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節(jié) 復出的張獻忠
楊嗣昌在明末是個很有爭議的人,有人說他是好人,也有人說他是壞人。我覺得沒必要鑒定好壞,他只是一個普通人,有能力,有眼光,也有著極大的性格缺陷。
一個成績一般的畢業(yè)生,被老板賞識,給予了充分的信任,賦予了極大的榮耀。而他,正竭盡全力,報答老板的知遇之恩。但同時,他嫉賢妒能,不能容人,自己認定的事一意孤行,得罪了很多人。我想到了羅貫中筆下的周瑜,跟楊嗣昌應該是同一類人。
可能有人會疑惑,為什么楊嗣昌干了這么久,建樹也一般,崇禎非但沒怪罪,反而還給他升官,信任有加?
這個問題我可以回答——崇禎跟楊嗣昌“有一腿”。所謂“有一腿”,除了崇禎把楊嗣昌當朋友外,更多的是二人見識相同。也就是說,崇禎的態(tài)度也是“議和”。但是他不能提出來,因為他是皇帝,他手握的是帝國的尊嚴。所以,他只能一直默默支持楊嗣昌,把希望寄托在此人身上。
崇禎十二年(1639)五月,安分了兩年的張獻忠再次反叛,羅汝才響應,戰(zhàn)火再次在湖廣、河南燃起。
熊文燦聽說張獻忠反了,立馬命左良玉前去征剿。事實證明,張獻忠打仗還是有點兒水平的,他沒跑,而是埋伏在半路。左良玉一來,中套了,被張獻忠殺退。
崇禎很憤怒,二話不說,下令撤了熊文燦的職,拉回來砍了。領導可以砍,干事兒的可不行——左良玉,戴罪立功,繼續(xù)剿賊。
熊文燦是楊嗣昌推薦的,現(xiàn)在被砍了,楊大人只能擼起袖子自己上。楊嗣昌當時的身份是禮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這個身份來對付張獻忠,算是給足了面子。
楊嗣昌剛到任,也沒休息,直接命左良玉上去打。事實證明,張獻忠不玩兒陰的根本不是左良玉的對手,被左良玉追著殺了一路,人死了一路,最后來到四川。
張獻忠覺得,四川很安全,而且這地兒山多路少,打游擊戰(zhàn)最合適不過。但事實上,看似安全的四川也不安全,因為有個人早已在這兒等著他。
崇禎一朝十七年,不乏名將,東北的孫承宗、袁崇煥、祖大壽;西北的洪承疇、盧象升、孫傳庭,各個身懷絕技,本領高超。但崇禎一生僅為兩個人寫過詩,遺憾的是以上名將全部不在其中。第一人,是楊嗣昌;第二人,叫秦良玉。
秦良玉,中國古代歷史上唯一一位被正史載入將相列傳的女將軍,也是唯一一位被列入國家編制的女將軍,名將,巾幗英雄!
