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唐朝好和尚

關(guān)于僧團

唐朝好和尚 讓風吹 1676 2012-01-07 02:00:24

    僧團是一種很有趣的組織,全世界所有和尚們,大概只有我們中國有。

  其實,在隋唐之前,不管是印度的和尚還是中國的和尚,都是所謂的行腳僧。也就是說,他們不在一個地方常駐,而是四處云游,參悟佛法,餓了就直接拎著飯碗去別人家里要飯。包括禪宗初祖達摩都是這樣的行腳僧,而且他云游的最離譜,直接從印度游到了中國。

  但是,這個天底下的事情就怕這個但是二字。隨著佛教在中國的逐漸興盛,尤其是梁武帝蕭衍這個信佛信到腦子里進水的家伙的鼓勵之下,佛教真是鼎盛到了無以倫比的地步。

  用無以倫比來形容完全不夸張,要知道當時在梁武帝的治下,哪真是尼姑遍地走,和尚不如狗,整個江南到處都是穿著袈裟的光頭招搖過市,甚至就連皇帝自己有事沒事都愛穿著一身袈裟上朝。

  所謂上有所好,下必從焉。在蕭衍這個腦子進水的皇帝的不懈努力之下,街上做買賣的商人帶衙門里的官員都流行剃個光頭,穿一身袈裟上崗,這種舉世光頭的盛況就算是傳說中的西天凈土估計也不過如此了。

  如果僅僅是和尚的人數(shù)增加也就算了,但是梁武帝蕭衍這個白癡居然還不停的朝和尚廟里送錢送地,不但自己這么做,還鼓勵別人也這么做,好像不這么做就顯示不出他對如來佛祖的感情一樣,完全不考慮這些錢和地如來佛祖他老人家能不能用的上。

  不過雖然說梁武帝腦子進水,但是那些和尚們腦子可沒有進水,錢和地雖然如來佛祖用不上,但是和尚們可以用的上啊。而且和尚廟的地還是免稅的,地里種出來的東西全是廟里的。這樣在廟里吃吃喝喝多愉快啊,還四處亂跑,不對,還四處云游的和尚哪就是棒槌。

  于是,這種坐地和尚,或者說在廟里住著就不走的和尚就越來越多了,而行腳的和尚就越來越少了。

  這些住在一座廟里的和尚越來越多,雖然說東西還夠吃,可是房子不夠了怎么辦呢?也簡單,和后來的房地產(chǎn)開發(fā)商一樣,這寺廟一期工程,二期工程,五年規(guī)劃之類的就提上了議程。久而久之,整座山上蓋滿了廟,也住滿了和尚之后,問題就又出現(xiàn)了。

  所謂林子大了什么鳥都有,這和尚多了什么混亂的狀況也就都出現(xiàn)了。然后一些和尚中的有識之士們就發(fā)現(xiàn),這些扎堆的和尚們沒有一個規(guī)章制度管理的話不行了,于是逐逐漸漸的,就形成了印度沒有,只有中國才有的,具有中國特色的佛教管理體系,僧團。

  由此可見,僧團那必須得有一個規(guī)章制度管理,而不是你隨便把一堆和尚湊一起就可以叫僧團了。釋迦牟尼沒有圓寂之前也湊了一大票和尚在自己身邊,大伙一起要飯,但是這些就不能叫做僧團。

  為什么呢,因為就算是釋迦牟尼,對其他那些追隨他的和尚們也沒有立個必須得遵守的章程出來。比如說,今兒張三你去要飯,李四負責洗碗,王五負責倒垃圾,趙六負責給我捶個背,按個摩什么的,明天再輪換。

  事實上。佛陀和這票和尚們完全是一起要飯,一起洗碗,一起洗澡,一起睡覺,干什么都一起去,這樣肯定不能說是規(guī)矩和章程。

  當然,僧團的成立也不能完全說是就是和尚們?yōu)榱顺猿院群龋热缯f悟空現(xiàn)在所在的這個大林寺的這個由道信和尚組織成立的以禪宗為核心的僧團就不是因為這個理由而成立的。

  事實上,如果道信可以選得話,估計他更愿意去行腳,要知道,禪宗的初祖達摩,二祖慧可,三祖僧璨都是標準的四處云游的行腳僧。

  而道信沒有去四處去行腳或者說云游的原因也很簡單,大環(huán)境不同了。現(xiàn)在正是后來隋唐演義里說的一十八家反王,七十二處煙塵的時代。劉武周,竇建德,王世充之類的隋唐英雄們正打的不可開交,到處都是潰兵盜匪。

  在這樣的情況下,就算是道信大師出門散步,都得帶上十來個帶著棍棒的少林武僧壯膽。而那些沒有這種條件的和尚還敢四處行腳的話就是純粹找死,如果碰上竇建德之類的還好,最多就是被抓個壯丁,上個戰(zhàn)場啥的。

  但是如果要是不走運,被朱粲碰見的話說不定直接就被當軍糧吃掉了。當然了,雖然說朱粲的喜好是把人圈起來成批成批的,利用流水線工藝來制作人肉干。但是難道說路上偶爾碰見個把游方的光頭零食就不吃了么?這個不可能的??!

  于是,在這種情況下,江州和江州附近的和尚們都自發(fā)的以道信大師為中心,以大林寺為基準聚集在了一起,即是為了自衛(wèi),也是為了有一個良好的領(lǐng)悟佛法的環(huán)境。這和尚多了大伙總得立個規(guī)矩吧,然后這個禪宗以道信為首的僧團就出現(xiàn)了。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