便不必詳說了。一篇文中包含以上三大要素的話,便會有所名聲了,就可以謂之好文了。

  近來,我有幸品讀了“山藥蛋派”趙樹理先生的《套不住的手》,很有意思。舒慶春也就是老舍先生也評價過他的文章,挺好的,此生有幸讀到這一文,知足了。先生在寫此文時的樣子,可以想象到。他的日常生活一定是與農民有很長時間相處的,而且是親密至極的。這倒印證了我上邊所說過的“理”,也就是哲理?!短撞蛔〉氖帧分魅斯词箵碛凶优o買的手套,但是卻時常因為一些“特殊”情況便用不上了。因為帶著干活不方便,而且還容易丟,便不用了。這不僅是農民生活最真實的寫照,還愈真實愈令人喜歡,且有所感慨。這是其一,“理”。當然,農民題材的文處在那特定的時期,就是潮流兒。但真正能打動人心的,無非上文所提到的三大要素,此三者相會之形成的杰作。先生在寫該文時開篇便寫到了“白云崗公社”“農業(yè)生產”“老農民當教師”,這些詞一出現(xiàn),我們便清晰地、大概地知道了小說的社會背景是人民公社化運動時期、“農業(yè)合作社”出現(xiàn)的時候。這是其二,“景”。當然,除了上述的背景,還有,其三之“情”。通文讀過幾遍便可發(fā)現(xiàn),這是融入了廣大農民生活經歷,體驗真情實感創(chuàng)作出的“文”,還是蠻有說服力的,讓人信服,讓讀者信服,這是發(fā)生過的。這點倒與莫言先生寫的《售棉大路》有“幾分”相像。

  話說回來,好的文就是有情有景有理。近代,現(xiàn)代的是這樣,古代的過去的亦是如此。

  循著長安城的燈火,返回到曾經的故鄉(xiāng),那大唐盛世的美景,至今不能忘懷。張若虛所寫的《春江花月夜》,便是這副樣子:讓人能看到詩中的畫,讀到畫中的詩。這篇詩曾被郭沫若先生贊譽為:“孤篇蓋全唐,詩中的詩,頂峰上的頂峰?!蹦敲?,這詩究竟是哪里特別竟引得一大文人如此過分“偏愛”呢?此詩開篇就寫道,“春”“江”“海”“月”“潮”五大意象,它們營造了一副唯美的“春江月夜圖”。此處是“景”。再接下來,詩人開始大篇幅的寫“月”,本詩共有14處寫到“月”這一意象,這也是“景”。本詩中有一處為后人所感慨的充滿人生哲理的一句話:“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望相似?!鼻〉胶锰?,此處也是我最喜歡的,這是詩人由寫景到說理后的一大人生哲理,是詩人的感慨。這是“理”。自開篇引人入勝后,收尾也不忘令人再看到那一美景:詩中的景。用“不知乘月幾人歸,落月?lián)u情滿江樹?!眮硎惆l(fā)自己的情感,寓情于景,可謂是“情”。因而,此篇之美譽,并非夸大美談,誠乃實值也。

  美學中講述的“文”在這里同樣適用。不知閣下是否已入了這“文”,縱使我再寫些與美文、品文有關的,也難逃這“景中所寓之情,情中所含之理了”。

  ——2021年12月24日夜

崔護碼字不快

因情所書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