萬歷四十一年,秦良玉的丈夫馬千乘被太監(jiān)誣告下獄,后病死獄中。秦良玉因為兒子年幼,于是代領夫職(石柱宣撫使)。后來遼東爆發(fā)遼沈戰(zhàn)役,秦良玉派弟弟秦民屏前去增援,秦民屏戰(zhàn)死沙場。
跟盧象升的天雄軍、孫傳庭的秦兵一樣,秦良玉也有自己的軍隊——白桿軍。
關寧鐵騎跟八旗軍很像,都是騎兵,裝備好,作戰(zhàn)兇猛,善于奔襲。秦兵剽悍,作戰(zhàn)很有個性。天雄軍團結,軍里全是老鄉(xiāng)朋友,領導盧象升的凝聚力強。白桿軍論戰(zhàn)斗力排不上一、二名,但卻是打法最詭異的一支軍隊。
四川多山,地勢多變,軍隊也極富特色,武器是以白蠟樹做成長桿,上配鉤,下配環(huán),作戰(zhàn)時鉤可拉,環(huán)可錘。不僅如此,每名士兵還配有一把腰刀,一鉤過來沒死的話就一刀結果你。
崇禎十三年,羅汝才攻夔州,秦良玉率軍前往,于馬家寨大破羅汝才,追著殺了一路,據(jù)說還奪了羅汝才的帥旗,從此時起,羅汝才部開始逐漸衰敗,兩年后,因與李自成產生矛盾被殺。
昔日的造反五巨頭,高迎祥被殺、劉國能投降、羅汝才被殺,只剩下李自成與張獻忠。如今的李自成在陜西深山中喝西北風,張獻忠在四川與明軍打游擊。
當時在四川,張獻忠最怕兩個人,一是四川總兵秦良玉,二是四川副總兵張令,見了這二人就跟耗子見到貓一樣,基本都要繞道走。
這兒提一下張令,據(jù)記載,此人當時已年過七旬,尚能開五石弓,箭法極準,軍中號稱“神弩將”,比黃忠還黃忠。(令時年七十余,馬上用五石弩,中必洞胸,軍中號“神弩將”。)
崇禎十三年十月,張獻忠攻重慶,四川巡撫邵捷春堅持不住,眼下能靠的只有秦良玉和張令。
張令先到!
前有邵捷春,后有張令,張獻忠無處可逃,打算拼死一搏。
所謂搏一搏,單車變摩托。
戰(zhàn)爭的結果是張獻忠大勝,張令戰(zhàn)死。具體怎么做到的,我查了一些資料,發(fā)現(xiàn)打敗張令的是張獻忠手下一位剛滿二十歲的小將,當我知道他的名字時一切就不足為奇了。這位大敗四川副總兵、“神弩將”張令的小將,就是后來名動天下的南明第一名將李定國。
張令死后,隨即趕來的秦良玉獨木難支,也隨之潰敗。
楊嗣昌聽說張獻忠在四川混得風生水起,下令左良玉入川征剿。張獻忠很聰明,就不和左良玉硬碰硬,領著明軍爬山溝、繞山路,四處轉悠。
同時,張獻忠還突發(fā)靈感,創(chuàng)作了一首打油詩,將官軍狠狠嘲諷了一番:前有邵巡撫(四川巡撫邵捷春),常來團轉舞。后有廖參軍(參軍廖大亨),不戰(zhàn)隨我行。好個楊閣部(內閣大學士楊嗣昌),離我三天路。
楊嗣昌很生氣,下令:全軍給我緊盯張獻忠,一旦逮住,必須給我殺了。為了鼓舞士氣,楊嗣昌還說:“有擒斬張獻忠者,賞銀萬兩?!?p> 張獻忠將流氓性格發(fā)揮到了極致,也下了一條令:“有斬閣部(楊嗣昌)來者,賞銀(看看褲兜)……三錢?!?p> 就這樣,張獻忠領著楊嗣昌轉悠了半年。半年后,張獻忠決定,不跑了。
不跑了?去哪兒?
襄陽!
張獻忠明白,跟明軍硬碰硬是沒勝算的,只有攻下襄陽,才能致楊嗣昌于死地。
崇禎十四年二月初四,張獻忠進攻襄陽,據(jù)說張先生一晝夜跑了三百里,第二天就到了襄陽。初五,襄王朱翊銘被張獻忠所殺,舉朝震驚。
朱翊銘,名字和萬歷皇帝朱翊鈞很像,事實上,他是萬歷的兄弟。也就是說,按輩分來算,朱翊銘是崇禎的爺爺。
順便一提,張獻忠攻下襄陽后,打算再進四川找秦良玉報仇。后來張獻忠攻下成都,拿下四川,秦良玉率殘軍駐守石柱,張獻忠想盡了辦法,用嘴啃,用手刨,就是打不下。直到他死,都沒能攻下石柱。秦良玉一直守到順治五年(1648),壽終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