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節(jié) 四川的劫難
張獻忠在后臺打了一陣醬油,也該出來透透氣了。張獻忠很聰明,在西南安家,四川這地兒就是山多路少,以至于多爾袞打了李自成、打了弘光,竟然把他給忘了。
順治二年(1645)夏,清廷派何洛會打四川,沒打下來。順治三年,多爾袞決定動真格的,派出何洛會的上司、自己的侄兒豪格。十一月,豪格入四川,張獻忠聽說豪格來了,丟下成都跑了。順治四年一月,張獻忠在西充遭遇清軍,被殺。
怎么殺的,具體來說是一箭,不偏不倚,正中心臟。但關(guān)于是誰射的,歷史上有爭議,很多人說是鰲拜。
八月,四川平定,豪格班師回朝?;厝ブ缶捅蛔チ耍ニ氖嵌酄栃?,對于這個曾經(jīng)和自己爭皇位的侄兒,要放過他多爾袞就不是多爾袞了。
要抓人,總得有理由吧。
要理由,有——徇隱部將冒功及擢用罪人揚善弟吉賽。
意思是豪格的屬下胡亂報軍功,還有任用了罪人揚善的弟弟吉賽。這個揚善有什么罪我也懶得去查,豪格的屬下謊報了多少軍功、揩了多少油水,我也不想追究。
就一個問題——這兩條罪名能致死嗎?
多爾袞說能就能!
好吧。
順治五年,多爾袞打算處死豪格,多虧豪格的弟弟順治求情(皇帝求情),多爾袞才饒了豪格,只是將其幽禁。三月,豪格死于獄中,死因不明。
順便一提,豪格這一支后來出現(xiàn)了一位名人。豪格的爵位是肅親王,他的后代肅親王善耆生了一個女兒,叫愛新覺羅·顯玗,她還有一個日本名字,叫川島芳子。
張獻忠在四川經(jīng)營這幾年,經(jīng)歷了一件大事。很多人都知道,明末清初四川人口驟減,整個省都荒無人煙,所以不得不從湖廣一帶遷入人口,史稱“湖廣填四川”。
關(guān)于這件“大事”是誰干的,我這兒就不討論了,反正嫌疑人也就那么兩個,大家自己去猜,我這兒只說點四川的情況。
大家都知道,明末清初有很多屠殺,像什么揚州十日、江陰八十一日,這些要跟四川比起來,小巫見大巫。
揚州、江陰是府(市)與縣,四川是省,真正可怕的是四川大屠殺?!睹魇贰埆I忠傳》載:“殺男女六萬萬。”古時候沒有“億”這個說法,所以“千萬”再上去就是“萬萬”,也就是我們現(xiàn)在所說的“億”。
六萬萬,也就是六億。當然,這是假的,十個四川估計都沒六億人。很多人說這是筆誤,是張廷玉先生修《明史》時打了個盹兒,把六十萬寫成了六萬萬。
真的是這樣嗎?
有一天我翻《明季南略》,在里面看到這樣一句話,“有山洞內(nèi)可容二十萬人,匿其中,獻忠不得入,置薪洞口焚之,吹煙入洞,眾俱糜爛而死”。意思就是有一個洞口,能容納二十萬人(我不知道四川哪兒有這么大的洞),在洞口放柴火,吹煙進去,人全死了。一個山洞就死了二十萬人,照這樣來推《明史》中說的“六萬萬”的確應當改為“六十萬”。這個數(shù)字實在不小。
我翻過《明史》《明季南略》和《平寇志》,相互比較,發(fā)現(xiàn)了一個問題。三種史料都在極力渲染張獻忠的人物性格,而且只突出一點——嗜殺。
為什么要重點突出這一點呢?原因很簡單,就是為了說明一件事——張獻忠干的。
史載,張獻忠長得黃面長身,肥頭大耳,一副醉酒大漢形象。而且脾氣還很暴躁,具體表現(xiàn)在:一天不殺人,渾身不舒服。而且花樣之多、之殘忍,連京城里的錦衣衛(wèi)和東廠也相形見絀。
張獻忠用的是這些:飲酒,將小兒拋擲槍上;兒啼,以為笑樂。有童稚殺不盡,則以大鋤刈之。有縛人去淫其妻殺之者;有趨人父淫其女而殺之者;有以大鍋沸油擲嬰孩于內(nèi)觀其跳躍啼好以為樂者。
除此之外,張獻忠還愛干一件變態(tài)的事兒,若遇見孕婦,便猜其腹中胎兒是男是女,最后,剖腹驗證。當時張獻忠對部下的功過賞罰,不是比誰能打仗,也不是比誰能建功,而是比誰殺的人多。
這些史料這樣苦心孤詣地描繪張獻忠的嗜殺,無非就是為了指證張獻忠。但人是一種奇怪的動物,越是理所當然的事情越是要深入研究。新王朝取代舊王朝,多多少少都要抹黑前朝,蜀后主劉禪、隋煬帝楊廣深受其害,這似乎可以理解,畢竟史書是勝利者寫的,但光論抹黑程度、史料的篡改,無人能及清朝。
結(jié)合清軍打張獻忠來看,四川也不是荒無人煙,各地百姓都組織起了一些有效的抵抗。所以很可能四川大屠殺是在張獻忠死后開展的,至于揮刀者,一目了然。
討論到此結(jié)束。
張獻忠有四個兒子(干的),其中著名的有三個:孫可望、李定國、劉文秀。
他死后,他的兒子們將大放光彩,其中有一位的光芒將蓋過整個南明,成為最閃亮的星,永載史冊,為后人傳頌。
從天啟年間開始,努爾哈赤、皇太極的八旗軍被視為神一樣的存在。唯一能與之抗衡的只有關(guān)寧鐵騎,不過關(guān)寧鐵騎在山海關(guān)大戰(zhàn)時已被消耗殆盡。所以在南明,只要看見八旗軍基本都要繞道走。打不贏,也不敢打。
在打仗時,隨處可見這樣一種現(xiàn)象:要是哪個缺心眼兒的吼一句:“辮子軍來了?!泵鬈娭苯泳腿酉挛淦髋芰?,跑得比兔子還快。
一直到那個人的出現(xiàn),打破了纏繞明軍幾十年的“恐八旗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