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大明,從尚公主開始

一百零八章 朱標西巡

大明,從尚公主開始 學著點 2063 2022-10-07 01:16:48

  時序匆匆,轉(zhuǎn)眼就過了三年之期,傅鐘來到這個世界已經(jīng)四年了。

  計劃趕不上變化,朱元璋為了建都之事,使得他的婚事也是一拖再拖。

  明初建都的多次選址,搞得朝廷疲憊不堪。

  朱元璋是在應天就皇帝位的,在眾多的城市中,他最鐘意的就是這個地方。

  一方面是因為應天有他當吳王奠定的宮闕,另一方面,應天這個地方可以成為他發(fā)展自身勢力的基地,因為他身邊重要的人物都是些淮西子弟。

  翻開中國地圖,南京(應天)地理位置也極佳,但是并不意味著戰(zhàn)略位置極佳,因為南京無險可守。無論是太行山、秦嶺,亦或是武夷山、南嶺,與南京相去甚遠,一旦兵臨城下,就只有南京城墻這一道屏障,長江中下游平原一馬平川,無險可守。

  雖有長江天塹,但敵軍一旦繞過南京江防,在其他地方順利過江,再沿著南京唯一的陸路攻城,南京三面環(huán)江,立刻成為了壁壘,作為首都的南京,無路可退,只能被人甕中捉鱉。

  后來朱棣的靖難之役也證明了這一點,當朱棣大軍南下到達揚州之時,南京就暴露在朱棣大軍面前,根本無任何天險作為屏障,也因此建文帝部下無法拖住朱棣大軍,等到援軍到來。

  有天下者,非都中原不能控制奸頑。

  以此為據(jù),朱元璋曾親自來到開封地區(qū),實地考察當?shù)氐沫h(huán)境,這個地方地處中原地區(qū),地理位置也是相當?shù)膬?yōu)越,但是又感到這個地方無險可守,是一個“四面受敵”的地方,于是,他決定實行古已有之的兩京制度,即應天和開封同為都城。

  但是就在做出決定的第二天,元順帝就攜帶后妃、太子逃奔塞北地區(qū),這個時候,如果還將開封定為都城,就是很不明智的選擇了。

  中間還有建中都于臨濠(府名,治鐘離縣,今鳳陽縣臨淮鎮(zhèn))的打算,也因種種原因作罷。

  總之,朱元璋一生,都在為建都之事苦惱。

  后來,就有了胡子祺上書請都關中。

  這個建議得到了朱標的大力支持。

  朱元璋見兒子力挺,心中也有所動,要遷都,總不能一點準備都沒有,有傅鐘的糧食增產(chǎn)的方子,把陜西建為魚米之鄉(xiāng)便提上了日程。

  于是,三年期滿后,傅鐘的歸期一拖再拖。

  馬皇后薨后,朱元璋沒有再設皇后,皇貴妃是最懂朱珣的心事的,趁著朱元璋得閑的時候,她小心翼翼說道:“珣兒的婚事不能再拖了,歷朝公主出嫁,沒有拖到這個時候的。我雖不是珣兒的生母和嫡母,再不說話,其他人就得說我的閑話了?!?p>  朱元璋:“要不再等等,陜西的政務正需要鐘兒?!?p>  皇貴妃:“就算我不怕閑話,珣兒卻等不起,她都十九歲了,您想讓人看笑話嗎?”

  朱元璋抬出傅鐘,“鐘兒也說過不要緊的?!?p>  皇貴妃:“他不要緊,珣兒卻是最最要緊的。也不知他是怎么想的,難道不愛珣兒?!?p>  朱元璋:“天地良心,珣兒的寢宮,東西都碼不下了,那個公主府造的,連老大都說奢侈,這還不算愛嗎?”

  皇貴妃:“你們男人不懂女人的心理,廝守在一起,才是女人的幸福?!?p>  一邊是后宮催促,一邊是整個陜西農(nóng)田大改造。事關大明的將來,朱元璋犯了難。

  皇貴妃勸道:“你手下臣子這么多,少了傅鐘就不行嗎?”

