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節(jié) 關寧防線
由于山海關有一段城墻修筑在山嶺之下,這就給了敵人居高臨下的機會。王在晉建議,在八里鋪再修一道城墻,把這處高嶺包括進來,實現對山海關的全面防守。孫承宗的意思是先修復關外的孤城寧遠,然后以山海關、寧遠、錦州為三點,構建關寧錦防線。
一個打算防守,衛(wèi)山海以衛(wèi)京師。一個打算進攻,在關外構筑防線,循序漸進,收復失地。二人爭執(zhí)不下,下面是一段載入史料的對話。
孫:“八里鋪修好以后,是不是要把舊城的四萬士兵全派去?”(新城成,即移舊城四萬人以守乎?)
王:“不,還要增兵四萬?!保ǚ?,當更設兵。)
孫:“四萬加四萬,就是八萬,用八萬兵力守新城,舊城(山海關)還守不?新舊兩城相距八里,八里之內有舊城前的地雷和陷阱,如果新城的守軍潰敗下來,不是中了自家的陷阱?假如潰兵后有敵軍,那你是放潰軍進關還是把潰軍全送給敵軍?”
王:“在山上建幾個寨子就行了。”(將建三寨于山,以待潰卒。)
孫:“還沒有打敗仗,你卻建三座寨子,不是讓士兵打敗仗嗎?況且潰軍可以進寨子,敵軍也可以進寨子。”(兵未潰而筑寨以待之,是教之潰也。且潰兵可入,敵亦可尾之入。)
談話到此結束,孫承宗幾句話把王在晉說得啞口無言,用官話說就是“在晉無以難”。上面這段話摘自《明史·孫承宗傳》,其結果是孫承宗理壓王在晉,但在另一份史料《三朝遼事實錄》上卻記載了一個不一樣的結果。前面談論的內容大致一樣,不過后面關于孫承宗的追問王在晉回答上來了。
經臣曰:“于山建山寨三,以為退守計,而三道關俱可入。蓋法云,置之死地而生?!苯洺佳赃叡谱咭?,即殺不能止,況大勢散,誰復為殺者。故為兩城以固其心,而實置之死以勵其必死之氣,臣遂無以應。
這是一封孫承宗給天啟皇帝的奏折,這里只選了后半段,其中的經臣是遼東經略王在晉。大致意思是,王在晉說:“在山上建山寨,若有逃潰可以奔向那里,而舊城也有三道關口可以進入。這幾萬兵是老兵,逃跑很有經驗,雖然可以殺死逃兵,但由于人數眾多,也無濟于事。八里的地雷和陷阱既是為敵人而設,也是為自己而設。一旦打了敗仗,潰兵就只有山寨一條路可走,但山寨只是個擺設。所以,前有敵軍,后有陷阱,潰兵想要活命,只有奮力抗戰(zhàn),這就是置之死地而后生?!?p> 而這個版本的結果是“臣遂無以應”,直接把孫承宗說蒙了。《三朝遼事實錄》的作者是王在晉,成書于崇禎朝,比《明史》早了近一百年。加上清朝又有篡改歷史、掩蓋事實的不良習慣,所以很多人說王在晉其實是隱藏的人才,孫承宗純粹紙上談兵。
然而,從前面“梃擊案”孫承宗對東林黨人的建議來看,這人有著敏銳的政治嗅覺。不僅如此,孫承宗還多次前往大同、遼東等邊關與老將商討邊事(與戍將老卒,周行邊壘,訪問要害阨塞,相與解裘馬,貰酒高歌。用是以曉暢虜情,通知邊事本末)。袁應泰丟了遼沈之后,勸孫承宗出任兵部尚書的呼聲很高,如孫承宗不知兵,實在說不過去。
我們再回到問題的開始,其實說白了,王在晉的建議就是沒有建議,總之守住山海關就行了,遼西什么的就別管了。相反,孫承宗的想法十分積極,修筑寧遠,將遼人遷往城內,以遼人守遼土。
之所以兩派僵持不下,直至今天也眾說紛紜,其實牽扯到一個問題——財政。
