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節(jié) 整人大師
這幾輪下來,雖說崇禎對周延儒的態(tài)度發(fā)生了微妙改變,但溫體仁明白,這還不能撼動周延儒,而且這位年輕的皇帝很聰明,在他的眼皮底下過招絕對不能有大動作,他靜靜蟄伏著,等待著機會。
終于,機會來了。
溫體仁能夠戰(zhàn)勝周延儒,原因之一是他比周延儒更奸,但更重要的是,他摸透了崇禎,他太了解這位領導了——剛愎自用、做事急于求成、對大臣沒有信任感。所以他盡量偽裝,偽裝成領導喜歡的樣子。
溫體仁制敵的一招在于崇禎對太監(jiān)態(tài)度的轉變。
崇禎剛上臺時,魏忠賢把持朝政,他甚至不敢吃宮中的食物,被折騰得夠嗆,那時的崇禎是很討厭太監(jiān)的。
當皇帝久了,崇禎漸漸發(fā)現(xiàn):士大夫負國家,文官貪財不要命,武將愛錢又怕死。這些大臣整日爭權奪利,沒一個好東西。特別是在袁崇煥死后,崇禎深有感觸,這種觀念貫穿于他當皇帝的整個時期。
文臣不可信,武將也不可信,那就只有太監(jiān)了,于是崇禎又逐漸開始使用太監(jiān)督軍政。崇禎認為,太監(jiān)由于自身的缺陷,不會鉤心斗角(文化水平有限),做事效率也不錯(不拖家?guī)Э冢?。這些太監(jiān)就像崇禎的眼睛,死死盯著在外的武將和在內(nèi)的大臣。
溫體仁不愧為老狐貍,他敏銳地察覺到崇禎這一心思,并很快做出了應對。
崇禎六年,中官王坤彈劾翰林修撰陳于泰,說他盜取功名。
這里面大有講究,我來解釋一下。陳于泰是崇禎四年的狀元,當時錄取他的是周延儒,前面提到過,他跟周延儒還有姻親關系。中官,說白了就是太監(jiān),主要照顧皇帝的起居,按規(guī)矩來說是沒有資格彈劾大臣的。
這正是溫體仁的毒辣之處,他逮住了崇禎的心思,指使王坤彈劾陳于泰。很快,周延儒一邊也做出了反應,立馬有人上疏說王坤越權,背后有奸人指使。兩派你一言我一語,吵得不可開交。
這時,給事中王志道站了出來,將戰(zhàn)火引至不可收拾的地步。明代的言官,最大的特點就是“和稀泥、出風頭、無事言事”。王志道將言官精神發(fā)揮到極致,說道:“內(nèi)臣確實越權,但輔臣也有領導責任?!闭f了一通,相當于沒說,本以為一番滔滔不絕后能給領導留個印象,但崇禎可不是那么好糊弄的。
崇禎憤怒了,大聲說:“你們這一個個大臣,以為跟太監(jiān)劃清界限就一身清風了嗎?以為參劾內(nèi)臣自己就沒一點瀆職行為嗎?在我看來,你們不過是想在史書上留個好名聲罷了(落于史冊只圖好看)!”
隨后,指著王志道說:“你這么會說,討論軍國大事的時候也沒見你說兩句?!蓖踔镜罒o以回應,周延儒見勢不妙,連忙向崇禎求情,王志道被貶官回家。
至此,周延儒算是徹底磨沒了崇禎的耐性,溫體仁全面占據(jù)上風,周延儒已經(jīng)退到了懸崖邊上,只需輕輕一碰,便能墜落下去。
這位叱咤一時的狀元郎,終將敗在自己的性格上。
后來,在周延儒與官員的爭辯中,一個猛料被爆出來——周延儒曾說:“上先允放,余封還原疏,上即改留,頗有回天之力,今上羲皇上人也?!?p> 周延儒十分高調(diào),說:“我的能力很強,甚至有回天之力,當今的皇上不過是羲皇上人罷了?!彼^“羲皇上人”,是指無憂無慮的閑人。
此言一出,猶如一顆炸彈,任你周延儒再大的本事,也會粉身碎骨。
崇禎六年六月,周延儒被迫辭職。這個講義氣的人曾經(jīng)親手將自己的哥們兒拉進內(nèi)閣,最后卻被自己的哥們兒一腳踹了出去。周延儒走后,溫體仁代替他,成為內(nèi)閣首輔。
溫體仁當政后,本本分分做事,老老實實做人,一副誠懇認真的模樣很得崇禎贊賞。
除了工作,業(yè)余活動就只有一個——整人。
溫體仁很聰明,整人從不親自動手,一般都是由小弟提出,然后自己再添點油加點醋,讓崇禎來決斷。用人也差不多,讓小弟說,自己隨便夸贊兩句,這事兒就成了。
很多官員開始彈劾溫體仁,但奏疏上去,就沒了。不是被溫體仁截下了,而是都到了崇禎那兒,事實上崇禎也看了,不過沒管。越是表現(xiàn)得無助孤獨,越是能博得崇禎信任,因為崇禎不管你無不無助,只要你不結黨,什么都好說。這就是溫體仁的生存法則,憑借此法則打破了崇禎朝的首輔任期紀錄。
時人有言,崇禎遭瘟(溫)。
而溫體仁之所以被列入《明史·奸臣傳》,不是因為這個人有多壞,相反這個人很有能力,也很自覺,不吃黑心錢。他唯一的缺點,就是太能整人了,整垮錢謙益,整垮錢龍錫,整垮周延儒,就連后來崇禎的老師文震孟,也都被他整垮。搞垮后就拉人,拉小弟,以至于整個朝廷全是他的狗腿子,到頭來崇禎還以為他不結黨。
我想到一個對溫體仁恰當?shù)脑u價——他是一個奸人,弄權有余,治國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