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列國選擇
當韓國使者的馬車從新鄭北上,經過一段漫長的旅途抵達趙國都城邯鄲的時候,北國已然是一片冰雪的顏色。
而韓國使者的到來以及他所攜帶的消息,卻是讓處于寒冬之中的趙國君臣心中不禁更添了幾分冰冷。
雖然之前趙國同樣收到了來自魏國的戰(zhàn)書,但是韓國使者的此番到訪還是讓趙國君臣不得不重視起來。
在得知魏國此番是同時對上韓國、趙國兩大強國之后,趙國君臣不得不感嘆魏罃這位新任魏侯的膽氣。
只不過魏罃的這股膽氣卻是讓趙國君臣心中不禁生出了幾分慎重,因為膽氣背后所依仗的必然是與之相匹配的實力。
要知道如今的魏國可不是數月之前那個魏武侯死后,因為魏罃和公仲緩爭位,而陷入內亂之中的魏國。
自從魏罃正式登上魏國君位,魏國朝局逐漸安定下來之后,魏國有所衰微的國力已然得到了極大的恢復。
一個完整的魏國究竟能夠爆發(fā)出怎樣強大的力量?整個問題的答案十數年前的趙魏大戰(zhàn)已然有了結果。
當時若不是楚國令尹吳起洞悉天下形勢,率領楚軍出梁門、駐軍林中、飲馬河水,趙國如何能夠有余力對強大的魏國發(fā)動反攻?
換句話說,如果當初沒有經過變法之后的楚國的幫助,趙國面對魏國是幾乎沒有半點招架之力的。
如今魏國內亂已然平息,魏國大軍又即將兵臨城下,趙國君臣心中自然難免惴惴不安了起來。
“啪……”
一道竹簡拍在幾案之上的聲音在大殿之中響起,猶如一道雷震,將在場一干趙國朝臣全都從心中的計較之中驚醒了過來。
視線猶如利劍環(huán)顧了下方的所有人,將每個人臉上神情都看在眼中之后,趙侯趙種緩緩張開了嘴。
“諸卿,大戰(zhàn)將起,我趙國該如何應對?”
趙種的這一句詢問讓原本寂靜的大殿,立刻陷入到了一陣嘈雜之中,所有人都在對著同袍訴說著自己的看法。
許久之后,嘈雜之聲漸漸消退,一道充滿沉穩(wěn)的身影卻是緩緩從下方趙國群臣之中走了出來。
看著這一道熟悉的身影,趙種凝重的面容之上浮現(xiàn)出了一絲輕松的神情。
來人不是別人正是他的相國,公仲樂。
走到趙種的面前,公仲樂躬身一禮,“啟稟君上,臣以為魏國勢大而趙國力弱。”
“若是僅僅以我趙國一國之力便要去對抗魏國,就是用脆弱的美玉去碰堅硬的頑石?!?p> “這無疑是十分愚蠢且徒勞的。”
公仲樂的聲音并不算大但每一個字都是那般清晰,聽完了他的話語,在場一干趙國朝臣的臉上紛紛露出了贊同的神情。
至于此刻坐在君位之上的趙種,心中卻是生出了幾分思索。
帶著幾分征詢的目光,趙種對著面前的公仲樂輕聲問道:“按照相國意思,我趙國應該與韓國聯(lián)合,一同出兵應對魏國的威脅?”
“正是。”對于趙種的話語表示了贊同之后,公仲樂對著趙種躬身一禮,“啟稟君上,臣以為只要韓趙兩國通力合作,就算強大如魏國也不是不可以戰(zhàn)勝的?!?p> 說完這一句話語,公仲樂打量了趙種一眼,只看見對方的臉上仍然有幾分擔憂的神情。
“前次濁澤之戰(zhàn),我趙國如何能夠擊敗魏侯所率領的魏國大軍?”
“乃是因為我趙國與韓國同心協(xié)力,這才能夠有一戰(zhàn)之力?!辈坏融w種答復,公仲樂當即躬身應答道。
在給出當初濁澤之戰(zhàn)能夠取勝的原因的同時,公仲樂也不禁生出了幾分感嘆,“若是當初君上能夠聽從韓侯的計策,恐怕也沒有今日的困局了。”
聽完了公仲樂這番慨嘆之后,心中難免生出了幾分悔意。
是??!
