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崇禎有家店

第八十章 拜辭封賞

崇禎有家店 江湖大俠客 3043 2016-11-15 21:45:54

  崇禎皇帝將盧象升攙扶了起來,笑著說道:“朕很年輕,你也很年輕,朕希望能和愛卿在青史上留下一段佳話。對愛卿的才華,朕拭目以待,不要讓朕失望!”

  盧象升頓時升起一種士為知己者死的感覺,躬身說道:“皇上放心,臣明白!”

  歷史上崇禎皇帝和盧象升的關系就非常好,好到讓很多太監(jiān)和大臣都嫉妒的地步。崇禎皇帝非常的多疑,對臣子根本談不上新任,但是對于盧象升,崇禎皇帝的觀感是不一樣的。

  崇禎在當時是很信任盧象升的,每次都將他放在最危急的地方。

  另外一件事也透露出些許信息,崇禎十年,戶部尚書侯恂(侯方域之父)下獄,吏部尚書鄭三俊故意輕判,崇禎大怒,將鄭三俊也下獄。侯恂和鄭三俊都是正直有聲譽的人,許多大臣都上疏救援他們,但崇禎不同意,“宣大總督盧象升復救之”,崇禎終于同意了。對于崇禎來說,這相當不容易。

  從這件事情里面,也能看出崇禎皇帝對盧象升的看重和信任。

  不過盧象升也有郁郁不得志的時候,崇禎皇帝在很多的事情上的看法和盧象升是不一樣的。

  崇禎九年九月二十二日,朝廷任命盧象升為總督宣(府)、大(同)、SX軍務,盧象升要求陛辭,和崇禎面談治理國家的策略,沒有獲得同意。

  這個時期的盧象升是非常寂寞與痛苦的,他在給他外舅的信中寫道:“甥以孑然一身,獨處大風波患難之中,萬死一生,為朝廷受任討賊之事。海內竟無一人同心應手者,唯見虛談橫議之徒,坐嘯畫諾之輩,望恩修怨,挾忿忌功,胸鮮隙明,喙長三尺,動輒含沙而射,不殺不休。若非圣天子明察賢奸,任人不貳,則甥已早斃于刀鋸鼎鑊之下矣?!?p>  他的寂寞,在于找不到同心之人。岳武穆說文官不愛錢,武將不怕死,則天下太平。那時候恰好是滿天下文官愛錢,武將怕死。坐在皇宮里看文件批條子的袞袞諸公們,又一個個嘴有三尺長,對在戰(zhàn)場上流血流汗的他誹謗不斷,恨不得將他殺死。他在幾年間由區(qū)區(qū)一個知府升至總理中原軍務,感激的大概還是崇禎對他的信任。

  《明史》引用了他的一條奏章:“臺諫諸臣,不問難易,不顧死生,專以求全責備。雖有長材,從何展布。臣與督臣,有剿法無堵法,有戰(zhàn)法無守法?!?p>  兩軍對壘,需要隨機應變,象他這樣喜愛野戰(zhàn)的人,正如岳武穆所言,“運用之妙,存乎一心”,廷臣言官們偏偏要妄加言論,他不得不表示憤怒。

  他在《剿寇第一要策疏》中對義軍越剿越多的事實作了最簡單直接的解釋:“民從賊,多起于饑寒;兵從賊,多緣于缺餉。”軍民的暴動,是因為他們實在沒法活下去了,剿匪的根本,還在于要讓民眾可以有活路。他的《靖寇綏民八則》為:“酌緩征之宜以延民命,勤修廢之役以奠民居,通山澤之利以濟民窮,戢刁告之風以降民害,禁差拘之攏以安民生,廣招墾之術以裕民養(yǎng),恤行戶之苦以資民用,嚴驛遞之歸以蘇民困?!?p>  在給朋友的信中,他屢次發(fā)牢騷,“邊地風塵,消磨氣體,豈人而鐵石乎?”只有江南家鄉(xiāng)的美景,值得懷念,“塞北江南,夢思耿耿,故園松竹,相見何期?玉關人徒增悵耳。”他一再想念江南多病的老母,但“邊事大壞,某素奉教于長者,不敢不盡心為之?!?p>  當時東北關外的大凌河已經(jīng)失守,但松山錦州仍在,山海關防線仍很牢固。宣府、大同一帶則形同虛設。在他的努力下,形勢漸漸好轉。第二年,軍區(qū)屯田的糧食大豐收,崇禎諭令九邊皆要學習宣大軍區(qū)的榜樣。

  崇禎皇帝仔細研究了盧象升的履歷,發(fā)現(xiàn)盧象升類似于理想主義者,“象升少有大志,為學不事章句”,而崇禎至死都相信他能做中興之主,但天要亡他。兩人都異常勤勞,近于苦行僧,“(象升)居官勤勞倍下吏,夜刻燭,雞鳴盥櫛,得一機要,披衣起,立行之?!?p>  盧象升不是一個單純的武將,他對國家的政策有著自己的論斷,最簡單的就是平定農民起義上與崇禎皇帝分歧。

  雖然盧象升忠實的執(zhí)行著崇禎皇帝的政策,對起義軍絞殺非常的有效果,但是盧象升也知道,想要徹底平滅叛亂,光靠大軍圍剿是不可以的,要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那就是朝廷澄清吏治,擴大生產(chǎn),改變賦稅制度,使百姓有地種,有飯吃。