  朱元璋:“新式農(nóng)業(yè),沒他在榆林坐鎮(zhèn),還真不行。我與老大商量商量,盡快安排他早日西巡陜西。不讓他親眼去看看,我不放心。”

  下朝后,朱元璋對朱標說道:“西巡之事,恐怕不能再等了?!?p>  朱標:“穎心的意思,沒有三年之期,陜西農(nóng)業(yè)很難上個臺階。這么一算,就得六年?!?p>  ”渭南的地況與南方差距不是太大,問題倒時不大。渭北盡是旱地,不解決水利問題,要想趕上江南,困難不少。”

  朱元璋:“我倒是能等,皇貴妃的意思,珣兒等不起呀。時間過得真快,轉(zhuǎn)眼間,珣兒就十九了。歷朝皇家公主,有這么晚婚的嗎。”

  朱標:“那還不容易,讓穎心回來完婚就是?!?p>  朱元璋:“回來了,就不能再派他去了。他現(xiàn)在是榆林知府兼陜西農(nóng)田督辦(這個督辦還是專門為他所設)。再回榆林,給他什么身份?!?p>  朱標:“我早就說過,以穎心的功勞,當陜西布政使綽綽有余。”

  朱元璋:“倒不是舍不得這個官,你要看透人心,官位是能上不能下的。開海禁,是不得已而為之,動靜不能太大。歷朝禁海,難道都是胡來,肯定有他的道理。搞得不好,會成為笑話的。將來海貿(mào)的事,還得穎心去辦,朝廷總不能放一個方面大員去作此事?!?p>  朱標沉思了一下,“陜西的事不能拖了,我近期內(nèi)就去?!?p>  朱元璋:“嗯,也問問穎心,建都西安到底好不好?!?p>  榆林邊界,看到越來越近的太子儀仗,傅鐘心理激動不已。榆林能有今天,太子的功勞要占一半。沒有他在朝廷為自己說話,來的當年,就有可能被撤職或出了別的什么事。

  朱標是陽春三月,從江南煙花之地出發(fā),一路風塵仆仆。各地逗留時間雖不長,加起來就不短了,到了榆林,花了五個月時間。

  近四年沒見,太子風采依舊,有了朱睿的護理,氣色更上一層樓。

  傅鐘匍匐道傍,兩眼濕潤。沒有辦法,太子是君,榆林的官員初次見面,不能不行跪拜之禮,傅鐘也不能特殊。

  朱標笑著扶起傅鐘道:“穎心也有此兒女之態(tài)?!闭f完,兩眼也是一紅。

  接下來,傅鐘介紹了榆林的眾官與太子見面。

  不同于其他州郡,排在傅鐘后面的不是同知,而是齊泰和常律,足見兩判在榆林的地位。

  從踏上榆林的土地,比起一路過來的省、府,盡管他們黃土墊道,凈水灑街,何如此地纖塵不染。

  三沙鋪就的路面,并行可通四輛大車。

  朱標:“辛苦穎心了?!?p>  傅鐘:“辛苦太子了?!?p>  兩人相視一笑。

  到了榆林城,看著三丈高的帶著棱堡的堅城,朱標回頭對方孝儒說道:“你們參謀本部看看,要多少人才能攻得下此城?!?p>  方孝孺此時已提為參謀總部總參議,總長與副總長一直空缺。參謀本部的人員,都是軍校畢業(yè)的學生兵。他們制定的戰(zhàn)役計劃,早就被各大將領認可。

  方孝儒帶著幾個參謀商議了半天,說道:“不得十萬人馬,帶著十五斤炮,不能攻下此城。

  傅鐘笑道:”方大人低估了此城的堅固?!?p>  方孝孺疑惑問道:”難道能扛得住十五斤炮?“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