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建寧三年(170年),初秋。
此時方是晨光微熹,早起的風(fēng)兒在林間道旁輕輕吹過,帶著些沁涼,自雒陽通往平縣的官道上,一輛馬車正在吱吱呀呀地徐徐前行,拉車的老馬似是被這清風(fēng)撫的頗為舒適,時不時嘶鳴幾聲。
馬車上攜有三四口大箱,車前一位健仆持鞭端坐,脖頸微微前傾,目光聚集于前路,不敢有絲毫懈怠,畢竟,眼下天色尚暗,而且就算是官道,也著實有些失修,保不齊稍不留神就陷入到大坑里去。
車內(nèi)一位中年文士倚壁而坐,氣度雍容,發(fā)色略顯斑駁,懷中抱著一個正在酣睡的嬰孩,他的身側(cè)依偎著一個女童,三四歲模樣,身著淺綠襦裙,睡眼朦朧,微有抱怨:“阿翁,我們?yōu)楹我B夜趕路,晚一些又有什么關(guān)系呢?”
文士聽到女兒的抱怨也不見怪,只神情溫和的向女兒解釋道:“琬兒,喬公舉薦我擔(dān)任平縣長,是將國家大事托付于我,我怎么能不盡心盡力呢,又怎敢在路程上耽誤時間?”
話落,看到女娃困倦的樣子,頗感心疼,又說:“琬兒,你且再忍耐一下,今晚我們便能抵達(dá)河平縣,到時便能好好歇息了?!?p> 女娃嗯了一聲,靠在文士身上又要睡去,馬車安靜下來,再次融入到靜謐的環(huán)境里,只剩下吱吱呀呀的聲音時時作響。
就在這時,一陣嬰兒啼哭聲自前方隱約傳來,趕車的健仆不由打了一個機(jī)靈,神色一緊,猛然一提手中的韁繩,馬車立刻停了下來,文士攬住差點摔倒的女兒,一手撩起車簾,問道:“蔡全,發(fā)生何事了?”
名叫蔡全的健仆神情不安,趕緊稟報:“阿郎,前方傳來嬰兒哭聲,這個時辰,恐怕是有怪異作祟。”
文士神色一正:“心里沒有鬼祟,又怕什么怪異呢?你來引路,我們前去看看。”
說罷,文士將懷中嬰孩交給一旁的女兒,囑咐女兒莫要下車,竟是當(dāng)先循著哭聲找了過去。
蔡全心里害怕,但是總不能讓阿郎前去冒險,咬咬牙,緊了緊手里的鞭子,趕上幾步,向前方響處大步奔去。
奔行數(shù)十步,蔡全仔細(xì)一看,竟真的是一個嬰孩,渾身赤裸,就這么躺在道旁的淺草間,身邊別無一物。
蔡全上前一摸,嬰孩渾身冰冷,于是趕緊將嬰孩抱起在懷里,大聲喊道:“阿郎,阿郎,是一個嬰孩被棄在道旁,是個男嬰!”
文士這時也正大步趕到,聽到仆人的話,從蔡全的手中將嬰孩接過,仔細(xì)查看了一下嬰兒周身,觸了觸鼻息,又聽到嬰孩時不時的啼哭,有些緊繃的神情才放松下來,他抿了抿嘴唇,不禁悲嘆:“這世道竟已潦倒到了父母要狠心丟棄掉自己的骨肉的地步嗎?只可憐這孩子,如今沒被蛇蟲野獸所害算是萬幸!”
一行人攜著這個不速之嬰回到了馬車上。
“適才這嬰孩啼哭不止,想必定是餓了,蔡全你且取些為琰兒備下的羊乳過來。”文士囑咐道,說罷,便直直盯著懷中的嬰孩,眉頭輕蹙,若有所思。
女娃這會兒卻是一點兒都不困了,小腦袋湊在文士肩旁,溜圓的眼睛里洋溢著好奇與興奮。
“阿翁你看,他比阿妹還要小哩!”