  不過崇禎皇帝在用人上,歷史公認毫無章法,殺了那么多大臣,卻依舊沒有選出合適的人選。

  明末的能臣干吏不少,可是大多都死于黨爭,或者被排擠出朝廷,崇禎皇帝識人不明是非常嚴重的一個錯誤。另外一個就是將錯誤推給臣子,性情急躁,在遼東的事情上鉆了牛角尖。

  崇禎皇帝看著低頭的盧象升,心中感慨,自己肯定不會再讓歷史上的事情重演,不然都對不起這些中心為國的臣子和大臣,也對不起大明的子民。

  “朕相信你!”崇禎皇帝看著盧象升的眼睛,只說了四個字,神情嚴肅。

  盧象升顫抖著身子,對于第一次見面的崇禎皇帝,心中感佩不已,覺得自己心中有一團火在燃燒。

  “關于你的官職!”崇禎皇帝轉身回到龍書案上,看著盧象升說道:“朕不好直接給你太高的位置,給你一個兵部侍郎的頭銜,加都查院左副都御使,負責整訓京營,你覺得怎么樣?”

  這叫不給自己太大的官職?盧象升一時間有些沒反應過來。

  自己不過是一個知府,皇上居然直接給了兵部侍郎的頭銜,還有都查院的左副都御使,這簡直就是超拔使用了,絕對是破格了。盧象升連忙行禮說道:“臣領旨!”

  崇禎皇帝點了點頭,沉思了片刻說道:“至于武職在,朕也給你一個吧,免得名不正言不順。五軍都督府中軍都督,朕覺得還是不錯的。”

  五軍都督府(中、左、右、前、后),“分領在京各衛(wèi)所,及在外各都司、衛(wèi)所”。五軍都督府每府各有左右都督、都督同知、都督僉事及經(jīng)歷、都事等官。都督府都督等官,后漸變?yōu)榭浙?。崇禎皇帝給盧象升的也就是一個空銜,即便是空銜,也不低了。

  統(tǒng)兵之官,加總兵、副總兵、參將、游擊將軍、守備等銜,始有帶兵之實權。

  “至于散階,朕收授予你正二品驃騎將軍,漢代有名的將軍霍去病就是驃騎將軍,人稱霍驃騎,朕也希望你成為朕的霍驃騎??!”崇禎皇帝看著盧象升,面帶笑容的說道。

  盧象升這個時候反應過來了,連忙跪倒在地上,大聲的說道:“臣請皇上收回成命!”

  崇禎皇帝一愣,皺著眉頭問道:“愛卿此話何意?”

  盧象升只好硬著頭皮說道:“臣做過兵部員外郎,雖然外放大明知府,但是升遷為兵部侍郎,也是有跡可循,皇上超拔使用,已經(jīng)是天恩浩蕩?;噬衔颊髟兙I,臣便是身負皇命的欽差,加都查院左都御史也是應有之義,其他人也不會說出什么來?!?p>  “可是武職,臣寸功未有,甚至都沒上過戰(zhàn)場,臣實在是無法領受武職。五軍都督府都督關系重大,正二品驃騎將軍也是高職,臣受之有愧,也會有人非議,對征詢京營之事不利!”

  崇禎皇帝依舊皺著眉頭,半晌沒說話,難道是自己太激動了?

  盧象升見崇禎皇帝猶豫,連忙再一次說道:“霍驃騎之所以名留青史,威震古今,不是因為驃騎將軍的職銜,從古至今,無數(shù)人做過驃騎將軍,能夠青史留名的,也就只有霍驃騎一人而已,只是因為他的功勛,平滅匈奴,戰(zhàn)功赫赫?!?p>  “臣不敢自比霍驃騎,但是見賢思齊之心還是有的,臣愿意在沙場上獲取戰(zhàn)功。臣如果打了勝仗,皇上的封賞,臣一定叩拜領取。但是現(xiàn)在實在是不合適,無功不受祿??!”

  見盧象升的推卻的態(tài)度很堅決,崇禎皇帝也意識到了自己的想法不對,點了點頭說道:“既然愛卿如此說了,那朕就將官職給愛卿留著,等著愛卿建功沙場,朕一定厚加封賞?!?p>  “臣謝主隆恩!”盧象升抹了一把額頭上的汗水,心有余悸的說道。

  自己整訓京營,本就是牽扯甚大的事情,肯定會處于風口浪尖,皇上如此封賞,簡直就是火上澆油,雖然盧象升知道崇禎皇帝器重自己,可是這官職他是真的不敢領受??!

  “皇上,李邦華在外面求見!”正在這個時候,王承恩從外面走了進來,躬身說道。

  崇禎皇帝看著王承恩,又看了看盧象升,笑著說道:“你的搭檔來了!”說著大笑著對王承恩說道:“讓他進來,正好路愛卿在這里,朕免得在召見他們二人一次了!”

江湖大俠客

剛剛看了一下,本書第一個執(zhí)事誕生了,謝謝葬秦書友的打賞,當然也謝謝其他書友的打賞和支持,小弟感激不盡!今天晚上來不及了,明天兩更基礎上,加更,為本書第一個執(zhí)事書友葬秦賀!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