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初五,睛。
紀淺夏認真凝思,俯案疾筆記下:穿來第五天,諸事紛雜,光怪陸離。為免行錯步,說錯話,豁出去對生母白氏坦露出自己記憶缺失的真相。白氏先是一驚,而后是憂。
驚訝落水會失憶,府里一切事體都不記得,全靠著急智蒙混到第五天。憂的是,府里看似和氣一團,實則暗箭無數(shù)。她本來就是溫順老實低調(diào)又聽話,這下不記得,可能日子會更難過。
提及三問。白氏嘆口氣緩緩向她道明:原來白氏是狄夫人陪嫁丫頭。總共陪嫁四個,因喜她穩(wěn)重,又因為其他女人紛紛生下庶子庶女,夫人咽不下這口氣。便把身邊的白氏開臉給了保國公當通房丫頭。生下庶四小姐后,就立馬抬舉為姨娘。
因為生女兒不順,白氏身體受了損傷,可能終身不肓,加之本來就是夫人的幫手,就更加得到狄夫人的另眼相看。特別準許她跟在身邊協(xié)助管家。這一點,其他小妾也鬧過,紀老夫人也干涉過,無效。狄夫人堅持之下,目前暫時平靜。
紀淺夏聽到這里時,還特意打斷,詫異的問了句:“姨娘,原來咱們母女在這后宅是站嫡派的?”
白氏輕輕拍下她,苦笑:“夫人對我恩重如山,這是應該的?!?p> “難怪在老夫人屋里,大姐姐還幫著我說話?!?p> “這是自然,大小姐五小姐是明白人。你呀,原先……”頓了下,白氏撫摸著她的臉,不無欣喜:“說句不吉利,小滿,你這一次失足落水,脾氣性子倒改了許多。姨娘聽說了,不但敢嗆聲三小姐,還不懼七丫頭。這便對了。”
“難道原先我不敢?”
白氏輕嘆氣:“也怪我。一味要求你唯唯聽話,教的老實溫順,處處被人暗算欺負。如今好了,你看得明白,多提防點老三老七。”
“哦。”紀淺夏眨巴眨巴眼,又不解問:“姨娘,我是你養(yǎng)大的?不用抱給太太養(yǎng)?”
白氏端起茶盅抿一口,低聲笑:“這若是別家,自然輪不上我們,只國公府,雜事太多,太太又有大小姐五小姐,大少爺三少爺要教導,忙不過來。老太太又久病,便特準了各房自養(yǎng)?!?p> “那……少爺們呢?”
白氏微笑:“兩位庶少爺,也是自小跟著夫人?!?p> “哇,夫人真夠忙的。難怪要請姨娘幫著協(xié)理國公府?!?p> 又在養(yǎng)嫡子庶子嫡女,還在管著后宅一幫小妾,還有人情來往,還得服侍久病的婆婆,狄夫人沒累垮已是奇跡。
“可不是?!卑资系晚p輕感嘆。
“那個多壽是什么來頭?她倒不像丫頭,比小姐還體面,還敢打斷老太太說話?!?p> 白氏輕輕抬眸,無聲抿抿唇笑:“小滿,你要真把她當丫頭,那你就大錯特錯了?!?p> 紀淺夏眼皮一跳,壓低聲音追問:“姨娘快告訴我,她是什么人?”
“她具體是什么來頭,我也不清楚?!卑资衔⑽u頭,若有所思說:“夫人往年提過一嘴。說是國公爺早先一位世交友人特意送過來。來時還小,四五歲的年紀。當時國公爺還不肯收,是老夫人作主收下,還放話說要收為義女。后頭怎么沒收成,夫人也沒提。只是從此后,老夫人待多壽如女兒。別說你們姑娘家,就是國公爺夫人也要給她幾分面子?!?p> 紀淺夏從這段平鋪直敘中結納了一下,小心問:“就是說,老太太跟多壽,名義上是主仆,實則如母女。”
“正是。”白氏欣慰笑:“小滿,你明白就好。”
紀淺夏望天發(fā)了會愁,打起精神繼續(xù)孜孜不倦的請教。
白氏見她雖失了記憶,倒更加虛心好學,又有自己的判斷,加上就這么一個親生女兒,自然是不遺余力的將府里知道的,盡數(shù)告之。
一直到院門落鎖時間到,紀淺夏才意猶未竟的送出白姨娘。
前兩天記下的三問解決了。新的問題又來了。
她怎么跟呂大小姐和裘五小姐相處。她的交友過程,白氏做為生母也并全部知曉,一些細節(jié)方面,只能求助兩個常年貼身丫頭了。
另外就是……
“姑娘,這副繡荷包,還未完工呢?!币袡涯膲夭婚_提哪壺。
紀淺夏正發(fā)愁呢。別的好蒙,這繡工怎么混過去?
偎蕉笑:“可是了。今日奴婢瞧見其他六位姑娘都佩著香包,獨咱們姑娘沒有。還怕夫人問起來,誰知卻打馬虎眼混過去了?!?p> 紀淺夏有氣無力問:“咱們屋里誰的活計最漂亮?”
倚櫻抿著嘴笑推偎蕉:“姑娘這是怎么啦?偎蕉姐姐的針線活還得了夫人的夸獎呢。”
“呵呵。那就麻煩偎蕉幫我續(xù)上最后幾針吧?”紀淺夏大言不慚的要求。
“咦?”兩個丫頭面面相覷。
紀淺夏睜著眼睛說瞎話,表情苦惱,望著桌上跳閃的燭光,語氣沉重說:“我一想到今日所見所聞,心里就難受,手足就發(fā)軟,渾身就沒勁。自然也就提不興趣補上這幾針。”
可是她這么一提及,兩個丫頭也想捂嘴了。
紀淺夏管不了那么多,拍著偎蕉的肩,鼓勵:“交給你了?!?p> “誒,是,姑娘。”偎蕉硬著頭皮接下活計。
霍霍,可算甩脫了!
紀淺夏趴回床上埋首錦褥暗自竊喜撲騰。
先解決眼前的這一半未完的繡活。至于以后,再找借口推脫就好了嘛。
待到夜深。
紀淺夏就補寫上日記。府里想不明白的事搞清楚了。跟白氏的對話略記了記,就回顧了一下勝善寺的火燒案。她咬著筆頭刷刷把過程寫下后,最后末尾總結:情殺!
游方高僧極有名望,自然也就不缺錢。名和利都兼收,那么如果有姿色不錯的女信徒要死要活的跟隨學佛,拒絕得了嗎?
自古以來,這佛門就沒凈過。
和尚正當盛年,女弟子又心甘情愿侍奉,自然就會發(fā)生一系列難以啟齒的事件。
假如,雙方發(fā)生分岐,或者另有意外,為保名和利,高僧起殺機那是分分種的事。
嗯!沒錯,八成就是這樣。
紀淺夏把動機推算記下,很自信的收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