曾經一位同事跟我聊明朝,他說明朝是一個特別的時代,他的亡國之君(崇禎)并不無能,也不昏庸,但還是亡了,于是他向我問明朝滅亡的原因。
我將其歸納為兩點——內憂(李自成、張獻忠)和外患(皇太極、多爾袞)。
如果要從內部分析呢?同事繼續(xù)問道。
也是兩點——黨爭和財政。
都知道,明末財政體系的崩潰是明朝滅亡的重要因素之一,說白了就是沒有錢,造成這一狀況的原因無非就是之前的“萬歷三大征”,宗室人口的暴漲和優(yōu)待政策,包括后來加征遼餉、剿餉等等?,F在孫承宗說的一系列措施雖然有道理,但有一個基本的前提——錢。
筑城得花銀子,建軍得發(fā)工資,要想跟實力強勁的八旗軍周旋,還得搞戰(zhàn)馬、買裝備,一樣不能差。況且遼東軍區(qū)作為一線軍區(qū),將士的工資不能拖(也不敢拖),伙食不能差,死后撫恤金也得安排上。
王在晉就很實惠,搞這些干嗎,遼沈失了,廣寧失了,寧遠跟錦州在關外就是孤城,還守它干嗎?守好山海關吧。
理性分析,王在晉的態(tài)度雖說是消極的,卻不一定是錯誤的。如果放棄兩座孤城,確實能節(jié)省不少開支,而且憑借堅固的山海關(號稱“天下第一關”),后金一時半會兒不一定打得進來。
之所以王在晉的想法不被人看好,無非就是一個心態(tài)問題。所謂“棄遼守關”,還沒打就主動放棄,傳出去實在丟人。而且無論在哪個朝代,主動放棄國家領土的行為都是要遭鄙視的,無論代表了何種戰(zhàn)略思想,都不重要,最基本的,這是一個國家的尊嚴!
所以王在晉不一定是錯的,孫承宗不一定是對的,沒必要爭來爭去。但是,逆流而上的人是值得大家銘記和尊敬的。
孫承宗與王在晉二人相持不下,誰也說服不了誰。但孫老師畢竟是孫老師,不跟你廢話,馬上回京面見朱同學,朱同學二話不說,直接把王在晉撤了。孫承宗披掛上陣,代替王在晉經略遼東。
孫承宗到任后,進行了一系列動作——安撫難民、招攬士兵、建造營房、打造裝備、儲存物資,一套動作雷厲風行。可不久后孫承宗發(fā)現一個很嚴重的問題——軍餉對不上賬。鑒于遼東軍區(qū)將士的待遇很好,所以不少人有冒領工資、貪污軍餉的壞習慣,而且駐遼士兵大多為河南、山西等地招來的外地兵,這些人很實在,你遼東失不失陷跟我半毛錢關系沒有,我掙我的錢,毫無奉獻精神。
基礎條件可以提升,但士兵的素質實在堪憂。對此,孫承宗毫不留情,貪污的將領,軍法處置;貪污的士兵,遣散回家!孫承宗明白,要想守住遼東,必須得靠本地人,他們深受八旗軍的摧殘,不少人妻離子散、無家可歸,如果招攬這群人,他們的動機不單單是掙錢,還有報仇。如此,在戰(zhàn)場上將迸發(fā)出強大的力量,所謂“以遼人守遼土”。
于是孫承宗開始招募遼人,編制成軍。事實證明,孫承宗是對的,這支本地軍在歷史上有個專門稱呼——關寧鐵騎,為明朝最強軍事戰(zhàn)斗力,能跟八旗軍抗衡。
天啟三年九月,孫承宗命祖大壽、滿桂等人修筑寧遠城,開始了對付努爾哈赤的第一招。隨著寧遠的鞏固,天啟五年夏,孫承宗遣將駐守錦州、松山、大小凌河各城。這樣,自寧遠又向前推進二百余里,初步形成了以寧遠為中心的寧錦防線。
自此,一個偉大的防線就此誕生——關寧錦防線(山海關—寧遠—錦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