文士輕嘆一聲,說:“是啊,這孩子只怕是剛生下來便被拋在道旁了。待我們前路上多加探尋,看是否能找到這孩子的生身父母,若是能找到那自然最好,便是有什么難處,我們總能幫襯一些,總好過一場骨肉分離。若是找不到的話,再行計較吧。”
話雖如此,文士心中卻也清楚,多半是不會有什么結(jié)果的,既然專門選在夜晚將孩子丟棄于道旁,擺明不愿旁人知曉,又怎么可能有風(fēng)聲傳出或是自愿承認(rèn)呢?
果不其然,直到文士抵達(dá)河平縣廷,一路毫無所獲。
文士至縣廷上任、于官舍安置等等一應(yīng)瑣事不必多提,之后半個月,又經(jīng)派人多方打聽,終究還是一無所得。
這日休沐,官舍后庭,文士手持一卷書,于房內(nèi)踱步,細(xì)看卻又神思不屬,出神的想著什么。
這時,一陣輕快的腳步聲傳來,人未至,聲先到:“阿翁,小娃娃和阿妹都被嬤嬤安撫睡下了。”
文士聽到聲音回過神來,只見女兒已然像稚兔一樣蹦蹦跳跳的到了自己身邊,蔡全也緊隨而至,候在門外。
文士招呼蔡全進(jìn)來,問道:“今日可有什么消息?”
蔡全回稟:“阿郎,并未有所得,半個月來,已遣人沿途往復(fù)打探數(shù)遍,仍無絲毫消息,想必是再難尋到了?!?p> 文士聽了,表情并無異狀,心里已是有所準(zhǔn)備。
蔡全又稟:“阿郎,此事要如何處置,是尋個好人家托付了,還是?”
說到這里,其有些遲疑,下拜行了一禮,接著說道:
“下仆祖孫三代都為蔡氏效力,還請阿郎寬恕下仆僭越。
前些時日,夫人生育女公子時不幸離世,阿郎又暫且無心續(xù)弦,可蔡氏的門庭總要有人繼承。兩位女公子雖然尚且年幼,將來卻總要遠(yuǎn)嫁,阿郎身邊須有依靠才是。
這段時日,阿郎找來醫(yī)匠給這嬰孩診斷,又找來嬤嬤照顧這嬰孩,醫(yī)匠和嬤嬤都說這嬰孩身子并無妨礙,下仆也看到這嬰孩眼神頗為靈動,能吃能睡,莫不如阿郎把他收作義子,這嬰孩入得蔡氏,既有了妥當(dāng)?shù)陌仓?,也能給蔡家繼承香火,豈不是兩全之法?
下仆心想,阿郎深夜行經(jīng)彼處,早一些或許就錯過了,晚一些只恐這嬰孩或為野獸所食,或為饑寒所害,偏偏就剛好被阿郎所救,這難道不是天意嗎?”
女童在旁邊聽得似懂非懂,聽到蔡全說自己將來要嫁人,有些害羞,又有些不情愿,抱緊文士的胳膊,仰頭說:“阿翁,琬兒才不要嫁人呢,琬兒要永遠(yuǎn)陪著阿翁!”
文士聽到女兒的童言,欣慰一笑,安撫道:“好,好,琬兒不嫁人,琬兒陪著阿翁?!睂Σ倘脑挍]有立即回應(yīng),只是想著:“難道真的是天意嗎?”
文士近幾日心中也在想著這件事情,倒是和蔡全所說不謀而合,卻始終未能下定決心,現(xiàn)在又聽到蔡全所說,終于有了決意:“就這樣吧!”
嬰孩尚小,文士家中高堂也已不在,因此收子一事倒也不必大張旗鼓,擺起祭祀,將此事敬告先父母和祖宗,再去信告知叔父此事,將嬰孩寫入族譜即可。
“你雖身世曲折,然君子如玉,玉不琢不成器,這番曲折或許就是上天對你的雕琢吧!望你長大之后,能匡扶天下,叫天下再無一人被饑寒所迫,再無一個嬰孩被父母所棄,君子有德,懷瑾握瑜,自今日起,你便叫做蔡瑜吧?!蔽氖靠粗鴳阎械膵牒?,眼中飽含期待。
“自今日起,我便叫做蔡瑜了嗎?”嬰孩看著抱著自己的中年文士,心中默默想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