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說說笑笑,已來到村寨里。
星散的人口,空落的院子,一行人進村,顯得特別扎眼,野豬、美女、壯士……圍觀者眾。
“山里就這樣,發(fā)生什么事,都像看稀奇一樣,但需要幫忙,都是不請自來的……哈哈,到家啦!”吳叔神采奕奕,全然忘記了自己還是個受傷的戰(zhàn)士,胳膊此時還有絲絲淤血滲出,菲菲遞給吳叔紙巾。
吳叔將受傷的胳膊抬起,另一只手頻頻揮動帶血的紙巾,給寨里人打招呼。
“老三呀,難得呀,收獲這么大!”一位滿臉花白胡子的老爺爺,拄著一柄竹制的拐杖,斑斑點點。
傳說中的斑竹所制?
菲菲指了指老爺爺的拐杖:“鳳,斑竹哦?!?p> “大家看,到處都是特別的竹林、竹海哦……”阿妹覺得匪夷所思,觸目所及,漫山遍野的棵棵斑竹,即使寒冬季節(jié),亦感受不到一絲蕭殺的氣息,唯有一片竹的海洋,青翠欲滴、斑駁陸離、層林盡染。
“爹,等會刮好野豬了,晚上叫寨里鄉(xiāng)親們都來吃野豬肉哦?!眳鞘宕舐暤貙先苏f話,怕老人沒聽見,一邊給家鳳說,“這位就是我父親,吳竹的爺爺?!?p> 家鳳問:“爺爺我見過的,幾年不見,還是身體硬朗呀,今年有90多歲了吧!”
此時聞聲來了兩位上了年紀的幫手,其中一位黑痩的老者,年約60歲,不是吳竹的大伯嗎?時隔多年還是一眼就能認出來。
怎么家鳳認識吳伯,卻不認識吳叔呢?純屬巧合,原來在學校那會兒,吳伯在縣城某國企上班,家鳳陪吳竹去過,所以印象頗深。
而上次來寨里,吳叔正當壯年,家庭負擔重,與吳竹爸爸一道出去打工了,所以不僅吳叔之前沒見過,就連吳竹爸爸,至今為止,也從來沒見到過本人,這就是生活的本來、無奈!
只見路邊的一處空空的院落,熟悉的房屋,那就是吳竹家了,還跟數年前一模一樣,家鳳思緒飛揚,回到了6年前的暑假。
記得那次,同去的還有一位叫陳可的男同學,相約一起來到吳竹家玩。
七月的天氣,山下酷熱難耐,山上卻涼爽無比,大家在屋里,陳可和吳竹在切磋畫藝,還擺開了一桌牌局,打拖拉機升級,都是學生,自然是打著玩的啦,開開心心,愜意無比。
吳梅和小霞一組,家鳳和小林一組;小霞16歲,小林只有14歲,二人是竹叔的孩子,當時還在讀初中,父母都出去打工去了,暑假只有兩姐弟在家,自己做飯吃,偶爾在吳竹家吃。
吳竹的爸爸,為了供兩姊妹上學,一直在外打工,很少回來,每次去學校看兄妹二人的都是吳媽媽,一個勤勞樸實的農村婦女,只見吳竹家的墻頭,屋角堆滿了玉米、土豆、花生、紅薯等物,他們家就像一個農貿市場或土特產倉庫,應有盡有。
此刻吳媽媽給大家做好吃的,端上來一碗碗熱氣騰騰的湯粉,家鳳用筷子拔弄一看,全是滿滿的荷包蛋;回頭一看,吳竹家的后院里,歡叫飛騰的雞、鴨、豬、羊等動物,數不盡數。
可見吳媽媽在家一個人,要做那么多事,一定是很忙的。
奇怪的是,吳媽媽從不叫兒女干活,連吃的都做出來了,兩姊妹太幸福了,否則怎么會培養(yǎng)出兩個大學生,還有一個搞藝術(美術)的,要知道,那可是花費不菲的,買張紙都要好幾十元,一般家長是不支持的,斥之為“玩物喪志”,多少藝術之星被扼殺在搖籃里,尤其是山里的孩子。
進來一位拄著拐杖的年近20歲的年輕人,門口的曬谷坪上停了一輛殘疾人專用的電動三輪車。
“海哥,少有的能人哦,會修電器、鐘表……”吳竹介紹,吳海,大伯的兒子,如何的聰明,能為常人所不能為。
然后大家牌也不打了,聽身殘志堅的海哥給大家講勵志故事……
彈指一揮間,此地唯余空蕩蕩的紅磚黑瓦,腐朽欲墜的木柵欄,屋門口的一株株小斑竹,已茁壯成長,直沖云天,竹影婆娑、風聲回蕩、漸行漸遠。
“我父親有些耳背,聽不見的,同學。”吳伯搖頭嘆息,“二弟一家,一言難盡……”
吳伯早幾年已經退休賦閑,不在縣城的家里住,只喜歡這一片青山綠水,相比轟轟烈烈的進城欲望,竹伯的這種回歸情結,也算稀罕吧!
另一位老師傅,年紀不在吳伯之下,約有70來歲,古稀之年,卻身形矯健,腰上系一條白色洗澡巾,手握兩把尖刀,看得出,是幫著宰殺野豬而來,果然寨子民風淳樸,互相幫忙,不請自來呀!
家鳳給二位長者遞上香煙,問吳伯:“海哥呢?”
說曹操,曹操到!
“家鳳,你來啦……”海哥就在眼前,拐杖依舊,卻多了一位珠圓玉潤的姑娘攙扶著他,想來是海嫂了。
“海哥,城里人呀,改日我去你們城里玩!”何荻平打趣,“去老板家蹭飯吃?!?p> “兄弟笑話我……歡迎啊!”海哥跟兄弟們握手,“混碗飯吃……”
吳伯說:“退休了我和他媽媽就在寨子里住,他們就在縣城里住,開了一家電器銷售和維修店……只有我們這輩人,還在乎這些坡坡坎坎哦?!?p> 何荻平對海哥佩服與羨慕不已:“海哥,比我們都強呀!”
“年輕人,都出去干啦,這些房屋,山林空著,可惜呀?!崩蠋煾翟诟袊@,指著前面一排房屋,其中不乏二、三層的新式樓房,外墻貼著漂亮的瓷磚。
家鳳仔細打量,大多大門緊閉,沒有人居住的痕跡,也談不上張燈結彩,準備新年的喜慶景象了。
老師傅說,寨子里目前的人口,按照有土地、山林的來算,是100多人;但長期居住在村子里的,只有10多戶人家,不到一半,還基本以老幼為主。
其他人不是到了外地打工,就是在附近鎮(zhèn)上或縣城里做生意,定居等,雖然脫離了村子,但還是在村子里有田地,房屋,偶爾或過年期間回來一趟,隨著在外買房定居時間的推移,很多人難得一見了。
風景這邊獨好。
吳叔家是一處10多年前的磚瓦房,與山下不同的是,前面是木板墻,木質大門新貼的春聯(lián),左起“兄友弟恭春滿堂”、右邊“父慈子孝全家福”。橫幅是“和氣致祥”。
只見一個女孩,紅妝素裹,嬌羞如花,倚靠在大門口。
山上打完野豬,回家正辦喜事,并蒂迎春桃紅柳翠,雙飛比翼花好月圓,好一幅春色滿堂的喜慶氣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