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那對師兄弟發(fā)現了真相的監(jiān)院心里默默笑開了花。
三月前,這兩名道士突然來到道觀說什么要修行幾天,結果呢?大的那個整天關在廂房里睡大覺,小的那個天天出門不知道干什么,卻總是正點趕回來過堂用齋。
這兩人在長青觀一待就是三個月,一文錢都沒掏過出來,小氣至極。
就算是三清山上來的山門弟子又怎么樣?自己的師父也是三清山的山門弟子,那么以此類推,自己至少要算半個山門弟子。
就算按照道規(guī),必須接待山門弟子又怎么樣?雖然好幾年沒來過山門弟子了又怎么樣?
自己N年前接待過的那名山門弟子是多么地講道理,該交的錢從來沒少過一文,哪像這兩個潑皮,無論自己怎么旁敲側擊,皆是:你說什么,我聽不懂。
總之監(jiān)院就是看他們不爽,瞧瞧他們窮困潦倒的樣子,沒準自己比他們還高級一點呢,這次就是要給點顏色他們看看,識趣的就早早滾蛋
,免得自討沒趣。
青詞作為進獻神靈的齋醮詞,不僅有著特定的文字律格,而且要求用語典雅華麗、富有美感、同時真情流露。
他不覺得這對師兄弟能當場作出一首青詞來,而且在他看來,這對師兄弟全無道心、胸無點墨、而又整日無所事事,絕對是被師門趕出來的山上敗類,現在又來禍害自家的道觀。
眼看執(zhí)事就要唱贊完畢,下一步就是上表了。
如果他們不想當場出洋相的話,最好是乖乖服軟,那么自己剛好順理成章救場,反正表文早早就寫好了,此刻正揣在自己的兜里呢。
這樣一來,既不會耽誤法事、得罪同知大人,又能打擊這對傻X,一舉兩得,哈哈。
想得美的監(jiān)院不自覺嘴角上翹,心里一邊默默盤算著,待會要怎樣救場。
就在某個師弟以為這次不死也要脫層皮的時候,耳邊忽然響起師兄抑揚頓挫的聲音:
伏以黑帝御時,玄冥肇序。下元勝會,大宥昌辰。①
師弟兩眼一亮:有戲,不愧是師兄,哈哈,這次不用死啦。
監(jiān)院眉頭一皺:怎么回事?他們早有準備?
接下來,隨著步虛聲韻,某位仁兄身姿綽約、腳踏星辰、神馳九霄、啟奏上天:
所宜虔祝,上真勵精,下土用祈,禎貺以福存亡。
今以玉局靈墟,瑤壇展禮,輒持法信,用助齋誠。
敢希眾圣鑒臨,萬真昭佑。
九玄開度,超離冥漠之鄉(xiāng);
五族葉和,長荷安貞之福。
災兇殄息,罪咎消平。
永誓丹襟,仰承洪澤。②
下元節(jié),乃是水官解厄旸谷帝君解厄之辰,在這一天做道場,可祭祀亡靈,并祈求下元水官排憂解難。
這首青詞上奏得可謂正應時景。
全場的人無不露出滿意和神往的目光,監(jiān)院和聞香除外。
聞香:說的是人話嗎?
監(jiān)院不自覺地攥緊了雙手:可惡,竟然讓這兩個臭小子躲過一劫。
看到監(jiān)院身形逐漸僵硬,臉色越發(fā)難看,兩師兄弟內心竊笑不語。
某師弟:嘿嘿,想當年,我們師兄弟搞宮斗的時候,你丫還不知道在哪里吃屎呢,隨即又疑惑師兄的這首青詞聽起來怎么有點耳熟。
某師兄:臥槽、好險,幸好去年被師父逼著做了幾首青詞,現在拿來東拼西湊正好得一首新的,嘿嘿。
完全沒想到某人竟敢如此膽大包天忽悠上天的監(jiān)院,還以為他們是早有準備,一下子沒了陰人的興致,皺著眉頭開始思量起如何收場來:這次真是偷雞不成蝕把米,接下來怎么應對好呢?
后面監(jiān)院再也沒出什么幺蛾子,儀式順順利利地完成。
待到儀式結束,兩位師兄弟便自行上前見過同知大人。
因為法事做得順當和完美,張同知頗為滿意,便笑問道:“監(jiān)院,不知這兩位道長怎么稱呼?”
監(jiān)院忙起身,似乎要回答,卻像是被嗆到了似的,突然一陣咳嗽。
顯而易見,監(jiān)院不想給同知大人介紹這兩個白嫖怪,但人家可不慣著他。
兩師兄弟也不管監(jiān)院在一邊咳得撕心裂肺,徑直上前拱手作揖:“貧道三清山無為道人、松雪道人有禮了?!?p> “原來是三清山的道長,晉中失禮了。”聽見是三清山來的道人,張同知立刻起身回禮。
張同知為何如此禮遇三清山的道人呢?在這里就不得不提一提三清山的來頭。
傳聞:三清山,永嘉道首,桃水出焉,西流注于流沙,其上多白虎、白玉。有獸焉,其狀如豹,有鳥焉,其狀如鳳,有魚焉,泣生珠玉。③
天下道觀皆出自永樂宮,永樂宮主即國師,國師篤學博聞,主掌永嘉天文地理、善占卜、能祭祀通神;而永樂宮來自三清山,國師便是三清山派遣出山、主掌永嘉修道之人。
神秘的三清山不是一般人能踏足的,自三清山而來的道人即是所謂的山門弟子,天然就比其他道人高一輩。
永嘉道觀的每一位觀主都是山門弟子,而觀主自己收的弟子卻不屬于山門弟子。
監(jiān)院作為長青觀主的弟子,從輩分上來說就低了那對師兄弟一輩,但他居然敢暗算山門弟子,不知道是年紀大了拎不清,還是腦殼壞了。
或者說是因為那對師兄弟實在落魄至極,一點都不像是得道高人,也不像是去三清山鍍金的貴族公子,貴族公子是不會落魄到來長青觀揩油的。
監(jiān)院不知不覺地就把他們當做了道觀的普通道人,以為自己可以隨意把捏呢。
張同知對此一無所知,還以為監(jiān)院專門請了三清山的道人來做道場,可見自己倍有面子,因此十分高興,給監(jiān)院大大點了一個贊,又安排兩位道長也坐到自己身邊。
這下子,監(jiān)院是有苦說不出,原本以為能讓這兩個無賴顏面掃地的,沒想到他們居然得了同知大人的青睞,暫時只能生生咽下這杯苦酒。
法事既然完畢,便是宣講大會。
講堂早已經搭好,聞道在族長帶領下,上前給諸位大人見禮,得到許可之后便登上高臺,開始宣講。
聞道講一句,便有傳唱傳一句,官府特地安排了兩名嗓門大的公人輪流傳音,務必使得大家都聽得清清楚楚。
分別講了稻谷和番薯、洋芋、玉蜀的種植流程,由育苗、移栽到施肥、田間管理,其間細節(jié)無一不細說,既有理有據,又條分縷析,可以說,聞道是傾囊相授。
聞香居高臨下,看著自家老實巴交的大哥由戰(zhàn)戰(zhàn)兢兢、小心翼翼到從容不迫、有條不紊,甚至有種“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的得意之情,一時百感交集。
?、佗诔鲎浴稄V成集》。
?、鄢鲎浴渡胶=洝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