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就沒有鼓勵女子讀書的歷史,但也不反對女子讀書,唐朝也有不少才女,比如上官婉兒就是其中之一。
不過唐朝時期活字印刷沒被發(fā)明,雕版印刷成本高,加上紙張成本,能讀得起書的人都是有錢人,普通人根本讀不起書。
就算上河村的村學免費,紙張、書本、筆墨費用可的自己出,這些費用會壓垮一個小康之家。
這也是田氏得了一貫錢之后,明確了一家跟著高升,讓她看到了發(fā)家致富的希望,她才敢將張石送去村學蒙學。
若非如此,尋常老百姓誰有這錢送子女念書?
高家為了供養(yǎng)老大高平念書,老爺子和老太太一把年紀了不僅要種地,還得在農(nóng)閑的時候編織簸箕、竹筐拿到村市販賣補貼家用。
為了三個孫兒蒙學的費用,寧可答應用孫女換錢,如此荒唐的事情老爺子差點就同意,就連老太太也是默許的態(tài)度,就為念書出人頭地。
這個時代想念書,對于普通老百姓來說是一件極其奢侈的事情。
好在唐朝開放,女子要蒙學,只要家庭足夠支撐起價值不菲的費用,也沒人反對。
高升此刻,已經(jīng)完全能負擔女兒的蒙學費用,只是高悅年齡太小,加上是個女娃,他有些擔心高悅的安全。
“丫丫,為何要蒙學?”
高升這話一出口,就覺得自己真有當?shù)臐撡|(zhì),可說出去的話潑出去的水,已然收不回來了。
與千萬父母一樣,就算他是個穿越客,還是喜當?shù)?,他也在漸漸的融入當?shù)慕巧?,誰不想自己孩子出人頭地牛逼哄哄?
就算念了一輩子書,一事無成,能增長見識,明白做人的道理,也未嘗不可啊。
女子念書又如何?
他可沒有女子就一定要在家相夫教子的封建思想,他只想給高悅最好的、最需要的,這才是一個現(xiàn)代人、一個父親的正常思維。
他這種思想放在現(xiàn)代稀疏平常,但是在唐朝會給他帶來什么影響只有天知道。
“丫丫蒙學念書,長大了要當好大好大的官,讓阿耶跟著丫丫天天吃噴香的豬肉湯?!?p> 高升聽到女兒的回答,差點一頭栽倒,小丫頭當官只為喝豬頭湯,他的三觀已經(jīng)給小丫頭顛覆了。
唐朝是中華古代文明頂峰時期,文化思想也算開放,女子的地位也是少有的,所以有不少的女子當官,女官主要分內(nèi)官和外官。
唐朝女官內(nèi)官居多,分六局管二十四司,就是宮廷內(nèi)部的各種管理者。
外官最典型女官就是武則天時期的上官婉兒,掌管宮中詔命很受武則天喜愛,只要是人漂亮,會說話,才華橫溢,在武則天時期要做個女官也不是不可能。
高升不求女兒有出息,只求女兒開心就好。
高悅要蒙學,那就蒙學,大不了走李明月的后門蒙學。
別忘了上河村的村學是別院出資新建的,李明月若去走關系,夫子豈會不從?
當然,走后門這是下下策,他也不屑為之。
出來混,他高升的女兒,憑的還得是真本事。
“乖女兒,吃豬肉湯這種好事也想著阿耶?!?p> 高升樂道:“待阿耶問清你嬸娘蒙學的條件,而后就帶丫丫去蒙學。”
得到許諾,高悅興奮拍著小手雀躍,而一旁的小伙伴張石也替她高興,兩個小孩在屋里興奮的鬧著。
高升看著女兒如此高興,心情大好,當即向田氏詢問了村學蒙學的標準。
唐朝的普遍標準是十歲以后才開始蒙學,但也有特例,那就是對聰慧者網(wǎng)開一面,能提前入學。
以高悅現(xiàn)在四歲的標準,就算村學不限制女娃,想入學,除非高悅能在夫子面前表現(xiàn)出非比尋常的聰慧。
當然,十五六才蒙學的大有人在,就看四歲的高悅入不入的了夫子的眼。
思來想去,高升覺得非得出奇制勝,才有可能讓小丫頭蒙學。
好在高悅的記憶力不錯,這是他能不能讓高悅正常蒙學的唯一希望。
四書五經(jīng)不要想了,高升自己都記不住。
入夜,高升就開始了對女兒的強化訓練,好在村學秋季的蒙學報名截止還有三日,時間上完全足夠了。
有李明月送來的部曲,幫了高升的大忙,讓張大柱教會這些部曲提煉堿水,張大柱僅負責督導,也不用自己親自煉制。
建房有田氏負責,一切都井井有條,反倒他成了閑人。
或許不能說是閑人,為了女兒高悅在村學蒙學的時候一鳴驚人,通過夫子的考核,高升完全是拼了。
第三日一早,他將高悅收拾得神清氣爽,還用剛剛凝固的香皂給高悅洗漱一番,穿上新衣,高悅整個煥然一新,水靈靈的女娃,簡直人見人愛。
當他牽著女兒高悅的小手從房內(nèi)走出來,正在廳里忙著收拾早飯的田氏、張大柱看著高悅差點驚掉下巴。
聞著高悅身上淡淡的香皂味,田氏來了興趣,恨不得將高悅揉進肉里來聞才好。
田氏抱著高悅,一邊聞,一邊感嘆:“哎呦喂,丫丫真水靈,還有一股茴香的淡淡香味,真是愛煞嬸娘了,多長個幾年,不知道能勾走多少少年郎的魂啊?!?p> 對于田氏的話,高悅一知半解,卻堅定的在田氏的懷抱中說道:“多長個幾年,丫丫要給阿耶捕野豬,做噴香的豬肉湯給阿耶吃?!?p> 這句孩子話,惹得在場眾人大笑,孩子就是孩子,吃過什么美食就老念著。
好閨女啊,念念不忘給他吃豬肉湯。
交代了張大柱夫婦一聲,高升與女兒上路。
上河村的村學入學今日是最后一日,錯過今日,高悅再想蒙學,只能等冬季的村學招生。
一路上高悅特別興奮,一路嘰嘰喳喳的像只小鳥,高升怕她走得累了,就將他背在背上負重而走。
終于到了上河村,抵達了建于村旁的村學。
雖是村學,但教室的建筑極其考究,用上了磚木瓦結構,很多民房都不如。
主體教室不是尋常的草堂,只有學生玩耍,或者休息的地方才以草堂為主。
縣學亦不過如此,上河村周邊的老百姓有如此福利,實該感謝出資修建村學的李明月。
父女二人站在村學的大院前,正在感嘆,卻聽身后一人陰陽怪氣的道:“呦,這不是三郎與丫丫么?站在村學前頭作甚,這是你們能來的地兒么?莫非最近發(fā)了橫財,三郎這年齡也想蒙學不成?”
高升一聽聲音就鄒眉,在的周圍人帶著嘲諷的笑聲中轉身,看到了數(shù)張熟悉的面孔……