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
當然信里也說了很多囑咐她的話語。
不難看出,她媽寫信的時候是懷著怎樣的心情寫的。
她媽是希望她能歲歲平安喜樂吧。
只是,好吧,她本就是咸魚的性子,只是這事不解決了她心里會掛著事,再說吧。
…………
時光流逝,轉眼三年過去了。
三年間還是發(fā)生了很多事的。
比如,掃盲的春風掃到了村里,大規(guī)模的掀起了一股學習風,你能想象一群群男女老少披著白毛巾在頭認真學習的場景嗎?
再比如,老李家的宅子建成了,李家兩個孫子也娶媳婦了,(三年前李大力的兒子李金寶二十歲,李大全的兒子李金根十八歲)。
哦對了,知道他們辦了一件什么洋氣的事嗎?
拍結婚照,帶著雙方的嫁妝和彩禮,哈哈~
這時候拍結婚照,鐵鍬是女方的嫁妝,書本是男方的彩禮,這叫啥?
知識和生產(chǎn)的雙結合!
雖說這個錢是她爹李大栓掏的,但木子李覺得看戲得給門票,沒毛病,哈哈。
另外,兩個孫女也嫁人了,按三年前的年齡算,老四家的李金花十六歲,老二家的李金桂十五歲。
如今李老二的一兒一女都結婚的結婚,嫁人的嫁人了,老四家的也有兩個完事了,只剩下老四家的三兒子李金水,今年十六歲,小閨女李金銀,今年十三歲了。
老李家六個孫子輩,木子李不含在內。
又比如,村里雖偏遠,但土地/改革也完成了嗎?
再比如,木子李四人的戶口就落在了這個小縣城了,因為當初買房的時候人口普查還沒開始,這也是趕上了,算是個城里人了。
還有就是她爹李大栓也確實將他兩個兄弟弄到了縣城做事了,因為老李家建房沒占到李大栓任何便宜,總之來縣城做活的過程有些曲折就是。
至于村里的那處宅子,李大栓夫妻早就想好了,縣城的房子是老爺小姐的,以后他們夫妻倆老了,老爺小姐不需要他們了,就回村子里去。
所以那輛驢車這三年肩負的使命就是,偶爾馱著李大栓夫妻回村里打掃打掃房子,當然,隨行的有時還有他兩個回家休息的兄弟。
這是木子李這邊的事,視線回到冀省Z市那邊。
高承業(yè)已經(jīng)在上大三了,而祁以墨也是大二的學生。
兩人雖都是在首都的大學,但并不在同一所。
唯一相同的可能就是,兩人三年過去了還記掛著木子李這個人吧。
三年間兩個少年郎都長大長高了不少,至少兩人都在一八零以上了。
二十一歲的高承業(yè)長相身高都在線,又是學霸屬性,不乏女同志的追求,可惜三年過去他心里眼里只有那個沒心沒肺的木子李。
這就是所謂的白月光吧。
而二十歲的祁以墨亦是,他雖然不及高承業(yè)那般,但對身邊的女同志也沒有其他的想法。
至于某個出現(xiàn)了不到兩章的工具人小叔祁景和,由于表現(xiàn)出色等原因,也調到首都的警局這邊,雖然是個副的,但誰都知道,明降暗升。
至于某個沒心沒肺的女人,以上三個是誰?
她怎么沒啥印象了?
她很忙,她忙著去首都的大學報道,最好還能在那邊再買個四合院。
沒錯,她努努力考上首都的大學不奇怪的好嘛。
現(xiàn)在是1955年了,今年也發(fā)生了大事呢。
什么事在木子李這看來是大事?
當然是錢啊!
第二套人民幣發(fā)行了?。?p> 以前通貨膨脹時的一萬元就相當于現(xiàn)在的一元了,想當初她可是適應了三年,到現(xiàn)在還是不怎么不適應的。
好在,轉回來了。
最明顯的就是在寄信的時候看到的,以前的基本寄信郵票價值800元,現(xiàn)在呢?8分!
當然也是因為之前沒有角和分的單位面值。
總之,她現(xiàn)在才覺得日子正常了。
話說,現(xiàn)在舊幣回收率是1:10000呢,要不要去兌換呢?
唉,換點夠用的吧,不急。
但是事實就是,她木子李要買房還真得兌換成現(xiàn)在使用的新幣才行。
尤其這里是首都。
這個時候的首都還是很熱鬧的,這是木子李的第一感覺。
人們穿著普通顏色單一,男的一般穿的就是黑藍兩色,大冷天的褲子跟現(xiàn)代的直筒褲一般無二,只是鞋子大多還是那種老式的手工黑布鞋。
女性穿著的顏色多一點,但也僅限于上半身,下半身的款式和顏色和男性的一般無二。
上半身的顏色就多了,純色的,印花的,雖然款式都很寬松,但卻添色不少。
也有可能是因為天氣冷的緣故,穿著保暖為主。
路上行人很多,騎自行車的,騎三輪的,開老爺車的都多了很多。
這里的建筑給人一種古風感,如何形容?
看過民國時期的電視嗎?那些熱鬧的的街景就和木子李看到的街景幾乎無差別。
你若早起還能看到店鋪前那些進貨的場景,大板車上的貨物碼的整齊,店鋪老板笑著搬貨時的喜悅。
半上午的時候,你可能還會看到三五成群的小人堆,他們可能在某個借口路邊下棋,可能是在某個擺攤賣茶老人前坐著聊天喝茶,也有可能是看到了那些路邊的雜耍班子……
木子李和自家爺爺找房已經(jīng)找了好幾天了,房子要租的不是沒有,但木子李還是想要買。
開玩笑,這個時候不買,以后想買不是沒資格就是沒那個錢好嘛。
雖說首都這邊有木家族宅,但半個百年過去了,早就住著木家的旁支。
而且爺孫倆也沒想過和那些人有牽扯,雖然三年過去了,但保不齊Z市的人還盯著的,何必牽連別人。
所以,爺孫倆低調的很。
最終皇天不負苦心人,在木子李覺得腿要跑麻的時候,終于看中了一座單獨的院子。
當然不是爺孫倆親自找的,這個時候還是有房牙子(房牙子就是房地產(chǎn)中介)的。
只是看了很多地方,因為這邊四合院居多也很大,住的人一般都是一個姓氏的親戚啥的,像木子李他們這般單獨租的不少,買的倒是不多。
可問題就在于,木子李他們不想和其他人住一個院子,人多口雜的,而且木子李用空間不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