如果當初自己能夠聽取韓若山的意見,趙國、韓國、魏國之間的實力對比立刻便會發(fā)生逆轉,自己的趙國更是不用為魏國的反撲而煩心了。
只是無論是天意還是人心,事情已然成為了過去,此刻再怎么后悔又有什么用呢?
“唉……”
輕輕從胸中吐出一口濁氣,趙種看著面前的公仲樂,臉上卻是顯出了幾分鄭重。
“昨日之事不必再提,大戰(zhàn)之事還請相國以及諸卿多多用心。”
“臣等謹奉君命?!?p> ……
北國的趙國此刻正是一片積雪,而距離趙國千里之外的南方楚國此刻卻還溫暖宜人。
楚國都城郢都的王宮之中,一條溪水潺潺流過,溪水之畔年輕的楚王熊良夫正欣賞著周圍美麗的景色。
就在這個時候,一名宮人來到了熊良夫的身后。
“啟稟王上,令尹到了?!?p> 聽到是令尹到了,熊良夫立刻將心神收回,雙眼之中一道鄭重之色緩緩浮現(xiàn)。
“快請?!?p> 不久之后,這名宮人再度出現(xiàn)了熊良夫的身后,而他的身后卻是跟隨著一道英武的身影。
來人不是別人,正是如今的楚國令尹,昭奚恤。
或許是出身軍伍的緣故,這位令尹一舉一動之間盡顯軍人的干練。
快步走到熊良夫的背后,昭奚恤肅然一拜。
“臣昭奚恤,拜見王上?!?p> 對于這位在楚國朝堂之上擁有舉足輕重地位的臣子,剛剛繼位不久的楚王自然是要給予足夠的禮遇。
趕忙上前將昭奚恤扶起,熊良夫帶著幾分恭敬說道:“令尹不必如此,多禮。”
“寡人繼位不久,楚國國內政局隱隱有不安之勢。若非令尹相助,寡人又如何能夠如此之快地使楚國安定下來?!?p> “令尹的功勞,寡人不會忘記?!?p> 眼見楚王英明謙遜,身為臣子的昭奚恤自然是不會有所倨傲,當即就是一番拜謝之聲。
感受到君臣之間的那股無聲的默契,熊良夫的嘴角卻是勾勒出了幾分弧度。
數息之后,帶著臉上的那一抹笑容,熊良夫對著昭奚恤說起了召他入宮所要詢問的事。
“令尹可曾聽說韓國使者已然抵達郢都之事?”
“臣已然知曉?!碧ь^看了一眼面前的楚王,昭奚恤繼續(xù)說道:“臣以為韓使此來乃是為了向我楚國求救?!?p> “正是?!?p> 聽到昭奚恤一口說破了韓使的來意,熊良夫的眼中頓時浮現(xiàn)出了幾分驚喜,“令尹以為我楚國是否應該出兵?”
“臣以為我楚國最好不要參與到此番三晉之戰(zhàn)中。”
說完之后面對著熊良夫臉上不解的神情,昭奚恤沉聲說道:“啟稟王上,臣之所以如此說,原因有二?!?p> “其一,王上剛剛繼位,國內局勢還不明朗,此刻出兵對于楚國來說不僅沒有好處,反而還會使得朝政不穩(wěn)?!?p> “其二,此番魏國出兵韓、趙,乃是為了復兩國入侵之仇,魏國此舉可謂名正言順。我楚國若是參與其中,難免會惹天下諸侯非議?!?p> 當今之世,雖然已經是周室衰微、禮崩樂壞,但諸侯之間還是存在著一套默默遵守的規(guī)則。
其實如果實力足夠強大的話,當然也可以不用遵守,就比如戰(zhàn)國后期的已然無可匹敵的秦國。
但是如果實力不濟而貿然打破這些規(guī)則的話,那下場可是會十分的悲慘,比如冒天下之大不韙而滅宋的齊國。
身為楚王的熊良夫很清楚,自己治下的楚國雖然國力還算強盛,但還遠遠達不到無視規(guī)則的地步。
經過片刻的權衡之后,他最終做出了決定,“既然如此,此番三晉之戰(zhàn),我楚國就不參與其中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